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朱海红/有书就有好心情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有书就有好心情
海虹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每天新的时光里,重复着昨天的旧日子。习惯了平淡的生活,也会感觉惬意,但不知道某一天因为季节的变化或身边人和物质的影响,就会让心情莫名的烦躁郁闷。就像我现在这样,形容不好这一段的心情,一件事的不如意,让我想的太多,为明天忧郁,有些话对外不好说,同事朋友间更不能讲,烦闷着。平时里里外外我是笑容满面、精神抖擞,但心里的浮躁只有自己知道。
傍晚,又顺路往爸爸家走去,上楼就感觉脚步的累,看到老爸正拿着放大镜看他的《老年春秋》,旁边还有几本有关老人的书籍、电视报,爸爸一字不漏认真看书的样子,让我忽然有种向往老年生活的欲望,没有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真好。
和老爸闲聊一会儿,准备离开,看到对面的阿姨正在清理卫生,门外堆着一摞书,随口打个招呼。阿姨说书不要了,占地方,明早就卖掉。我看了一眼,是一些时尚杂志和家庭医生、旅游之类的书刊,竟还有一本崔永元的《我的抗战》,有的还是新书呢。
阿姨看我喜欢,让我随便拿,我高兴的挑了几本爱看的书搂在胸前,我这个人平时没有大的爱好,就爱看书、写写文字,不管什么类型的书都有点兴趣,虽看的书有点杂,但现在我能偶尔写首小诗抒发一下情怀,也都和我多年看的书有关。

搂着书下楼走在街上,心情不自觉的大好,感觉脚步也轻松了不少,难怪古人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道,真是有书就有好心情。不禁想起昨天在超市的书籍柜台看到有一位老先生撑着手肘入迷的看着一本参考杂志的合订本,我在超市转了好久,离开时看到老先生还是那个姿势看着书,不时的还点头、摇头自言自语着,我就喜欢这种看书的感觉和境界。
这两年因为手机的出现,我看书少了许多,但每晚休息前都要翻看几页书是我的习惯。
随着年纪的增长,日常的忙碌、多变的人际关系和人生的不确定因素,有时难免疲惫和无助,这时看看书、写写字是我最好的慰藉。整理书柜,翻看到某一本书,猛然感觉很亲切,会就近拿个靠垫或小凉席,席地而坐,看到哲理和明白处,就长出一口气,暗笑自己多简单的道理为何现在才明白,这时候想起这本书是在什么时间买的或哪位朋友赠予的,心情顿觉温暖几许。
许多人都喜欢这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必须要有一个在路上”,是的,我也喜欢。在这个匆忙的社会里,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变换着演绎自己的角色,没有时间背上行囊远行,那就给自己打开一本书吧,让我们走在文字码出的路上看风景,接受四季的更替,感叹每一天的美好,心灵自会生出许多欢喜。
《关于投稿那点事儿》
征稿启事

作为一名作家或文学爱好者。投稿是一种常态。不论您是大家还是无名小卒,投稿的过程,注定是一段成长的历程……结局不管怎样,过程一定很精彩。请把把您的投稿故事讲述给我们吧,让我们再告诉后来者,让他们在文学创作的跋涉少走弯路……
来稿请注明“关于投稿的那点事儿”字样。
截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
稿件一旦采用,将在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和纸媒分期刊登,最后结集出版。
投稿信箱:hnwenxue@126.com

作者简介


朱海红,笔名海虹,信阳市作协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在家乡和广州走动的文字爱好者,健康营养师。业余时间喜欢书法、阅读写作,创作了许多正能量、赞美英雄、歌唱生活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多在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喜欢走在文字的路上,享受那份淡淡的诗意和美好。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 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