假日出门,别忘记带上心眼
林凯欣 聂传安
长假开始,万生欢悦。
或近或远,出趟门似乎必不可少(七天呆在家里只啃书的只能无限同情之)。
如果出门,切不可忘记带上——心眼!
带眼者,为观察也。多看当地特色,发现此地有而他地少或无之处,即有选择的观察。
带心者,为体味也。由所察之风景人情,得出自己的感受,并产生相应的情感。
外出之文,最忌写成导游词。导游词最大的问题就在里面没有“我”、没有“情”。所以我们的文章应该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
上周三班林凯欣的文章《家乡的那条街》,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全文如下:
家乡的那条街
我生在惠州,老家在潮汕陆丰,一般都是过节或者放暑假才在老家呆,但每次一回去,就想赖着不走了。(“赖着不走了”,既是悬念,又饱含情感。想像一下一个小女生在那儿“赖着不走”,情趣马上就出来!)
每次一看到“潮汕陆丰”这几个字,联想到的就是各种海鲜、小吃、烧烤。在离家最近的那条瀛光大道——说是大道,却更像一条小吃街——常有一股海腥味和各路美食的香味。各种吃的,什么猪肉汤啊、肠粉、冰花,还有晚上才有的烧烤飘出的缕缕勾人的香,有魔力般地把路过的人们的脚步都拖住了。(一说吃的,就止不住嘴,如数家珍;“勾人的香”、“把路过的人们的脚步都拖住了”,极写美食诱惑力之大,文字里满是沉醉感。)
枸杞叶猪肉汤卖得有点贵,但味道绝对值这个价。打包只用泡沫大碗套上一个塑料袋装着,早上就是一顿让人回味无穷的地道美味。卖凉粉的老板丝毫不吝啬,一个大铁勺就舀过去,也没有抖啊抖地把凉粉抖下去些,直接就放在花瓷碗里用勺子捣碎一点,加上一点红糖水,利索地装到一个薄薄的透明塑料袋里,一根粗吸管插在袋子的绑口处,这在夏天简直就是堪比空调的存在。(此段精彩!主写不是吃,而是老板如何打包“枸杞叶猪肉汤”。文字写得不仅条理清晰,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稍微揉捏一下全是情感!如“绝对”、“丝毫不吝啬”、“就舀过去”、“直接”、“利索”等。语言大气爽快,绝无一般小女生常有的扭扭捏捏,欲说还羞。)
节日里比往日更熙熙攘攘的街上,一个措不及防就会挨一脚,或者被怼一肘子。但到处都是熟悉的口音,让人格外感到亲切。卖气球的车一条街就有五六辆,人群中,也有许多气球高飘着。虽然这儿不是一线城市,但这番热闹的景象已经可以比得上北上广深街上的热闹了。(“挨一脚”、“怼一肘子”,爽!偌大一条街,清晰记得卖气球的车的数量,恰好符合小朋友的特点。如果写成记得卖锅碗瓢盆的摊位的数量,就令人诧异了。)
街的右边有一片海,听外婆说那以前有沙滩,现在已经是码头了。码头边上有大大小小的商贩、鱼筐、渔船,把那一片布置得满满当当。各种海鲜,也就是把腥味传到了街上,一般人开始闻真心受不了,闻多了要是哪次回去突然没了那个味,就好像不是那条街了。(视线外转,延及海边,突出地理特征,强调富有特色的“腥味”的产生以及家乡人难以忘怀的原因。)
这次中秋我们没有回去,但是光想都能想像到此时那边是何种热闹的景象。那条街的凉粉配上偶尔吹来的海风,是夏日里一阵清凉的记忆;枸杞叶猪肉汤,是蓦然回首冬日里一顿暖到胃里的早餐;不好闻的鱼腥味,是家乡那条街必不可少的味道。(此段为全文的总结,暗含因中秋不能回去而对故乡的丝丝怀恋。)
中秋没能回去,于是凯欣有了这么一篇文章,真好!
不过我猜想,中秋没回,是因为国庆可回?估计这丫头刚刚在瀛光大道上喝完有点贵的枸杞猪肉汤,现在正边用手抹着嘴巴,边心满意足地叹了一口长气,道:
“爽!”
然后对你勾了勾手,似乎在说:“也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