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详解中医“痛证”的核心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将各种原因所致痛证从虚、实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以脏腑、经络立论,对中医痛证的发生机理进行阐发,指出由于外感之邪阻滞经脉、气滞血瘀经脉、痰浊阻滞经脉、经脉自身挛急等因素引发经络之气的不通;外邪、气滞、痰浊、瘀血、燥屎、虫结等阻于腑道,导致的脏腑之气阻滞不通,均为引起实性痛证发生的机制;气血不足、阴精亏虚、阳气虚损等因素引发的经脉、脏腑之气失荣为引起虚性痛证发生的机理。指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者互为因果,可相互转化,在辨证治疗过程中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关键词】  痛证/中医病机;气;血;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是痛证的虚实两大病机,历代医家对这两方面病机理论进行了大量阐发,或从气机升降角度,或从气血失和角度,或从脏腑功能角度,或从脉络自身角度[1],或从神气失和角度[23]。笔者认为虽然引发痛证病因多种多样,个人体质千差万别,无论何种立论角度,其病机最终均可归为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的不通与不荣致痛,现详述如下。

    1  因经脉、脏腑之气不通,不通则痛

经脉、脏腑之气不通致痛,为痛证实证病机理论,可在《内经》中找到依据。如《素问·举痛论》中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又云:“热气留于小肠,腹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热结伤津,不通而致痛。指出邪客于经脉、脏腑之中,使经脉、腑气之气不通,气血运行受阻,故卒然而痛[4],即“不通则痛”的病机。我们知道引发实性痛证的病因可以是七情太过、饮食失调、外感六淫、跌仆外伤,或外邪致机体产生的痰、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因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经脉、脏腑之气的正常运行,使经脉、脏腑之气不通,不通则痛。《古今医鉴·胁痛》中有论述:“若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跌仆伤形,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皆能为痛。”以下就从经脉之气不通、脏腑之气不通这两方面展开论述。

1.1  经脉之气不通则痛      中医学认为,人身经脉流行,气血环转,上下内外,无有已时。若由于外感之邪、寒凝、气滞、痰阻、血瘀而致经脉闭阻,经脉之气不通,阴阳之气相搏,气血逆乱,攻冲经脉而出现疼痛。

1.1.1  外感之邪阻滞经脉      外感六淫之邪可单独侵袭人体致病,也和合而袭人,但最终都会导致经脉闭阻,经脉之气不通,气血逆乱,攻冲经脉而痛。如风邪侵袭人体表常留于皮毛、肌肉、腠理之间,使经脉之气不通利,而见头痛、项强、肌肉酸痛,《诸病源候论》曰:“风在于皮肤,淫淫跃跃,若划若刺,一身尽痛。”寒邪致痛,寒凝肌表,经脉不利,则肢体筋肉疼痛,《素问·举痛论》中云:“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搏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而不可按也。”若风寒湿邪合而侵袭人体,留于经脉、关节,常引起肌肉、四肢关节的疼痛。

1.1.2  气滞血瘀经脉      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七情太过,会导致机体气机升降失常,经脉之气运行受阻,不通则痛。如过悲伤肺,肺主肃降,进而影响整个机体的气机升降,气机变降为滞,出现胸满胀痛,周身窜痛。暴怒伤肝,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出现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出现气郁、气滞[5]。气滞又可使血流滞涩,形成脉道不通,所以气滞与血瘀不能截然分开,常常会相继出现,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在局部出现疼痛,脉象弦涩等症,《张氏医通》曰:“怒则目疼,肝火过旺也。”跌仆损伤直接伤及筋骨脉道,使血溢脉外或瘀阻脉中,不通而痛,《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所谓痛则不通也。”

1.1.3  痰浊阻滞经脉      忧思过度伤脾,脾主运化水湿,脾伤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湿聚生痰,痰阻经脉,不通则痛。饮食伤脾,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辛辣炙,或饥饱失常,损伤脾胃,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致寒湿内生,或化生湿热,或形成痰浊,阻滞经脉之气,引起气血运行障碍,产生各种疼痛;饮食不洁,还可致湿、热、毒蕴积,阻于经脉,经脉之气不通,不通而痛。

