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饿的毛毛虫》作者逝世:感谢艾瑞·卡尔把浪漫留给人间

上周,大家还沉浸在几位院士相继离开我们的悲伤之中,一位在学前教育界享有盛名的大师——绘本艺术家艾瑞·卡尔,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图中内容大意为:
创作了超过70本儿童绘本的艺术家、《好饿的毛毛虫》作者艾瑞卡尔逝世,享年91岁。
也许你不太熟悉这位和蔼的白胡子老爷爷,但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你,一定很熟悉他手上的那本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而艾瑞卡尔,就是这本绘本的作者。
作为老爷子的代表作,《好饿的毛毛虫》被翻译成66种文字,在全球范围内售出超过5000万册,就算说是当今世界最经典的绘本之一都不为过。
也许上帝也想看绘本了,才带走了艾瑞·卡尔。大师已去,但他留下的几十部绘本著作已经影响了数以亿计的孩子,也将在未来影响很多孩子、更多人。
今天,让我们用这篇文章来纪念绘本大师艾瑞·卡尔和他的绘本、他的拼贴艺术。
就从《好饿的毛毛虫》说起。
如果你问一个幼儿园老师,这本绘本是讲什么的?你会收获许多不同的答案:
告诉孩子不能贪吃;
讲述了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一个有趣的点数过程;
重复的句式加深孩子的印象;
了解星期的概念;
让孩子感受拼贴画的美......
这就是这本绘本的神奇之处,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是一本讲好几遍,自己都不会腻的绘本。
不过,绘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处方单”,仅仅“便利”教育者的绘本,是无法成为经典的。《好饿的毛毛虫》更动人的地方,便是能让孩子喜欢。
好看的画面、幽默的叙述、贴近儿童生活的情节、藏在绘本中的互动小细节,这些都是这本绘本吸引孩子的地方。
如果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待,这本绘本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它贴合绘本该有的特点:
01
视觉性
绘本是一种视觉文学,通过色彩和图案构成的视觉形象来象征世界,让孩子从视觉途径去解读。
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喜欢绘本,因为孩子习惯通过直观的事物了解世界;而这也是为何优秀的绘本常常字数很少甚至无字,因为孩子能通过画面读出故事。
《好饿的毛毛虫》用艳丽的颜色、拼贴的手法,为绘本提供了优秀的视觉效果,孩子怎么能不爱这样的绘本呢?
02
童趣性

从视觉性上看,绘本是泛年龄的读物;但绘本的大多数受众还是儿童,所以童趣性也是绘本的重要特点。
优秀的绘本,一定是符合孩子的兴趣和年龄、贴近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的想象的。
一只爱吃水果、冰淇淋、蛋糕,吃到停不下来的好饿的毛毛虫,就很像孩子。
03
双重符号性

这个拗口的词其实不难理解:绘本是图画和文字高层次的完美统一,两者间的关系如下:文字先入为主,提供了如何理解图画的线索;图画证实了文字的信息,提供了句子的对应物。
看看艾瑞·卡尔是怎么处理这种关系的:
星期天早上,暖和的太阳升起来了,“啵”一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
04
游戏性
这不是绘本这一文学形式原有的特点,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加分项”。
优秀的绘本,对孩子来说不仅是读物,更是“玩具”。记得《好饿的毛毛虫》里特别设计的那几页吗,随着水果的数量增加,纸张也变长,中间还有给毛毛虫钻的小洞。
和盗版书对比着看,其中的游戏性尤为明显。

