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技史话:“天时”的认识和掌握

推文第1437天

大家好!我们3O平台将陆续整理李根蟠老师的文作,以缅怀农业先行者,激励后人感恩勇行。

李根蟠

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编辑部主任、原主编,中国农史学会原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专业委员会原副会长。因病于2019年8月16日15时05分在北京逝世。

【以下为正文】

从主要方面和发展方向看,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这个词,在人们谈论中国农业和农业史时经常使用,出现频率很高。但在古书中只有“深耕疾耰(yōu《国语·齐语》)”、“深耕熟耘”等提法,这虽是精耕细作的内容之一,但并不等同于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一词出现于晚清,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党的文件中采用了它。这一概念遂日益广泛地被人们使用。它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法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

这一技术体系,一方面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以“三才”理论(天地人)为指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密切结合,又构成一个完整的范围更宽的体系,密切结合,又构成一个完整的范围更宽的体系。

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首先在种植业中形成,在大田和园艺生产中表现尤为突出。但在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精神也贯彻于畜牧、蚕桑、养鱼、林木等生产领域。

从总体来分析,农业技术措施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适应和改善农业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二是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的生产能力。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农业的环境条件,古人分别用“天”和“地”两个范畴来概括:

01

“侯之为宝”和“不违农时”

古人论述农业生产时,总是把天时作为第一要素。“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荀子·王制》:“凡农之道,侯之为宝”。侯是节侯。收获也要适时疾作,“如盗寇之将至”。
总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不能错过大自然的节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丰收。

02

物侯、星象、节气

物侯是农时的最初指示器。所谓物侯是指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节侯的反应,如草木的荣枯、鸟兽的出没、冰雪的凝消等。有的民族甚至形成以物侯为标志的计时系统——物侯历(又称自然历或农事历)。
历代流行的农谚,不少也是以物侯指时为内容,如“榆钱黄、种麦忙”(山西),“山黄石头黑,套犁种早麦”(陕西)。
物侯指时最大的优点是能相当准确地反映气候的实际变化,但以物侯作为计时制历的标志缺乏确定性,适用范围窄。
为了寻找一种比较固定、适用范围更广的标志,天象指时逐步取代了物候指时的地位。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北斗星座俨然是一个天然的大时钟
我国传统历法的成熟形态是阴阳合历,其形成不晚于商代。它以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为一月,即所谓朔望月。其优点是标志很清楚,便于计时,缺点是难以确切反映气候的季节变化。
最科学的历法——中国农历(阴阳合历)
因为气候的寒暑变迁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决定的,而朔望月和由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形成的回归年不是倍数整合的关系,12个朔望月比一个回归年少11天左右。
因此要设置闰月来协调两者的关系。置闰月成为阴阳合历的重要标志。但这还不够,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气候的季节变化和便于掌握农时,需要确定几个最能反映季节变化的时点,将太阳年划分为若干时段,形成标准时体系。
我国很早就形成冬夏至、春秋分的概念。
周代用土圭(guī)实测日晷,不但更准确地测定两至两分,而且在两分两至之间增加了“四立”。
在上述“八节”的基础上,根据气温、降水等自然现象,均匀地插进另外16个点,合起来即将一个太阳年均分为24个时段,每一时段即为一节气。
二十四节气表:摘自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辞海》

成书于战国的《周髀算经》中已有二十四节气的记载。

《周髀算经》
两汉的《淮南子》一书,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就与现在基本一致了。
二十四节气出现以后,人们又在上古物候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结合二十四节气整理出七十二侯

古农事投时图(来源:昵图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