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被误读的道家思想,你知道多少?
文丨月月 · 主播丨涂山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而道家思想,则成为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最深远的学派。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对道家思想却存在着偏见和误读,肤浅地以为道家思想是消极避世。而另一方面,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道德经》也存在着被误读的现象,甚至一直被断章取义、故意曲解,使其在世俗的洪流中沉浮至今。
那些被误读的道家思想,你知道吗?
无为而治不等于无所作为
“无为”一向都被用来作为批评道家思想的词语。许多人一提到“无为”,就把它和不思进取、悲观厌世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无为”不等同于无所作为,它是有深刻的内涵的。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意思是生活,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小法天地,不干涉百姓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由发展个性。
因此,“无为”是老子关于政治的思想,其核心是要求政府要任人民自然发展,不要做有悖于规律、有悖于人民的事情。
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于古代治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要知道,在古代社会,国家的财富是有限的,其增长也是极为缓慢的。
国家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厚敛重赋,与民争利,最终扰民害民。而政府若能遵循无为而治,不去乱动乱为,反而能让天下相安。
“不争”不等于消极避世
从总体来看, 儒家主张进取型的人生,而道家则主张“不争”。这就给人一种误解,认为儒家进取,道家消极,或是简单地把道家与隐士划上等号。
但实际上,无论是儒家或是道家,都具有很强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老子》五千言里,大多都是在讨论社会、政治和人生的,老子本人也长期担任周朝的“守藏史”,直到晚年“见周之衰”才离开的。
因此,把道家思想归为消极避世的思想,是偏颇的。
而道家所说的“不争”,更非消极的人生观。道家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做人最高的境界就是要有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滋养万物,却不争名利。
可见,道家所说的“不争”,不是不去争取,而是要像水一样,看似柔弱,却能以柔克刚,以进为退,从而像江海一样成为“百谷王”一般,“不争而善胜”。
因此,道家所说的不争,不是要消极避世,而是要“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而另一方面,道家的“不争”与儒家的“争”互为补充,成为中国人灵魂的两面。中国古人幸运的地方在于,当他们通过儒家的学说在社会上撞得头破血流之时,总有道家在其身后,为他们默默疗伤。
所以,道家的“不争”,也可以理解为心灵上的“放下”。放下名利、放下得失,那么即便处于再困窘的境地,也一样可以自得其乐。
道家思想是“愚民政策”吗?
很多人都认为,老子提倡愚民政治。只有让百姓保持愚昧无知,才有利于君主的统治。这种说法的依据有二:
一是在《道德经》的第三章里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二是在《道德经》的第六十五章里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真正理解道家的思想,就会知道,道家始终认为人性、物性的出发点都源自于“道”,而“道”本身就是质朴的。
因此,在道家的观念里,“愚”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应该理解为“真朴”。老子不仅希望百姓真朴,也希望统治者真朴。
《老子》二十章里有言:“我愚人之心也哉”。在这里,老子以“愚人之心”来赞许圣人。也就是说,在老子看来,“愚人”是自我修养的理想境界,他极力希望人们能够返璞归真,不要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同样的道理,老子所说的“虚其心”“弱其志”“使民无知无欲”,也不是让老百姓的思想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在道家的思想中,“虚”“弱”“无知”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词汇。
比如《道德经》里说的“致虚极”“弱道之用”等,都是正面的意义。可见,把道家的思想简单地理解为愚民之策,是片面、不客观的。
道家思想给今人带来的启示
既然道家思想已经距离我们那么多年,今人对它又有诸多误解和争论,那么,道家思想究竟还是否符合今天的时代,是否能为今人带来启示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道家思想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小到修身养性、健康养生,大到建立和谐社会、实现文化价值多元化,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然而,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道家思想让我启示最深的,还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与自然方面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今人身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而其实,早在古代道家先哲们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表现出认知的敏感性和超越性,并形成了朴素的生态智慧。
例如,道家思想的鼻祖老子最早表达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他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也就是说,天地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而人的活动必须符合这一规律。这样的思想,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不谋而合。
又比如,道家思想蕴含着反对以人类为万物中心的深层生态学思想。庄子曾提出:“无以人灭天”、“天人不相胜”,这些都是宝贵的环境伦理思想。
而《阴符经》里,黄帝更是用“贼盗”二字表达了他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讥讽之义。在黄帝看来,人类只不过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应当对自然保持谦卑、敬畏之心。
