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乱夷狄之国的汉人降臣(西夏篇)——任得敬裂土分疆
纵观历史,数千年来中原王朝在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除了和平交往外,也经常发生战争,互有胜负。
许多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虽然没有实力入主中原,但凭借其主场优势也够中原王朝喝一壶的。比如隋朝的高句丽,唐朝的南诏、契丹,北宋的西夏,闹得三朝灰头灰脸,很是丢人。
这些少民政权攻入中原王朝的边疆地区后,掳掠人口,抢劫财物,焚荡庐舍,然后扬长而去。
少民们掳走许多汉人工匠,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科技发展,而掳走的那些知识分子或者官员,则也同样促进了他们的文化发展和政体建设,使得少民政权的政治结构日益汉化。
但有些汉人在掳走之初忍辱负重,一旦得势,便反噬少民政权,给少民政权造成重大危机。
本文就说一个这样的汉人。北宋与西夏断断续续打了一百多年,虽然北宋最后以碉堡战术步步为营获取了战略胜利,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但就在全面胜利的前夜,忽然出了一个bug,就是金国。
金国把辽和北宋一窝端了,让西夏终于有了喘息之机,避免了亡国的危险。因为当时北宋与西夏作战的最精锐的西军都调到了内陆与辽金大战,所以西部边防及其空虚,已经无力抵抗了。
随着北宋的灭亡,西夏开始不断向原北宋的疆域扩张,占领了许多城池,其中一个叫西安州。
因为当时南宋已经和西夏不接壤了,中间隔着金国,况且南宋在被金国持续进攻,逃跑皇帝赵构尚且自顾不暇,更顾不上远在西北的那些城池了。
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凭借残存在西部的几个宋朝的城池,根本无法抵挡西夏的铁骑。西安州的通判明教任得敬不想给对武将寡情薄意的赵官家当烈士,献城投降。
为了取得西夏的信任,任得敬逢迎西夏皇帝,将自己的亲生女儿献入宫中为妃,因此被提拔为静州防御使。
1138年,夏崇宗将任妃立为皇后,任得敬当上国丈爷,被擢升为静州都统军,统帅一支军队。
从此,开始了任得敬“大展宏图”的后半生……
任得敬为西夏立下了三件大功,可谓劳苦功高,战功赫赫,且看——
第一件大功:平定萧合达叛乱。
萧合达,辽国契丹人。夏崇宗向辽请婚,辽天祚帝让宗室女成安公主嫁给崇宗,萧合达护送公主来到西夏。因此人武勇善骑射,跟随夏军打仗立下许多战功,夏崇宗便留下他,让他在西夏做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都统。
没几年,辽国被金所灭,夏也认清形势认金做宗主国。成安公主伤心欲绝,不久郁郁而终。
但萧合达也算是孤忠遗臣,想要图谋复国,他一方面派人前往西域寻找耶律大石,一方面秘密联络联络阴山和河东的契丹人,积蓄力量,同时寻访辽朝皇室后裔,恢复故国。
大庆元年(1140年)四月,夏仁宗登基,政局不稳,萧合达据夏州起兵反叛。
叛军起兵迅速,声势浩大,连败夏军。
六月,萧合达围攻西平府(今青海乐都县),西夏守将、党项大族罔存礼战败。
七月,叛军攻下盐州(今陕西定边), “据盐池、发仓库。尽掠诸州所牧地,游骑直逼贺兰”。
叛乱的消息传到西夏首都兴庆府,皇帝和文武百官震惊,却束手无策。
因为此时的西夏,因为夏仁宗之父夏崇宗重文轻武,推崇儒家文化,结果导致西夏尚武之风衰退,遇到了叛乱居然没有一个党项族武将挺身而出去替国家平定叛乱……
没有党项族的,有汉族的啊,谁?
