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提升你水中的姿态

高校教材《针灸学》将腧穴定义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也有的教材写作:“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所谓定义,就是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传统逻辑认为,词项的内涵是它的含义即概念,是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比如“商品”的内涵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词项的外延是词项所指的事物所组成的那个类,如“人”的外延就是古往今来一切人所组成的那个类。

首先,腧穴并不在体表,其次腧穴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空间。穴位应是由皮至骨的一个立体结构,而非仅仅是体表的一个点或面。如果将穴位的位置仅限于体表,那将与临床实际大相径庭,刺皮刺肉刺脉刺筋刺骨之说也将沦为乌有。一般说人体所有部位都有气血输注,而穴位则是“脉气所发”的部位, 所以是有空间结构的。在一个“点”上是无法完成“倒针朝病”、“烧山火”、“透天凉”等针刺手法,只有在三位空间结构下才能完成以上操作。尤其是“烧山火”、“透天凉”等复杂手法,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之上,要求术者要在穴位的不同深度反复多次作提插捻转手法,故必须使针具达到人体的相当深度才能完成。

腧穴是摸出来的

穴位是一种比较通俗的叫法,在《黄帝内经》里它应该叫做“气穴”、“气府”,也叫“骨空”、“会”等。现在的教科书一般把它称为“腧穴”,其中“腧”是运输的意思,它跟运输的“输”是相通的,这是一个通假字,因为加上肉月旁,代表是人体上的。“穴”本身有空间的概念。“气穴”、“气府”是指气所居住的一个空间。以前有“穴居”这个词也能帮助我们理解穴的含义,在《易经》里就有“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的记载。所以“穴”古时是指居住的房屋。另外墓穴、洞穴也有空间的概念。所以叫“气穴”更符合其本义。

那么穴位应该如何寻找呢?《黄帝内经》里说的很清楚,在《素问·离合真邪论》里对穴位的寻找方法是这样说的:“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大概意思就是说,在针刺、点穴或者灸疗之前,要用手去寻找穴位,只有这样才能找得准确。为什么要这样找呢?寻找穴位,好比合谷穴、曲池穴,寻找的是这个部位,并不是在身体上找一个坐标,找一个点。正所谓“陷者中”,或者叫“陷者之中”。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找曲池穴,将手臂弯曲,找到肘横纹的尽头,用手一按,能感到有一个凹陷,在这个凹陷中间就是穴位。

我们说穴位是有范围的,大家用手去找,找到以后手下会有感觉。一般正常的腧穴按着感觉是有弹性而且柔和的,而病变的时候,那个地方会变得很僵紧,甚至内部有筋结。这些有经验的大夫就会感觉到,所以经常可以听到“穴位满了”这种话。什么叫“满了”?穴位本来是凹陷,是有空间的,是能够融入的,而紧张以后,经筋就出现异常,穴位就满了,这说明有邪气侵袭。病人自己也会有感觉,《灵枢·五邪》里这样描述:“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就是说用手用力按某个位置,病人会感觉到很舒服,那么就可以在这里扎针或者按摩了。

按之痛解乃其腧

《灵枢·背腧》论述道:“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在《灵枢·背腧》中,只记载了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但未提及六腑背俞穴所在。《素问·气府论》则说“六府之俞各六”,但并未列出穴名。直到《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此后,《甲乙经》补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对于背俞穴的定位,至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把背俞穴定位于“夹脊相去一寸五分”,张景岳更加明确地定位“五脏俞”于足太阳膀胱经上。这两位医家对背俞穴的定位一直运用至今。

按照针灸教科书的定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厥阴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督俞: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胆俞: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气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小肠俞: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膀胱俞: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问题是《灵枢·背腧》明明说“肺腧在三焦之间”,这里的“焦”就是“椎”。也就是说,肺俞穴在三椎之间,椎指的是椎体而不是棘突下,更何况古人不会从第一胸椎开始往下数,大椎应该是第一椎。另外,原文明明说这背俞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并没有说两个肺俞穴(或心俞穴)相去三寸所,或可是两个肺俞穴相去六寸所。

最重要的是,原文十分强调“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背俞穴是在大体定位的情况下用手揣摩出来的,而不是用尺子量出来的。