人类既不能高于自然之上,又不能脱离自然之外,而是应该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人与人方面
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道家思想也对今人有着丰富的启示。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教育和企业管理方面。
在两千多年的道家文化中,其实就植根着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比如,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凡事都应该顺应自然,不可刻意追求。
而如果将此观点运用于教育之上,就是说教育应当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顺应孩子的本性。
又比如,《庄子.骈拇》中有言,“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意思是:野鸭的腿虽然短,但要给它续上一段,也会使其痛苦;鹤的腿虽然长,但若截掉一段,也会使它悲痛。
庄子通过自然现象想要告诉世人:万物各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对它们本身的需求来说,却又是恰到好处的。
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同样有启示作用。真正的教育应该像庄子所说的“自适其适”,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真正的教育不是要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孩子,而是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让孩子身上各种生命潜能便都能尽可能被发挥,教育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意义。
另一方面,道家思想给予企业家无穷的滋养,常常能成为企业致胜的法宝。
比如,老子的逆向思维,为企业家提供了另一条发展企业的思路。举个例子,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家常常感到焦虑,总是担心只要稍微放慢脚步,就会被时代的洪流淘汰。
而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却通过逆向思维,找到了企业发展的道路。贝佐斯认为,企业与其跟在时代的后面,拼命追赶时代的变化,不如逆向思考未来十年不变的是什么。
在贝佐斯看来,未来十年,不管科技如何进步,消费者不变的需求都是想要以更低的价格,用更快的速度,得到更安全的商品。所以亚马逊在变化中抓住了“不变”,从逆向思维发展企业。
又比如,庄子的思维也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思路。
《庄子.天下》中有言:“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岛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槀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
庄子告诉我们,当年尧在位的时候,发生过特大水灾,尧派鲧治水,鲧只懂得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堤坝,水灾更凶了。
鲧治水不成,朝廷改换大禹治水。大禹改变了“堵”的方法,而是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了大海里,最终成功治理了洪水。
治洪水如此,管理企业也是如此,都是宜“疏”不宜“堵”。比如,在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上,很多企业都是简单粗暴地采用“堵”的方法,如要求人才签订协议,设定最低服务年限,提高解聘成本,试图将人才强留下来。但这样做,往往是留住了人,留不住心。
如果管理者能运用庄子的思想,用“疏”代替“堵”,或许就能有新的局面。比如,日本索尼公司就会每周出版一次“内部小报”,上面经常刊登各部门的“求人广告”,职员可以自由前往应聘。
这样一来,一些有跳槽倾向的员工能在索尼内部找到了新职位,也就不必到处奔波找新工作了;另一方面,企业也留住了人才,避免了人才流失。
人格修炼方面
在处理人与自我方面,道家思想也为今人提供了不少启示。
比如,在这个焦虑的时代,道家思想帮助我们和自我和解,和世界和解。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会为了种种原因而故意取悦、讨好他人,可是庄子却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又曰:“唯至人乃能游于世不避,顺人而不失己。”在庄子看来,孤独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而只有不迎合的人才能享受孤独。
试着想想,我们的人生有多少不快乐,来源于“不孤独”。为了迎合他人,说不想说的话,做不想说的事;为了显得合群,我们在无效社交中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因此,要想获得心灵的自由,就必须保持内心的独立,把孤独当成是生命里的馈赠,勇敢地拥抱孤独,享受孤独。
又比如,道家思想帮助我们追求心灵的自由,找回自然原始的本心。
庄子的《逍遥游》,写的正是庄子心灵的驰骋。那只名为“鹏”的大鸟虽然体型庞大,变化多端,但却必须借助洋流才能迁徙。
也就是说,即便如鹏这样的生物,也必须受到各种限制,本身是不自由的。
那么,究竟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呢?庄子追求的自由,并不是身体的自由,而是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
在他看来,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各种能力,发现万事万物运行的“道”,然后顺应“道”来发展,从而做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在庄子看来,人的身体在现实中是不可能无拘无束地遨游于广袤天地的,但人的精神、思想却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如果我们能做到无我的境界,不念功绩、不恋名声,甚至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那么我们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拨迷见智开启自在之门
总而言之,老子和他的道家思想在今天仍然有许多运用的价值,并且在不断丰富、发展着。
它的智慧如璀璨的明星,依然照亮着今人的道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生活,解决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到道家思想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从而走好未来的每一步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