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与诗(格律诗)的联系和区别

        词与诗的联系和区别

         1、同源

诗(就是格律诗)与词都是对古诗的继承和发扬和光大。都始于南北朝时期。

        2、分流

格律诗,源自古体诗,因为隋唐以诗取士用于科举,所以,规定了严格的格律以供考生们遵守。正因为其书面性(也就是卷面)的特征,所以一开始,它就不具备歌唱性。也就是说,格律诗原本是用来答卷的。当然也因为它的用韵、平仄的规定,使它具备了吟诵性。诗所体现的更多的是文化人的特性。

词呢,它源于古乐府,在唐宋代主要是用于宴乐的。因此呢,词一开始就具有歌唱性。

词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大量燕乐(西域音乐)、俚曲(民间歌谣)。还有好多的,是文人创作的歌曲,譬如很多文人根据自己诗作,创编的自度曲。

在南宋以后呢,大部分词的曲谱都散佚(san yi)了,也就是丢失了,这些词牌也逐渐失去了歌唱性,词呢,也就因此与格律诗,殊途同归,成了现在这样的、不能歌唱的歌词。词所体现的、更多的是大众化的特性。

        3、倚声和倚声学

在这里呢,先提示大家:古人对于格律诗的创作统称为“作”诗;而对于词的创作就不叫“作”,而是“填”词,今后我们不可以叫“作词”“写词”,而是叫做“填词”。

因为它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大家都知道的,古人填的词是用来唱的,所以,不像散文那样可以自由抒写。它的每一个曲调(也就是词牌)都有其固定形式,而这种特殊形式呢,是经过音乐的陶冶,有它整体的结构,不容任意破坏的。换句话说,就是所填的每个字,每一句都要与曲调相协,所以呢,填词也叫“倚声”,倚声填词,

也就是说,是先有了曲而后再根据曲子来填上词的,所以,词学爱好者对此也称为倚声学。“倚声学”呢,出自龙榆生先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出现的“倚声学”三个字。但实际上,在清朝,就已经有了类似的说法,比如“依声之学讲”,作者所要表达的、起伏变化的感情必须和每一曲调的构成,轻重缓急和节奏关系相应。

这种“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读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由之准度”的严格的音乐性,决定了它只能是“倚声填词”。“由乐以定词,非选词以配乐”(就是说,要以乐曲才填词,而不是填好词才定乐曲),就是我国文学史上所习用的词曲名称。清人宋翔凤在《乐府馀论》中有:“宋、元之间,词与曲一也。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

因为这两种形式都得受曲调的制约,所以呢,在声韵方面呢,都是要特别讲究的。

说了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一个理,那就是填词不可以随意就填,要在填词之前先确定你所填的内容是属于什么情感,首先要定位,以此来确定你选择的词牌,或者说以词牌来确定你所要填内容。不可以随意拿过一个词牌来就想当然的填。我们要记住:词=“倚声学”要(倚声填词)。

(0)

相关推荐

  • 诗和词到底有什么不同?

    从形式上来说,中国古诗是个整体概念,词也是诗的一种. 但是既然独立出词的概念,自然是诗的概念缩小,分类更加精致的原因. 形式上的区别 总体来说,中国古诗在词牌之外,还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是否遵守平仄 ...

  • 诗与词的区别有哪些

    相信很多人都学过诗词,也经常会用到诗词,人们把诗.词放在一起说,但你是否知道,诗和词有什么区别呢? 1.时间方面的差别.可能大家会觉得,诗词的时间差别在于,一个是唐朝,一个是宋朝,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

  • 宋词第1讲

    词的基础知识 第一讲 词的基础知识·<十六字令>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彩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着一代文学之圣.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代.从广义上来 ...

  • 为什么现代人还对格律诗词那么精精乐道?

    谢谢邀请,我现在正好在青岛市老年大学学习格律诗词,虽然老师教的平平仄仄,押韵,对仗,曲调,词牌等等,学的我头混脑胀,但是两年多了,我越来越喜欢格律诗词了! 1.格律诗词的发展,源远流长.格律诗词是五千 ...

  • 现代诗分行中的尾词复用技术——格律诗词所没有的一种有趣手法

    现代诗的语言技术,在很多方面突破了格律诗词,因而可以实视更丰富的诗意营造.其中,尾词复用技术是一个蛮有趣的技巧.以下面这首诗举例说明(此诗需慢速视读): <她> 她那椭圆的酸劲儿,新鲜 得 ...

  • 格律诗写作之承法、词的四种抒情手法

    转自:登书山的博客 格律诗写作之承法  诗评万象 格律诗写作讲究章法,章法亦称结构.文学创作,无论诗.词.曲.赋.骈.散等,皆需注意结构,方不至杂论无章.然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立.定体 ...

  • 格律诗基础知识之二: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华新韵及其相互关系

    诗词教案之二平水韵.词林正韵.新韵和汉语拼音的关系 同学们,今天和大家分享汉语拼音.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华新及其相互关系. 大家在平时阅读欣赏诗词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五.七)绝.(五.七)律诗后边会 ...

  • 思念母亲/写在母亲节(格律诗一组)

    前言: 和风轻拂,阳光明媚.当满目姹紫嫣红百花艳,杨柳轻摆绿丝绦时,迎着初夏的绚丽朝霞,伴着鸟语花香,母亲节,又踏着轻盈的步伐来到,遥看天际边那火红的朝阳,成为为母亲节点燃的耀眼烛光,兰天下又回旋起祝 ...

  • 【名师名家名人坛】宋名竞格律诗二首

    格律诗两首 一,七律 . 初夏家乡吟 文/雅轩逸人(江西) 饱览青葱别暮春,清歌一曲唱芳醇. 黄莺戏柳溪泉闹,布谷咕枝彩蝶循. 日暖千山昭盛日,人亲万水映忙人. 江南醉眺秧苗绿,古邑繁华幸福臻. 二, ...

  • 格律诗布局一定要起承转合吗,杜甫的《绝句》为何没有这种安排?

    请问格律诗布局一定要起承转合吗?那么杜甫的<绝句>有起承转合吗? 一定要遵守?当然不 这个提问方式是错误的.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有很多是一定的.比如不吃饭,一定会饿死,不拉屎,一定会憋死.但 ...

  • 格律诗韵脚字声调的问题

    2015年五一黄金周,闲来无事,在网络上翻阅有关谈论格律诗用韵忌讳的文章,对落韵(出韵).挤韵.撞韵.凑韵.哑韵.连韵.重韵.倒韵.混韵等的论述很是赞赏,充实提高了自己,但是,对某文提出的这样一条格律 ...

  • 格律诗第二讲:何为平仄?格律的第一条法则

    大家好. 今天我们正式开始讲格律诗的知识. 平仄是格律诗的基础 我们上一讲说到了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严格遵守平仄格律.那么什么是格律?按照我们今天的普遍理解,"格"是格式 ...

  • 格律诗口诀38句,学懂你也会写诗了

    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 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 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