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镜子,你能有几面?

文丨刘岩 · 主播丨黑小夜

曾见过这样一则有趣的研究结论:
经常照镜子会让人心理压力过大。

英国利兹大学医学院的安德鲁.希尔教授这样说,不经常照镜子的健康人士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喜欢的身体部位上,而那些存在某些心理问题的人则会把注意力放在不喜欢的部位上。

而如果原本健康的人士照镜子时间过长,也会把注意焦点转移到不满意的部位,从而产生额外焦虑。

THINK

想一想,可不是这样!你看《白雪公主》里的王后娘娘,患上的不就是同款的“容貌焦虑”?明明已经是顶级颜值了,还是执着地天天到魔镜跟前打卡:魔镜,魔镜,谁是这个世上最美丽的人?

因此,通过以上事实,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镜子这个物件,对人产生的影响实在不能小觑;二,镜子如果只用于对形象外观的反射,似乎更容易带来烦恼。这,就是全部了吗?

可见,镜子,并非只是一种有形的表面光滑且具有反射能力的物体;镜子,也是无形的,是一种能够透过人的外在映射到内在的工具。

有形的镜子会让人产生焦虑,无形的镜子则可能匡正人的得失。关键在于:你选择什么样的镜子来映照自己?

《旧唐书·魏徵传》中写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1

自知

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中说:日本人关注三种力量:剑、宝石和镜子。前两种分别象征着武器和金钱,而镜子则象征着自知的力量。在日本人看来,第三种力量是最宝贵的。
镜子,是空的,却能容纳万物;镜子本身不能言说善恶美丑,但又能通过我们的眼睛和心灵给出答案。
我们能通过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和探索外部世界,但涉及到我们自身却无能为力。
最简单的,我们无法看到我们自己的后脑勺。但,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来实现反观自我,那就是自知这面镜子。
可以肯定的是,同样受儒家等思想文化的浸润,日本在自知这一意识上的重视与我们的中华文化遥相呼应。
比如,《道德经》在第三十三章中写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重要,但“自知”、“自胜”更重要。
因此,一个人应该有自我审视的精神,有批判反省的习惯,才能更加清晰和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并扎实笃行。
那么,自知做为一面镜子,该如何做?
其一,尽心知性。按照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思想,自知也是格“自己”。而在王阳明的理念中,格物必先正心,要正“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也是人的“本心”。
我们无论在生活实践及个人思考中,都要有一个“本心”的对照和牵引,把自己的言、行、思圈囿于道德允许或者更高标准的范畴内,才会致“良知”,也就是实现自我的理想境界。
其二,扬长避短,这就更加具体到现实领域。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我们要在学习的同时,随时分析和掌握自身在知识、技能、潜质等等方面的优劣势,把自身资源应用在能有效发挥的所在。
相对“补短”,“扬长+避短”的效用更能事半功倍。发现自身长处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看自己的热情在哪里?你对某一领域的热情很高,相对而言就更能发挥出优势。
自知的镜子,就是对照“本心”和当下的“我”,从内而外进行观察、分辨和衡量,从而达到明白自我的状态。

#2

别人

《围炉夜话》中有句话:交游要学友之长,读书必在知而行。即:和朋友交往共游,必须仔细观察他的优点和长处,用心地学习才能领受到朋友的益处。

别人,是我们的第二面镜子。当然,这个“别人”包含的对象可能很多,可以包括我们的偶像、朋友、合作对象,也可以包括我们的对手甚至陌生人等等。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面镜子带给我们的是我们自身认知领域之外的东西,比如别人的知识经验、思维逻辑、做事方式、眼界高度等等,而镜子的功用是由谁来具身提供并不重要。
在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里有一个“自我意识发现——反馈模型”,被称为“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
这个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最先提出,是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并分为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共4个区域。
其中:
开放区,是指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信息;
盲目区,是指自己不知道,别人却可能知道的盲点;
隐秘区,是自己知道,别人却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未知区,是自己和别人均不知道的空白。
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与人交往的角度来看,盲目区往往是最具开拓价值的区域。这比较符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但从现实角度,由于我们的好恶、偏见以及意愿等等因素,我们并不见得能够积极践行并从中获益。
别人这面镜子能否发挥作用,不在于别人的学识,而在于我们的求知欲;不在于别人的身份,而在于我们的胸襟;也不在于别人是否被我们喜欢,而在于我们能否在与他们互动之中吸收到营养。
人生处处皆知识,这大多发生在我们的专注点在知识本身。如果因人废“识”,那就是把这面镜子当成了筛子,只能看到喜好的东西而可能会丢失有价值的东西。

#3

生活

英国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一句名言: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谢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谢,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生活,反馈给我们的,不仅有态度,也有智慧。我们都有一个理想中的自我,这个自我需要现实的关照才有显现的机会和空间,能实现的部分,我们戮力以赴;
不能实现的部分,我们虽败犹荣。在不断的锤炼洗礼中,我们一方面脚踏大地,另一方面步步接近理想,这才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前不久,美国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白宫降半旗致哀。作为一名德裔犹太人,这位大法官也曾面对求学时上图书馆被保安拦在门外、应征校报编辑时被男同学嘲笑自不量力、毕业后应聘律所屡屡碰壁等等一系列不公,然而生活的打击从未让这位1.52米身高的小个子女人放弃。
她从基层的法官秘书做起,先后从事学术研究、创办杂志等活动,在当时被认为“女性不宜”的法律领域顽强地宣示着自己的存在,直到最终成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她,一个人,活成了千军万马的样子。
人们总是容易惊羡于一个人的成功,而如果把他们的生活摊开给人看,也是充满了沟沟坎坎,绝非幸运的偶然。
生活这出悲喜剧,从来没有既定的剧本,生旦净末丑的角色也许不能被个人完全左右。
但唯一肯定的是,你哭着面对,悲剧就只能继续是悲剧;你笑着面对,悲剧才有可能转化为喜剧。天生抓一副好牌固然欢喜,但能把一手烂牌打好才更是本事。
生活这面镜子是流动的,有时热情洋溢有时兜头一盆冷水,却又永远奔腾向前。
它告诉我们的就是:要永远照见和珍惜眼前所有。正如泰戈尔的那句诗: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以自知为镜,可以见心性;

以他人为镜,可以明短长;

以生活为镜,可以感冷暖。

镜子,是我们与世界链接的通道,

也是我们照亮自身存在的光源。

镜子,也不止一面,那么你能有几面?

2020.12.18

与智者同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