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青山夕照明
教室前后门皆闭,窗帘也全拉下。虽已傍晚,夕阳仍让墙壁发亮刺眼。这就是房子朝西的好处:没有遮挡,整个教室都会进行日光浴了。
里面似乎传来老师讲课的声音。我扶着栏杆,看着太阳化成无数个碎片,从大榕树的叶缝中射出来。树叶本为墨绿,现在似乎变成全黑,感觉越发沉重。再远处,几株紫荆树顶着紫红与白相间的花儿,在轻快地呼吸。湖边之树稍绿,而通过缝隙闪进来的湖光忽射,仿佛在告诉我,碧绿的湖水依然不乏灵动。对面的飞鹅岭因背着阳光,则显得灰暗幽静,但又因树木高低不同,那暗或浓或淡,仿佛国画里的浓墨,虽浓,但依然分出五彩。而山顶上的那墨绿上则披着霞光,似乎是涂着一层半透明的金色。
忽然想到:满目青山夕照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忽然想到,似乎是二十年前,在家乡的学校的三楼上,雨后,远眺。见远处山腰间围着一圈云雾,明晰清秀。我赶紧叫学生出来,让他们说那景是学过的哪一句话。学生睹物思文,马上明白,那正是姚鼎《登泰山记》中的“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今天,还让孩子们出来看吗?马上期中考试了,而这帮小子还有些浮躁。我自然心情不是很好。这般让他们赏景,再让他们想诗,似乎破坏了应试的情景,也破坏了我严肃的形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可是……
可是……
我咬咬牙。等教室里老师出来,我默默地走上讲台,说:“也许大家没听过这句诗……”我在黑板上写上“满目青山夕照明”。
严肃的形象以后可以再树,但诗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却可遇不可求。
讲完了诗,我就让他们出去赏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