《灵枢·背腧》的相应文字,在《黄帝内经太素》 的《气穴论》篇是这样记载的:“肺输在三椎之间,心输在五椎之间,鬲输在七椎之间,肝输在九椎之间,脾输在十一椎之间,肾输在十四椎之间,皆侠脊相去三寸所。(杨上善注释:“输,尸句反,送致也。此五脏输侠脊即椎间相去远近,皆与《明堂》同法也。”)即欲而验之,按其处应中而痛解,乃其输也。灸之则可,刺之则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勿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傅其艾,须其火灭也。(杨上善注释:“以下言取输法也。纵微有不应寸数,按之痛者为正。”)欲知背输,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其半已,即以两禺相柱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禺居上,齐脊大椎,两禺在下,当其下禺者,肺之输也,复下一度,心输也,复下一度,右角肝输也,左角脾输也,复下一度,肾输也,是谓五脏之输,灸刺之度也。”(杨上善注释:“以上言量背输法也。经不同者,但人七尺五寸之躯虽小,法于天地无一经不尽也。故天地造化,数乃无穷,人之输穴之分,何可同哉?昔神农氏录天地间金石草木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日,济时所用。其不录者,或有人识用,或无人识者,盖亦多矣。次黄帝取人身体三百六十五穴,亦法三百六十五日。身体之上,移于分寸,左右差异,取病之输,实亦不少。至于《扁鹊灸经》取穴及名字,即大有不同。近代《秦承祖明堂》、《曹子氏灸经》等,所承别本,处所及名,亦皆有异。而除疴遣疾,又复不少,正可以智量之,适病为用,不可全言非也。而并为非者,不知大方之论。所以此之量法,圣人设教有异,未足怪之也。)”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中开始描述“肝输在九椎之间,脾输在十一椎之间”,但后来又这样描述“右角肝输也,左角脾输也”。所以杨上善解释说:“至于《扁鹊灸经》取穴及名字,即大有不同。近代《秦承祖明堂》、《曹子氏灸经》等,所承别本,处所及名,亦皆有异。而除疴遣疾,又复不少,正可以智量之,适病为用,不可全言非也。而并为非者,不知大方之论。所以此之量法,圣人设教有异,未足怪之也。

在《素问·血气形志篇》中,“肝俞”和“脾俞”也在同一水平线上:“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柱,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为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

如此看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教科书上的背俞穴定位,因为这只是古代诸多背俞穴取穴法中的其中一种而已,而且还可能是错误理解了《灵枢·背腧》的原文语义。在临床上,一定要在后背及腰部寻找筋结,然后有的放矢地施治,或针或灸或按。一般说来,在上背部如果触按到筋结和压痛的话,一般心肺会有问题,在左背部出现筋结和压痛的话,心脏会不太好,询问患者多有心悸胸闷等表现。在右侧胸腰部出现类似反应的话,一般患者胃肠会有问题,尤其胃部。在腰骶部出现这些反应时,一般会罹患妇科男科病。上个月一位河南来的学员,我触按她的左背部筋结处有明显的压痛,我说你有心慌胸闷吗?她说没有症状,但查体心电图不正常,显示心肌缺血。

《灵枢·本输》则论述道:“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腧;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腧穴是有范围的,我们要先找到一个凹陷,然后在这个凹陷里面去找,此时我们手下会有感觉,病人也会相应的感觉,有的会觉得舒服,也有的会产生疼痛的感觉,或者两种情况皆有。当我们把穴位的大概位置找到以后,然后在这个范围之内去找具体的腧穴,这就需要用手去摸,问病人的感觉或者靠自己感觉,最终找到准确的穴。只有这样,当我们点穴、针刺或者做灸疗时效果才能好。

再谈以痛为输

关于经筋病的治疗,在《灵枢·经筋》篇里面有一个治疗原则,很简单的一句话:“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这句话先解释一下,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地理解。“燔针”就是指烧热了的针,实际上就是火针。“劫刺”,劫是抢劫的意思,就是说医生操作时要很快地扎进去,又要很快地出来。举个通俗的例子,就跟劫匪抢劫银行一样速战速决。“以知为数”解释起来较为复杂一些,简单点说,就是针刺治疗的强度要以出现针感作为标准。“以痛为输”,输与腧是通假字,实际上是腧穴的含义,就是说针扎的部位是以病人所述疼痛的地方作为腧穴,也就是在痛处取穴。

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古人认为,尽管十二经筋有各种不同的病变表现,治疗原则却是基本一样的。它不像常规的那种治疗方法去找经络、找经穴那么麻烦,而是相对简单方便得多,只要找到病人痛的地方扎针,扎到有针感就可以了。类似的论述还见于《灵枢·终始》篇:“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所以我们中医粉日常的保健按摩可以用以指代针,效果可能会差一点,但是很安全,很方便。

