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摔倒3天3夜没人管:这一次,没人再去责备子女

回复“晚安”,送你一条特别的推送

近日,南京有人报警称已4天没见到隔壁的独居老人了,警方赶到后发现,原来是老人修灯泡摔伤,已经3天3夜没吃饭了。

点开这条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的新闻,更有意思的内容来了:该老人的女儿之所以不在,居然是因为“被这位老人从小打到大,一直在看心理医生”。

在民警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女儿的四句话,戳中了广大网友的痛处:

“(和老人)分开住是因为被他从小打到大。”

“那天我就说,这么大了你还要打吗?”

“因为这个事情我做了长期的心理咨询,到现在我都没有停止。”

“我明白看到那个现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所以你觉得我心里会舒服吗?”

说着说着,这位女儿就哭了。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面对此事,网上哗然一片,但这一次没人去责备这位女儿,更多的人是理解和同情。

这个案例,恐怕是对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1

无独有偶,一生都在童年阴影中的例子,网上一抓一大把,有一个网友这样说:

“我和弟弟被爸妈从小打到大,他们觉得是自己生的,可以随意毒打。 弟弟跪石子到膝盖流血,我被扇耳光到嘴角流血,一周打三四次,每天语言侮辱。 很庆幸,我俩都没自杀,还好好活着;但心里阴影太大,弟弟二十多年了还是很暴躁。 爸妈始终觉得他们没错。 我爱弟弟,我们一直在治愈童年。我这辈子都不原谅他们。 ”

这名网友没有歇斯底里,说得云淡风轻,但能感受到,他内心对父母的绝望与怨怼,那是一种让人从灵魂深处发出到的心痛。

我曾在一次饭桌上,听几位父亲谈论起他们两三岁的子女。

一位父亲说:“我家那女儿太调皮啦,每天早上醒了就爬到我身上,把我吵醒,让我陪她玩,哈哈,真是无奈。”

虽然他说无奈,但我们都看得出他脸上是满满的幸福。

这时另一名父亲突然拍桌子、怒目圆睁地喊道:“她敢!她早上醒了,要是敢打扰我睡觉,我立刻就一耳光过去。 ”

现在早上她醒了,只说一句,“爸爸,我醒了。”

我就说,“好,自己去看电视吧。 ”然后,她就自己悄悄的关门出去了。

这位父亲说的时候,脸上还有一丝得意,仿佛自己“教女有方”。

而他那个愤怒的表情,我看了都有些害怕,我无法想象,他两三岁的女儿是怎么面对的。

我唯一能想到的是,一双呆滞、惊恐的小眼睛,和一个木讷的孩子,她甚至都不敢哭、不敢难过。

2

而更让人悲哀与愤怒的是,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的事情,根本不算什么。

父母要求我们记住他们喂给我们的每颗药,但惊讶于我们回忆里有鞭子和疤。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被父母暴力对待过的孩子,会在成年后出现大规模心理创伤吗?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我是比较扛揍的,当然也感谢家长的不杀之恩。 我长大后还算好人,但我老婆说:'你本来可以更好’。

我胆怯,在游戏里PK都会紧张得发抖; 我敏感,别人无心的举动会让我如临大敌,甚至反击; 我刻薄,说话总带着鄙夷且对人不对事,还会长时间记仇,找后账。

我厌恶自己的做派,里面总有父母的影子,但我还是下意识地去做,事情过去了,才冷静下来,然后后悔。 ”

多少人性格或懦弱或乖戾,或自卑或没主见,都是因为小时候有家庭暴力的阴影。

他们不敢犯错,因为他们怕——很多时候,等待他们的都是一顿打一顿骂。

他们不敢向至亲之人倾诉,在很小的时候,就对父母紧闭了心灵的门,也锁死了唯一的窗,并在往后的人生中,再也没有打开。

父母以“爱”之名,落在子女身上的棍棒与巴掌;以“为父为母”之名,刻在子女心中的辱骂与伤痛,终将变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让他们渐行渐远,形同陌路。3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劫后余生。

那些家庭幸福的人尚且如此,那些活在家庭暴力阴影里的人,就更难以想象了。

有时候,我们在外浮沉,背负生活辛酸苦辣,家人时常问候,我们虽然苦累,但都会一句,“没事的,都挺好”。

但那些身负原生家庭伤痛的人,他们甚至都没有机会,说出这一句善意的谎言。

生活中有人想的是,要努力奋斗,再苦再难也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而有人想的是,要努力奋斗,再苦再难也要脱离家庭的桎梏。

我们已经是大人了,要学会坚强的面对生活,学会原谅父母以前的过错;但谁又想过,为什么作为大人的父母,在那时却不愿原谅一个孩子的过错呢?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一直纠着不放是父母的特权?

就像《都挺好》中的苏明玉。

原生家庭给她带来了些什么?责备与伤痛。

她一个人用尽全力地优秀,不辞辛劳地努力,也没有换来父母的理解和温暖。

父母一辈子在等孩子说谢谢,孩子一辈子在等父母说对不起。

多么可悲又可怜。4

郑渊洁的《智齿》有这样一个片段:

里面男主的女儿是个小学生,在学校被冤枉偷东西,她的第一反应是对老师说,“我要告诉爸爸”。

听到这话的老师愣了一下,因为老师本来的想法是“你要不从实招来,我就告诉你爸爸”。

当时看到这个片段的时候,觉得特别感动——生活中能如此信任依赖的父母子女实在不多。

记得我小时候,看过这样一个段子集,是说外国父母和中国父母区别的:

1,在家里墙上乱涂乱画。

外国小孩:这是绘画天性的体现,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2,放学家长来接得晚了,自己先直接回家了。

外国小孩:这是探索精神的体现,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3,玩得一身全是泥土很脏的回到家。

外国小孩:这是孩子的天性,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4,带异性小朋友回家玩被家长发现。

外国小孩:这么早就学会和异性沟通,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5,考试成绩不理想。

外国小孩:人难免有失误的时候,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6,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打架。

外国小孩:孩子嘛,不懂事很正常。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7,吃饭的时候掉得哪哪都是。

外国小孩:告诉他不能浪费,捡起来吃了就好了。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8,痴迷于某些兴趣爱好,废寝忘食。

外国小孩:多些爱好是好事情,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9,看课外书影响休息。

外国小孩:没事的,不要打扰孩子的专注,值得鼓励。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10,和父母意见不统一,发生争执时。

外国小孩:大家公平讨论,各抒己见。

咱小时候:一顿毒打。

当年年少无知,看这一堆梗的时候,笑得前仰后合。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再看这些梗的时候,我却不再笑得出来了。

因为他们每一个都那么真实,每一个都代表这一个孩子的委屈,代表着家长肆意的使用着施虐权。

什么“打是亲,骂是爱”,不过是一个成年人无法管理情绪的借口。

作为父母的,在外打拼是不容易,但这不是你回家就拿孩子撒气的借口。我也从不相信,暴力可以让人变得更好,它只会滋生出更多的暴力。

希望那些在家庭暴力阴影中长大的孩子,能早日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生活;

也希望看到本文的各位毒粉, 如果将来有了孩子,别再像父母折腾我们一样折腾他们了。

还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吧。

文 | 毒哥 x 啊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