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秦书day73:立夏了,再来说说“夏”字吧~
今天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宣告了孟夏的到来。每年公历的5月6日前后,便进入了立夏节气。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夜晚,窗外的蛙鸣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这一时节雷雨天气渐渐增多,农作物进入了生长旺季。
从甲骨文、金文字形来看,“夏”字为象形字,本义象一位手持斧钺的威武壮大的武士形象。“夏”有“大”的意思,即是来源于此。《尔雅·释诂上》云:“夏,大也”。较早之时,称呼大国为“夏”,称呼疆域之大的地方也为“夏”,于是滋生了“诸夏”一词。
古人为什么会用这样的“夏”字来表示节气呢?
想来,古代先民在日常生产与生活中会注意到,暮春之后的三个月里,谷物、树木等会长出大大的叶子,且呈现出茂密盛大的状态。三国时曹植曾在《槐赋》中记载道:“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于是古人便将这段时间(四月、五月、六月)命名为“夏”,即“夏”季。古人的这种命名或许正是基于“夏”字“大”的含义而作的引申。《诗·小雅·四月》有云:“四月维夏,六月徂(cù)暑”。《孟子·告子上》亦记载:“冬日则饮汤(热水),夏日则饮水。”
《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中有曰:“夏虫不可以语冰者,笃于时也。”该句里的“夏虫”生命极其短暂,只在夏日存活。这句完整意思是指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子谈论冰,是因为“夏虫”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由此后来产生了俗语“夏虫不可语冰”。再后来该俗语用来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
屈原在《楚辞·九章·哀郢》里言:“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王逸注解说:“夏,大殿也。”洪兴祖补注曰:“夏,大屋也。”后来为了更为明白地表示“大屋”这个含义,人们便给“夏”字加了“厂”旁而成为“厦”字,这个“厦”字一直沿用至今,比如杜甫的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还比如现在仍在使用的“高楼大厦”一词。但是在古文当中,古文家们往往为了『行文逼格』还是少用带“厂”旁的“厦”字,一般仍会沿用“夏”本字。
此外,“夏”在古书里还能用来表示水名、地名。如屈原《哀郢》中的“遵江夏以流亡”的“江、夏”皆是水名。如《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子乃复封陈,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州。”刘文淇解释说:“夏州在汉阳府汉阳县北。”秦代设置过“阳夏”县,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太康县,隋开皇七年改名为太康。
关于“夏”字的就说到这,明天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