阿是穴不是按得“啊啊”直叫

治疗经筋病的取穴方法,从唐代开始叫做“阿是之法”。“阿是”是唐代的吴语,今天江苏人仍在使用,就是“是吗?”的意思。当你按病人某个部位他觉得很舒服或者疼痛,然后你会问他“是吗?”这是“阿是”的真正含义。阿是之法“不问孔穴”,所取的穴位叫做“阿是穴”,这些穴位有可能会和十四经穴重叠。比如说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他的阳陵泉穴位会痛,在阳陵泉下面的一个阿是穴叫“胆囊穴”也会痛。阑尾炎患者,你在他的足三里穴,还有足三里穴的下边找阿是穴,又叫“阑尾穴”,也都会找到敏感点。所以说“阿是穴”不是一类腧穴而是一种取穴方法,也就是“阿是之法”。过去针灸学教材把“阿是”解释为将病人按得“啊啊”直叫,然后答“是!”,这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说法,而且是沿袭了日本人的错误。

十几年前,当时我带教的北京中医药大学99级七年制C班(研究生班)李珩同学到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发现,在汉代班固所著的《汉书·东方朔传》中,记载有“上令倡监榜舍人,舍人不胜痛,呼謈。”唐代学者颜师古解释道:“謈,自冤痛之声也,舍人榜痛,乃呼去謈。令人痛甚,则称阿謈, 音步高反。” 并在《中国针灸》杂志发表相关论文《阿是穴释义》。

据叶明柱、冯禾昌先生考证,最早将“阿”字释为“痛”字,是日本学者小阪元佑.他在《经穴纂要》中,错误地这段文字错断为“令人痛甚则称阿,謈音步高反”。又进一步论述道:“师古唐人,盖当时有此声阿是,乃按而痛甚之处,为是之意也。” 小阪是外国人,不懂古汉语的句读是可以理解的,令人不解的是中国学者竟然沿袭了这个幼稚的错误。后来叶明柱给笔者发来邮件讨论阿是穴问题,我们一致认为针灸教科书应该修改原来的定义。

阿是之法

“阿是穴”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一文中:“凡孔穴在身,皆是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必在审详……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凡人吴蜀地遊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有人病痛,即令捏其上,若裏(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成,据明代《普济方》作'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这段文字说明,阿是穴不一定是“按之疼痛”之处,其主要含义是“按之快然”。同时提出了,可以根据病情对阿是穴进行艾灸或针刺的治疗。基于这个理论,后世医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阿是穴的选取方式及治疗手法作出有益补充,使阿是穴成为临床经常使用,并且疗效显著的重要穴位。阿是穴应用于经筋病治疗时,治疗多为针刺、艾灸及按摩点穴。

阿是穴是在机体正常的状况下并不存在,它是一类在机体疾病情况下显示出来的临时性腧穴,且随病情变化而消长变化。机体疾病状态下,循切按压肢体可发现这些“按之快然”或“按之疼痛”的特殊反应点。它们不一定仅存在于经穴或奇穴中,也可以存在于身体的任何部位. 较完善的阿是穴取穴方式应顾及到“面”、“点”、“线”三方面。所谓“面”,指患者病痛之部位,为医者寻找阿是穴的大概区域;所谓“点”指医者在“面”的范围内寻取的并经患者认同的敏感点,其特点是要询问患者:“阿是?”“阿是?”的意思为“是不是?”江苏话口语中至今仍然使用,我询问过十几位江苏来的学员,得到印证。如果有“按之快然” 或“按之疼痛”处,就是“阿是穴”。所谓“线”,指医者根据患者症状辨该阿是穴之经脉脏腑的络属关系,在相关的经脉上寻取其他的反应点或敏感的经穴奇穴,这亦为阿是穴。 所以友人田阳春教授认为阿是穴本质上是阿是之法,孙思邈的阿是之法 ,也就是经络切诊法 ,强调了经络切诊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腧穴是个范围,是个空间

