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下楼一路所见
图文/欣雅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清明又至,踏青成为一种时尚,给忙碌的人找出一个享受生活的借口。
携孩子春游踏青,我也将其当成工作列入生活日程里了。平时我们都很忙,她们忙着学习,我忙着工作,我们天天在一起却又好像从未待在一起,交流虽是常态,交心却极少。我无数次想象母慈子孝般一起快乐出行,终是被生活琐碎牵绊住,很难寻得机会。
恰巧,县作协的主席受邀组织作家协会会员参加下楼梨花节开幕式,有幸位列其中。脑补过梨花树下母女嬉戏的画面,便欣然答应前往。忽记起首届梨花节开幕式,有人说,小镇的梨花节是仿了人家砀山县的,有东施效颦之嫌,单凭梨园规模上二者就不可同日而语,且不用说知名度了。后来我想,此人应属于超现实主义之列的,少了几分天然的浪漫思想,赏花嘛,无非关乎心情、天气、氛围,站在千顷梨园内与站在百亩梨园内,目之所及皆有限制,作何要去比较?条件允许且去砀山看看,条件不允许,单这小镇的梨园也是可以将腿走到痛的。
梨花节开幕的日子,作协主席组织作协的前辈们一同前去,我因带着孩子便自行拟了路线。一早和同行的友人驾车从小城的东路线出发,去往位于宿州市埇桥区东北部的褚兰镇,听朋友说,那里有座东汉时期遗留的墓穴,叫做“九女坟”。传说,东汉时期褚兰山上有一座无名将军墓,墓穴里住着一条蟒蛇,经过多年修炼幻化成美貌的男子,经常到附近的村庄作恶,先后吃掉八个年轻的姑娘。其中一个村庄里有个叫玉容的姑娘,天生的侠肝义胆,她不忍更多的女孩被害,决心为民除害。一天她身怀利刃,进入墓穴,故意惹怒巨蟒将她整个儿吞下,在巨蟒腹中用尽最后的力气破开了巨蟒的肚子,与其同归于尽。玉容的精神感动了上天,玉帝下旨封她为山神,但被她婉言谢绝,她同其他八个被害的姑娘一同化作山上的乐石,长眠于山,为村里的百姓造福。
这个神话故事的寓意很是美好。只可惜我们此行未能进入墓穴,除了入口处那座高大的楼牌之外,便剩下一方土丘和一小间紧锁着门的墓穴入口,除此之外,便再也找不见第二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或者石雕。
离开褚兰镇,我们去往埇桥区杨庄乡一个叫林庄的小村落,那里有座清代的探花府,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古代的科举制和清代时期的建筑艺术。
林探花府是清代武探花林方标的府邸,经过战争和岁月的洗礼,从外观看,建筑机构保存的较为完整。青砖青瓦,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房屋的主体建筑是四进院落,其结构、砖雕、彩绘艺术感很强,因政府并未对其开发,只做重点保护文物,所以我们亦未能进入参观。
当我们赶往下楼镇时,作协的前辈们已将梨花节开幕式进行时直播进了朋友圈。开幕式的地点仍设在路南的梨园内,当我们赶到目的地,梨园内外已是人头攒动比肩继踵了,牵着女儿挤进梨园内,刚好看到作协的前辈们并排站在台上合影。初春的阳光温暖而灿烂,前辈们的笑脸亦灿若骄阳,不忍打扰,繸带着孩子悄然隐入梨树间。
梨树的花未满,半开的和苞蕾各自心事,不管别人如何探花、触花,它们皆不为所动。那些开的丰满的,在风中欢快,若有人擦肩而过,它定要抖落一身清香,空留洁白的模样。“四野春工遍,柔风动赏心。蹭青喧柳陌,举白醉花阴。”忽觉这首《踏青》最应此景,快活处,脱去外套,一袭深红旗袍绽于青白灰褐间。
回程的途中,带孩子瞻仰了下楼的烈士陵园,而后走了一遍新开的县北川藏线,便一路无话。
本文作者:卢小红(欣雅),一个对生活充满想象,不屈于现实的浪漫情怀小女人。执迷于远方,希望自己在未来的路上,边走边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