任得敬。
叛乱的消息传到静州,任得敬上表仁宗,陈述平叛方略,并请求领兵讨伐。
仁宗大喜,命静州都统任得敬平叛。任得敬领兵平叛,迅速收复夏州,进攻盐州,萧合达叛军大败。萧合达逃到至黄河边,无法渡河,被追踪而至的任得敬军捕杀。叛乱平息。
任得敬平叛有功,提升为翔庆军都统军,晋封西平公,手中的军权更大。
第二件大功:平定慕洧兄弟之乱
慕洧,本是归附宋朝的党项人,环州豪族,原为宋环庆统制。
这人的一生时而叛宋降夏,时而叛夏降金,时而叛金降夏,时降时叛,简直就是个三姓家奴,乱七八糟,看得我都头大……
他具体叛变的光辉历史过程就不细说了,只说他最后一次叛变。
大庆二年(1141)六月,本为西夏枢密使(官职不低啊)的慕洧不知哪根筋不对,居然又想叛夏降金,派人秘密联络金国。
这件事被任得敬侦知,立即派人禀报夏崇宗,把这场叛乱扑灭在萌芽状态。
“慕洧与弟慕浚谋挈族投金,途经灵州,被夏国逻者所执杀。”
第三件大功:平定蕃部起义
大庆三年(1142)和四年(1143)两年,西夏发生了严重饥荒,粮价飞涨。祸不单行,又发生了强烈地震,许多党项部落缺衣少吃,只能造反。
威州(今宁夏同心县东北)的大斌族,静州的埋庆部,定州(今宁夏平罗西南)的富儿等族武装暴动。起义队伍多者上万,少者五六千人,攻城略地,声势浩大,是西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民起义。
西夏各地方兵微将寡无力抵抗,纷纷向朝廷告急。仁宗无奈,只好再次求助于任得敬。
任得敬没让仁宗失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镇压了许多起义队伍,剩下定州富儿等族仍然倚险据守,坚持不降。
任得敬韬略过人,采用夜间偷袭的战术,攻破起义军营寨,擒杀起义领袖哆(chǐ,音侈)讹,残酷镇压了蕃部起义。
为西夏立下三件大功,任得敬野心膨胀,不甘心再做封疆大吏,而想进入朝廷中枢,执掌朝政。
任得敬贿赂朝中实权人物晋王察哥,终于如愿以偿,入朝担任尚书令,跻身西夏最高统治阶层。
一年后晋王察哥病死,任得敬更是目空一切,觉得无人能够制衡自己,大肆发展亲信:以其弟任得仁为南院宣徽使,任得聪为殿前太尉,任得恭为兴庆府尹,侄儿任纯忠为枢密副都承旨,将中央和地方大权牢牢掌握在任家手中。
任得敬在朝专横跋扈,连他的女儿任太后都看不下去,“屡戒不听,日以盛满为忧”,但任得敬怎么能听得下去?
任得敬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天盛十二年进爵为楚王
几年后,任得敬又逼迫夏仁宗封他为秦晋国王,地位高于宗室诸王。
同时任得敬还是太师、上公、总领军国重事,位在三公之首、诸爵之上,掌握西夏军务政务大权。,出入仪从几乎与仁宗相等,俨然一派“二皇帝”的气势。
任得敬领兵作战20年,手下兵多将广,谋朝篡位的野心昭然若揭……
任得敬本来想找金国做外援,但金世宗对他极为厌恶,说任得敬派来附表进贡的使者说:“得敬自有定分,岂宜紊越!”
见金国靠不住,任得敬便派人前往四川,联络南宋的四川宣抚使虞允文(没错,就是在采石之战大败完颜亮的那个书生),密谋夹攻金国。
不料,任得敬的使者被西夏兵捕获,帛书送到了夏仁宗眼前。夏仁宗又惊又怒。
仁宗
干佑元年(1170),任太后去世。任得敬逼迫夏仁宗皇帝将西夏国西南以及灵州一带归自己统辖,建立楚国,而把夏仁宗仁安置于瓜州(今甘肃安西)和沙州(今甘肃敦煌)一带。
同时,他驱使民夫十十万,以翔庆军司所为宫殿,扩建西平城,当皇帝的野心已暴露无遗。
夏仁宗无奈答应,遣左枢密使浪讹进忠、翰林学士焦景颜到金国面见金世宗,为任得敬请求封册。
西夏使臣到金国后,向金世宗求册封。金世宗又惊又怒,对使臣和朝中大臣说:“有国之主,岂肯无故分国与人?此必权臣迫夺,非夏主本意。况夏国称藩已久,一旦迫于贼臣,朕为四海主,宁容此耶?若彼不能自正,则当以兵诛之,不可许也。”
对乱臣贼子这种裂土分疆的行径,金世宗极为震怒,断然拒绝,并积极支持夏仁宗。
金国的态度令任得敬心生畏惧,于是他与兄弟任得仁、任得聪等密谋造反。
而夏仁宗有了金国的支持,信心爆棚,开始秘密部署除去任得敬的行动。
当时任得敬在朝中权势徐天,文武百官基本上都是他党羽亲信,夏仁宗唯一能依赖的只有皇族宗室。
夏仁宗密令其弟李仁友等先诱捕任得聪、任得仁等,剪除羽翼,再设计派兵诛杀任得敬及其族人党羽。在外驻守的任得敬侄儿任纯忠,逃往金国,被当地部族杀死。
最终,夏仁宗一举粉碎了任得敬的分国阴谋,一场惊心动魄的分国大祸终于消弭于无形。
读罢任得敬的故事,本节度使不禁感慨万千。
一个宋朝偏远之地的小小通判,居然在西夏出将入相,立下赫赫战功,被倚为柱石。大宋赵官家真是瞎了狗眼了,若能重视这样的人才,何愁不能吞夏、灭辽、败金?
看来宋朝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少发现人才的人才。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信哉!
要说任得敬还是根基太浅,只要西夏皇族宗室一发力,便轻而易举的被连根拔起身死族灭,如果根基深的话,别说裂土分疆,就是谋朝篡位都轻而易举。
下一篇,我就说一个根基深厚,在夷狄之国谋朝篡位成功的汉人降臣。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