另外,在临床上寻找阿是穴,除首先要询问患者“即得便快或痛”之外,还应注意医者手下的感觉。中医认为,当疾病表现于外时或出现脉坚大、气穴坚满,或出现肌肤柔弱,筋间空虚。比如临床上常用的太阳和风池穴等穴,平时以手按之,会感觉到手下松软且有弹性,并且有明显的凹陷。当出现感冒、头痛、面瘫等疾患时,以手按之,除了会出现舒适的感觉或有些疼痛外,还会感觉到凹陷变浅且手下有坚硬之感,有时还有条索样物出现,这称之为阳性反应和阳性物。所以医者在针刺或灸疗之前,需要“揣穴”和“摸穴”,即以循、扪、切、按等手法,在患者肢体上用心寻找,留意指下结节与条索的变化,体察凹陷处的虚满。如果有拳术的内功基础,则触觉会极为敏感,寻找及按摩阿是穴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当疾患趋于好转或痊愈时,这些阳性反应和阳性物也会同时减轻或消失。另外,除了针灸治疗外,患者自己也可以手揉按之,一般风池穴可以双手拇指揉按,太阳穴可以用中指揉按,以舒适为度,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没有明显疾患的朋友,平日也可时常揉按之,可起到醒神明目的作用。

由此可见,阿是穴是用“阿是之法”所取的一种特殊穴位,其本质是“阿是之法”。

我们如果能够充分明确其内涵,并准确取穴,疗效往往非常显著。对于喜爱中医的朋友来说,了解阿是穴的寻找方法,并进行温灸、按摩,也有非常好的治疗保健意义。

说了这么多,我们明白了:噢,原来穴位是一个范围,一个空间。所以按揉的时候,我们的手指实际上就可以覆盖整个的穴位,不需要去慢慢仔细考究具体在哪个点。了解了“阿是之法”和“阿是穴”后,大家取穴就不是件很难的事情,并不需要太多很复杂的理论,完全就是可以靠我们的触觉来寻找穴位。

当经筋出现病变的时候,比如头痛、落枕、腰痛、腿痛等,我们可以找到身体相应的腧穴及阿是穴按揉,也就是按上去很舒服,或者按上去有些疼痛的地方,如此操作就可以了。实际上在经筋理论里,这些腧穴所在部位就是结筋病灶点。具体按揉方法也不是很难,那先找到结筋病灶点,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然后逐渐增加力量,可以在数分钟内将力量加到最大。所谓最大是以被按摩者能够接受并舒适为标准,然后这个力量每个穴位可以按揉五到十分钟,具体根据病情而定,当然有执业医师指导最好。

腧穴不是“Point”

有些腧穴只有在人体病态时才会出现异常反应,也可以说在人体正常情况下这个穴位是不出现的,不仅阿是穴如此。如《灵枢·本输》篇记载:“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在彝族的脉诊中还保留这种诊脉方法。说明腧穴不仅是三维空间,还要加上时间因素,可以说是四维的概念。尤其是经筋病,当人体经筋柔和无病时,我们的腧穴是凹陷的有弹性的,当经筋出现问题比如拘挛时,相应的腧穴就会变得坚实僵硬,按下去没有弹性,有时还会出现经脉的异常的搏动。正如《灵枢·经脉》所言:“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当人体很虚衰时,有些腧穴则会变得空虚陷下。

笔者曾和张永旺医师探讨腧穴英译问题,并在《中国针灸》杂志发表相关论文,我们认为目前将腧穴译为“Point”是错误的,“Point”的英文语义是锋利或突出的部分或交叉点,失去了三维空间的概念,因为“点”是0维的。“穴位”一词在古代有诸多称谓,如《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节”、“会”、“骨空”、“气穴”、“气府”;《甲乙》称作“空穴”;《圣惠方》谓之“穴道”;《铜人》称之为“腧穴”;《神灸经论》叫做“穴位” 。但不论如何称谓,其语义中均含有空间的概念,但在目前的英译书籍中基本上都将其翻译为“point”或“acupoint”。笔者从事针灸临床及国内外学员的带教工作多年,认为此翻译失去了穴位原有的空间概念,使外国学员很难理解穴位的真正含义,不仅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并且使针灸学理论简单化,故应当予以纠正。

1.从字的语义上讲

“穴”字有三维空间内涵。在商务印书馆1989年出版的《辞源》一书中,“穴”字有以下六种含义:土室、孔洞、动物的巢穴、圹穴(墓穴)、人体可进行针灸的部位、洞穿。由此可以看出,除“洞穿”一词为动词外,其余均为名词,但无论以上哪种含义,“穴”字都有三维空间的概念。

《説文解字》:“穴,土室也。从宀,八聲。凡穴之屬皆从穴。”

“穴”字的本义是指巨岩中的洞窟,穴居之处。

临其穴。——《诗 · 秦风 · 黄鸟》

出自穴。——《易 · 需》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墨子 · 辞过》

“穴”也引申为动物穴居之处及孔洞,如巢穴、虎穴、鼠穴、蛇穴、蟹穴 ;孔穴、墓穴、墙穴、土穴、砖穴。

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墨子》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诗 · 王风 · 大车》