1.1.4  经脉自身挛急      人体经脉,分布均匀,舒展自如,以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若外邪侵犯经脉,就会造成经脉挛缩拘急,牵引作痛。如寒气侵袭血脉,血气滞涩,经脉不通致痛;同时血气滞涩,影响经脉自身的供血,引起或加剧脉络拘急牵引致痛,《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又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1.2  脏腑之气不通则痛      《五脏别论》云:“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以通为用,“实而不满”。如果外邪、气滞、痰浊、瘀血、燥屎、虫结等阻于腑道,导致脏腑之气升降失常,阻滞不通而发生疼痛。如外感寒邪,直中脏腑,腑气不通则脘腹痛甚。饮食不洁、不节,损伤脾胃,化生湿热、痰浊、虫邪等阻滞气机,使其升降失常,脏腑之气不通,而见各种腹痛,如《症因脉治》就指出:“湿主生生之令,饮食不谨,湿热内生,则虫积而痛矣。”若肝气犯于胃,使其受纳通降失司,中焦气滞,出现胃痛腹胀;阳明积热、燥屎,阻碍腑气通畅,大肠传导失职,则出现便秘、腹痛等不通则痛之症。

    2  因气血、阴、阳虚损,脏腑、经脉之气不荣则痛

“不荣则痛”理论是由明代医家张介宾明确提出的[7]。荣,含有温煦、濡润、荣养、舒畅之意。不荣则痛是指因各种内外因素导致的气、血、阴、阳虚损,使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濡润、荣养、舒畅而发生的疼痛。

2.1  气血不足,失荣则痛      劳倦过度、大病,久病、饮食不调损伤元气,使元气亏虚,无力运行精气输送营养,使经脉、脏腑失于荣养则出现各种痛证。虚于上,脑府失于荣养,出现的头晕头痛;虚于下,则脏腑升提无力,而见腹部、肛门坠痛,腰腿酸软冷痛。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虚,血不上荣,清窍失养,则见头晕头痛。不能荣养滋润四肢百骸,则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如《质疑录》云:“肝血不足,则为筋挛……为目眩,为头痛,为胁肋痛,为少腹痛,为疝痛诸证,凡此皆肝血不荣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气病及血,血病必涉及气,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则脉络拘急而发生痛证,正如《张聿青医案》所说:“人之一身,必赖气血营养,惟营血不足,斯络隧空虚,而诸痛俱作。”由于饮食失调,损伤脾胃,使气血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年老体弱、或劳倦过度,气血暗耗或外感风寒,发汗过多,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不能温煦、濡润、荣养经脉、脏腑、肢体而发生不荣则痛[8]。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

2.2  阴精亏虚,不荣则痛      由外感六淫之燥邪侵袭、七情太过郁而化火、热病后虚火内生、大汗、吐、泻、多尿,或高热灼津等原因,损耗阴精,导致阴液不足,不能濡润经脉、脏腑,而发生不荣而痛者,如胃阴不足,脏腑失于濡润而见胃痛。《金匮翼》中指出:“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由于素体虚弱、房劳多产导致肝肾之阴不足,骨髓不充,经脉失于荣养,出现腰膝酸软、足跟痛等。

2.3  阳虚失荣则痛      由禀赋不足,素体阳虚,年老体衰,久病体虚,暴病伤阳,或汗泄伤阳,外邪直中,饮食所伤,使经脉、脏腑失于温煦、荣养,不荣而痛。心阳不足,心脉失于温养则心胸痹痛;肾阳不足,肾府失于温煦则出现腰膝酸软冷痛等症[8],如《医宗金鉴》云:“筋骨间作痛者,肝肾之气伤也。”由于人体气、血、阴、阳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血虚日久可致阴虚,气虚日久渐成阳虚;气虚不能生血,阳虚阴液难以化生,故气、血、阴、阳虚损所致痛证常相兼互见,不能截然分开。清代医家陈修园、尤在泾等还设立“不营则痛”“不充则痛”“失养则痛”之说,用来解释由血虚、气虚、肝虚、肾虚等原因而导致的痛证。虽立论角度不同,但不营、不充、失养都可理解为人体脏腑、经络失于荣养的状态,即不荣则痛,仍归属不荣则痛病机理论范畴。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概括了痛证虚实两方面的病机。明代张介宾指出:“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滞者,不通之轻也,滞与不通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气血虚日久会发展成不通,而形成“不通则痛”。可见“不荣”与“不通”不能全然分开,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在痛证的发病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在痛证的辨证中把握好这一点至关重要!

文源:医品阁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