正是这些特点,让《好饿的毛毛虫》成为流传的经典;而这些特点,也是我们选择绘本时应当考虑的,符合这些特点的绘本,才是适合孩子、孩子喜欢的好绘本。
除了《好饿的毛毛虫》,艾瑞·卡尔生前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绘本,也借此机会推荐给大家~
01
小种子
乍一看有点像另一本经典绘本《彩虹色的花》,实际上也是艾瑞卡尔的经典作品之一。
故事讲述了一粒特别细小的种子随风传播的故事,它能成功吗?这既是一本关于植物传播方式的“科普”绘本,也是一本讨论生命轮回的“哲学”绘本。
02
拼拼凑凑的变色龙
你以为变色龙只能改变颜色吗?故事里的这只变色龙还能把身体的部位变成其他动物的样子:它变得像熊一样大,变出了火烈鸟的翅膀,狐狸的尾巴,鹿角,还有长颈鹿的脖子......可是,它好像不太快乐?
这是一本高度贴合拼贴艺术形式的绘本,阅读这个多彩的故事,也让孩子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吧。
03
从头动到脚
这本绘本的豆瓣评分高达9.2,是艾瑞·卡尔评分最高的绘本。神奇的是,这本绘本甚至没有情节!
艾瑞·卡尔在这本绘本中用拼贴艺术描绘了12种动物的招牌动作和人类模仿的样子,对孩子来说,这本绘本太滑稽、太有趣啦,哪个孩子会不喜欢这样的绘本呢?
04
爸爸,我要月亮
小茉莉想要月亮,但是她摘不到,于是爸爸踩着长长的梯子去摘月亮。月亮太大了,于是爸爸把圆月变成了下弦月,才把月亮带回给小茉莉......
浪漫的月亮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而这本绘本除了梦幻,还蕴含了大小、长短、高矮等几组对比的概念和月相的变化。
这本绘本一定要看实物,各种精妙的折页设计一定会让孩子啧啧称奇,赞不绝口哦!
05
画一个星星给我
一眼就被这个封面吸引了,“第三人”向画家索要星星、太阳、树......在画家的巧手之中,生生不息的宇宙就此诞生。
生命的循环、洪荒的造物、艺术家的热情、艺术作品的美......这些交织在一起,也许孩子不能理解,但一定可以感受。
细心地你一定发现了,艾瑞·卡尔的绘本作品都大面积地使用了拼贴艺术,打造出了色彩浓烈、层次鲜明、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
而拼贴艺术,也是一种很适合幼儿园孩子的艺术形式哦。
为什么孩子总是握不住笔?涂颜色总是出界?剪刀总是剪得歪歪扭扭?其实,这都和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幼小的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发育尚不完善,这些需要“精细动作”完成的操作,其实对孩子来说是很难的。而拼贴画所要用的技巧:撕、贴,对孩子来说就要简单得多。
拼贴在幼儿园中作为活动、环创,有很多优势:
◇ 拼贴的材料选择范围很广,各类美术材料、废旧材料、自然材料都可以用来拼贴,很符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 拼贴容易和其他艺术技巧结合,如拓印、染、涂色等,在环创等环节中也能发挥大作用!
◇ 拼贴时常需要做撕的动作,发展了孩子的小肌肉,而且,有时候撕下来的纸不一定是孩子原本想要的形状,孩子也可由此开始借形想象,发展想象力哦。

经典绘本《小黄和小蓝》全书都是由撕纸完成的

下面,来看一些拼贴画的案例,带着孩子们玩起来吧!

图片来源:幼师口袋App

发布者:王老西爱美术

图片来源:幼师口袋App

发布者:泼罗猫

图片来源:幼师口袋App

发布者:张小瑶

图片来源:幼师口袋App

发布者:雨浅

图片来源:幼师口袋App

发布者:rui

图片来源:幼师口袋App

发布者:蓝津津

在我们随手抓起一本绘本来填充过渡环节、用绘本引入一次集体活动、精心准备一次绘本公开课时,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

绘本作者,一个只在引入环节被我们念一次的陌生名字。而在这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家、是一个个关于绘本创作的奇妙故事。

这些由一张张精致插画构成的艺术作品,也许创作一本就会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而当我们尝试去了解绘本背后的作者和创作故事,我们往往会对绘本有新的,更深入的理解。

前段时间,我读到了一本令我印象深刻的绘本《老虎来喝下午茶》:

故事很简单,索菲和妈妈喝下午茶,一只老虎来做客,吃光了家里的东西,爸爸回家后没饭吃,于是全家一起去餐厅吃饭。

故事的最后,索菲和妈妈去超市购物,买了虎粮以备老虎再次到来,但老虎却再也没有来过。

很多孩子听完这个故事,一定要问一句:为什么老虎再也没有来?

即使对老师来说,这也是个很难的问题,因为书中没有答案。但当你去了解作者,你会发现其中的浪漫。

作者朱迪斯·克尔是当代的“童话大王”,但她的童年有一些提心吊胆。她的父亲从事“反纳粹”事业,而在那个年代,一次敲门对这样一个家庭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

所以,她为自己的小孙女写下这本《老虎来喝下午茶》,想告诉孩子,也许老虎这样可怕的动物造成的损害,也不过是把家里的东西吃光而已。她想借此帮助孩子相信人世间的善良。

看完这段创作背景,我明白了老虎为什么再也没有来过。

我想,除了孩子,绘本也是幼师工作中的一种幸运。怀着敬畏之心尝试去“认识”作者吧,让我们离浪漫更近一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