2.从穴位的其他语义上来讲

穴位一词,是“节”、“会”、“骨空”、“气穴”、“气府”、“空穴”、“穴道”、“腧穴”诸词的代称,其含义是相同的,从以上诸词的文字来看,无不有三维空间的含义,其中没有一个词可以解释为“点”。正如《素问·气穴论》所说:“气穴之处,游针之居……以溢奇邪,以通荣卫。”“气穴”既然是“游针之居,或以溢奇邪”又能“行荣卫”,当然是有空间的。

正如《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中所说:“凡孔穴在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必在审详……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

3.从穴位的功能上讲

穴位有反映病症的功能,若只是一“点”而没有空间的概念又何以“溢奇邪”(《素问·气穴论》)。如笔者曾治一偏头痛者,患侧之太阳穴以手扪按之,手下饱满坚实而无生理状态之凹陷,待头痛治愈后又恢复了原有的生理凹陷。若为点则无空间概念,当然也就无陷下或饱满之分。

穴位还有治疗疾病的功能,临床一个穴位多次重复刺激的情况并不罕见。而所针之处多是以一处为中心的一个范围而非一个点。若为一点早已形成瘢痕,且针具本身就有一定的横截面,又如何扎到一个点上?

从古人的比喻上来看,古人将经络比喻为江河,而将一些穴位比喻为溪、池、海、谷、冲、关等,可见无论经络也好穴位也好,原本都有空间的概念。

从生理功能上来看,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而穴位则是通道上调节气血的部位,当然是有其空间的含义在内。

从临床取穴方法来看:穴位一般多在筋边、骨边等凹陷处,即《黄帝内经》中常提到的“陷者中”,因为穴位是一个立体的空间结构,如《灵枢·本输》所说:“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

4.从穴位的现代研究看

穴位周围微血管分支、神经分支、淋巴管分支、和交通支十分丰富,认为穴位是由多种组织构成,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而绝非是一个没有空间概念的“点”。

穴位应是由皮至骨的一个立体结构,而非仅仅是体表的一个点或面。如果将穴位的位置仅限于体表,那将与临床实际大相径庭,刺皮刺肉刺脉刺筋刺骨之说也将沦为乌有。一般说人体所有部位都有气血输注,而穴位则是“脉气所发”的部位, 所以是有空间结构的。

5.从针刺手法来看

在一个“点”上是无法完成“倒针朝病”、“烧山火”、“透天凉”等针刺手法,只有在三位空间结构下才能完成以上操作。尤其是“烧山火”、“透天凉”等复杂手法,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之上,要求术者要在穴位的不同深度反复多次作提插捻转手法,故必须使针具达到人体的相当深度才能完成。

6.从临床取穴来看

临床上常需要据实际情况而定穴,绝非横竖分寸即可简单定穴,亦即要通过押手之触觉感受局部之凸陷及异常与否而定穴。如在《灵枢·刺节真邪》有云:“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在《素问·离合真邪论篇》写道:“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所以说,在针刺或灸疗之前,是要“揣穴”和“摸穴”的。若穴位只是一个“点”的话,也就无法用手指去揣穴了,恐怕连用针尖揣穴都嫌粗。

7. 从针感要求上来看

在针灸临床上,一般认为,针刺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前提,要想针刺得气,则针刺必须达到穴位的一定深度,再施以相应的手法,所以光有点的概念是无法完成各种补泻手法的。

8.“ Point”一词的英文语意

“Point”的基本意思是锋利或突出的部分或交叉点,明显没有三维空间的概念。其英文解释如下:

⒈a sharp or tapering end as of a dagger ;

⒉a projecting part of anything;

⒊something having a sharp or tapering end (of used in combination);

⒋somthing that has position but not extension,as the intersection of two lines;The  NewWebster’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

将穴位一词译为“point”,完全失去了穴位原有的空间结构内涵。因为有“point”的概念先入为主,外国学员又很迷信书本,你说教科书是错误的,又有谁能相信?所以纠正起来十分费力,给目前的针灸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point”错误概念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新加坡有一期介绍针灸的电视节目,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译者很忠实地将“acupoint”翻译为“针刺点”。

