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电驱动减速箱一阶壳体约束模态和自由模态一般要求多少?具体是基于什么考虑?三合一总成的...
神行问答125:
电驱动减速箱一阶壳体约束模态和自由模态一般要求多少?具体是基于什么考虑?另外,变速箱总成以及三合一总成的模态要求又是怎么样的?
参考答案:
约束模态一般是总体一弯两三百Hz,这个主要是为了烧油的车需要考虑的,比如混合动力、增程啥的,因为发动机最高转速六七千,对应主轴频率一百左右,按照二阶激励避开,加点安全系数基本就三百Hz了。而没有烧油的纯电就没必要考虑这些,因为主要有害激励一方面是车轮子的路面随机振动和扫频振动,一方面是自身振动的激励。变速箱来说,都是比较少的齿轮啮合频率,有啸叫声就要尽量改善加工质量和装配质量。从模态角度,就是先做总体包络尺寸和关键的轴承位的限制等。然后算模态的拓扑优化,大概确定了加强筋布局,然后手工画出来能铸造的加强筋。另外轴承位刚度,一般影响齿轮啮合精度还有轴弯曲变形,尽量刚度大一点,这需要壳轴向刚度布置一些加强筋,一般是伞型,而且是在正反转方向的轴承推力方向,尽量让壳的刚度连续。三合一来说,有电机和控制器的存在,振动激励更复杂一些,一般是电源部分、电磁设计部分和控制部分引起的转矩波动以及各种谐波,并且电机谐波分量的频段远高于地面振动的十几Hz到一百多Hz。就要把模态也控制的比较高,比如定子的2.0或者2.1模态都两三千Hz了,等到4.0,4.1,5.0或者呼吸模态等,能七八千Hz甚至一万。这样就要尽量提升定子直径方向的刚度,但是提升空间很有限,如果刚性大的电磁设计部分没地方给铜线,留走电流的空间,扭矩功率下降,刚性小了,定子开槽深,模态很低,振动加大,这是个权衡。可以考虑斜级、斜槽、短距绕组、非对称定子开槽、转子外圈开槽、内圈开孔等;尽量降低谐波和转矩波动,减少源头方向的振动力,装配定心好一点,减少磁场不均衡等。控制侧减少输出电流谐波,做主动减振、做谐波注入等。另外,三合一里面有各种保护盖,很薄很软,需要合理的加强筋布局,一般是米字形的布局,最轻量化,比如控制器顶盖 ,如果从国标实验规范角度看,大概一百公斤承重要求,那么1–1.5mm铝板冲压外加5mm加强筋,再合理布局加强筋分布,一般来说强度就够了。但是有两个问题,壳太薄了,螺栓连接面就很薄,根据vdi2230规范,螺栓帽接触压力很不均匀,增加回弹不利于螺栓轴力的保障,而为了满足2230里面的g^限制条件,一般要求壳的厚度达到1-2倍螺栓公称直径,薄壳就搭配小螺栓,又需要很密的布局增加装配节拍。而厚壳可以用大螺栓以保证密封性,太薄的壳模态会很低,容易被较低频率的电磁振动激发,产生辐射噪音,这就需要让模态高一点,做到很硬很厚,代价是尺寸重量不划算,需要权衡。而且因为顶盖尺寸大,模态很难提升到太多,一般也就到500Hz多一点,而现有实验规范里面,扫频振动最高到440Hz,随机振动主要在100Hz,其他高频小激励段在2000Hz,那么很容易有重叠,也许共振会放大了。现有实验规范设计方法,很多都是基于烧油的车,而电动车的振动激励要简单点,这需要去试车场采集路谱,然后自己做滤波和fft,然后包络成自己的振动psd路谱,才比较好。一般来说,壳子部分模态,就尽量在主要振动激励方向,尽量让关键对应模态的振形和频率错开,这需要做实验测map图,看阶次和仿真找模态。但是有时候空间有限,也不一定能做多大改善,还有电驱动的安装悬置的模态,一般是要求五百到七百Hz,也是直接抄的烧油的车的需求。而不是专门为了烧电的,也算有改善空间,另外机械件振动坏的不多,一般是螺栓松动,这个可以参考vdi2230规范,考虑足够的轴力,还有控制器里面的元器件容易疲劳断裂,或者轴承震碎了。如果说机械件容易坏,那是纯电车另一个特殊专有的失效模式,就是电机扭矩响应很快,而且直接最高扭矩,并且都是刚性轴连接,对车架的冲击远大于烧油的,而烧油的车有离合器,瞬间扭矩可以打滑,电车就只能硬碰硬,把电驱动悬置支架打碎,或者齿轮打碎,这方面比单纯考虑模态要危险的多,也算电车遇到的新挑战。解决方案一方面控制角度减少瞬间冲击,一方面轻点开。回到控制器模态部分。pcba上元器件断裂,也需要考虑pcba的板材模态,还有把容易断裂的元件比如电解电容等,在layout设计的时候尽量移动到关键模态阶次的振动节点附近,减少被激发,并且合理的布局螺栓位置等。最后,模态是NVH的基准,是定性判断,没法做到精确定量,因为一般纯粹外壳共振造成的断裂,松动问题不会很严重,但是噪音超标,人耳朵听啥算难听的声音,这也没有一个十分科学完善精确的方法,只能大概规定,这是心理声学的问题,而模态算了,然后加单位力得到的扫频frf或者ipi等,算出来的东西仅仅是机械振动指标,这个数据算出来似乎危险,不代表出来的噪音一定难听,也需要多专业配合,能搞透电磁优化噪音的人很少。还有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测试验证才好确定模态到底怎么设计。
参考答案提供者--驱动视界专家群:蜂巢电驱动-刘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