虽然在英文的针灸教材中对point作了限定性的规定:through which the zang-fu organs transport qi and blood to the body surface,但仍使外国人易望文生义,认为穴位就是点。穴位的英文翻译如同“阴阳”“气”等基本概念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是构建针灸学的基本要素,在英文中无法找到相对接近的可回译的词汇。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向李约瑟先生学习,以音译为主,翻译为“XueWei”“ShuXue”或“Xue”。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做“规定性”的定义或解释,使外国初学者一开始学就建立起空间概念,才能真正领悟穴位的含义,从而真正领悟经络非线也是有空间内涵的,从而正确领悟针灸理论,从而为以后的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现在无从考究最初的译者是出于什么原因而将穴位翻译为point,但从point有位置而无空间内涵的语义来看,最初的英译者不仅对腧穴的基本概念缺乏正确的理解,就连“穴”字的含义也不甚明了。误以为穴位就是皮肤表上的点,缺乏应有的空间概念,结果造成语义上的严重失误,而且时至今日竟然仍得不到纠正,实在是令人费解。

正因为将将腧穴错误地翻译为point,所以外国人在做针灸实验设计时,首先找到将“acupoint”也就是“针刺点”作为治疗组,然后再于“acupoint”之外找随机的“点”作为对照组,最后的结论是针刺穴位和非穴位没有太大差别。

取穴不能用手指比量法

我们在取四肢腧穴时往往习惯采用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也就是手指比量法,又称“指寸法”、“指寸定位法”、“一夫法”等。因简便易行,所以使用广泛,比如常用于上肢取内关、下肢取足三里等。在统编教材及国家标准《经穴部位》这样写到:手指同身寸,指医者用自己的手指比量取穴,但应用时应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同时又指出:手指同身寸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作为教材及国家标准,不应该有含混模糊之处,这样会使大家无所适从。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首见于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著之《千金要方》,在卷二十九“灸例第六”中言:“凡孔穴在身,皆是藏府、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其尺寸之法,依古者八寸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可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其言一夫者,以四指为一夫……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其本意是灸疗及“临时救难”时应急而设,而并非常规针刺治疗时所用。

在灸疗及特殊情况下为抢救而取穴,有时有些误差是允许的,但在针刺治疗中的人为误差则是不应该的。尤其是初学者, 取足三里或支沟穴或时,动辄就伸出四个手指以一夫法比量。且不说医者之手与病者之手大小不同,即便以患者自己的手来比量,相符者也极少,我们自己现在伸出右手来比量一下自己的左手前臂。从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我们采用一夫法也就是横指同身寸比量,方法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你就会发现,前臂根本无法容下四个一夫法,我的前臂刚好是三个一夫法,也就是9寸。所以与其采用一夫法,还不如目测取穴更准确些。

这一问题早已引起历代医家的重视,明代医家张介宾在《图翼》中说:“同身寸者,谓同于人身之尺寸也。人之长短肥瘦各自不同,而穴之横直尺寸亦不能一。如今以中指同身寸法一概混用,则人瘦则指长,人肥则指短,岂不谬误?故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当。”针灸教科书上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同身寸与骨度分寸相结合。但临床上多见的是同身寸的滥用,尤其是四肢部的取穴,这样就造成很大的误差,直接影响了针刺疗效。为了更准确地说明手指同身寸取穴的偏差,笔者2000年曾和当时带教的北中医针推系实习生张菁、牛桦实际测量了38例正常人体一夫法与骨度分寸法的差异,并已经发表于当年的《针灸临床杂志》。

肘腕部骨度分寸之一寸与一夫法之一寸相差百分比:

人数(个)      占总数比例(%)

10% 以下       12           31. 58

10%—20%       15           39. 47

20%—30%        5           13. 16

30% 以上        6           15. 79

膝踝部骨度分寸之一寸与一夫法之一寸相差百分比:

人数(个)     占总数比例(%)

5%以下         15           39. 74

5%—10%        12           31. 58

10%—15%        6           15. 79

15%以上         5           13. 16

结论是一夫法测量所得之一寸与四肢部骨度分寸测量所得差异较大,尤以上肢部为甚。完全符合者38人中仅仅有一个人的肘腕部骨度分寸与一夫法相符。一夫法所取的三寸长度实际一般相当于或大于骨度分寸的四寸长度,这样在取足三里穴时就可能多出一寸,在取支沟穴时就取到了三阳络穴。因此手指同身寸取穴误差过大,以致于取错穴位,这好比使用一把刻度有严重问题的尺子,还不如不用的好,所以应该废止。临床取穴必须按照骨度分寸取穴法来取穴,否则很难准确给腧穴定位。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