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可耻,莫过于单方面要求大众理解艺术

首先声明这个不是标题党,而是深刻的体会与总结,冒着掉粉的风险,说出了当下艺术圈真真切切的现状。我们经常能在各种场合听到,很多自称艺术家的人说“现在懂艺术的人太少了”“有钱人不懂艺术”"我太孤独了,别人都不懂我的艺术"等等。

但是,我们为什么听不到医生说患者不懂医学,为什么听不到科学家说大众不懂实验,为什么听不到哲人说大众不懂哲学?难道艺术就这么低门槛,不需要专业学习,就能无师自通,一看就懂?这种单方面要求大众理解艺术,的确很可耻。

傑里米·利普金 写实作品

(Jeremy Lipking,b1975)

这个应该一眼就能看懂

也许会有天才型的艺术家,不需要过多的系统学习,也能造就自己的艺术。但绝大多数的艺术从业者还是需要学习的,而且是系统地学习。特别是艺术发展到了今天,如此丰富、如此完善了,更应该系统地学习,中西方美术史是最基础的必修课,从历史中找到当下的定位,认清自己的能力,才能找准艺术方向。而不要凭借一腔的热血与冲动,被艺术所“蛊惑”而不能自拔。去年底看到栗宪庭说过一句:“艺术家的可悲,莫过于太执着于做一个艺术家”。

看艺术时,把它拉回生活,会有更多的人情味和释怀;过生活时,把它推向艺术,会有更多的形而上和纯粹。

赵无极 抽象作品

要想看出门道,需要专业学习

西方人是以学科思维来看绘画艺术的,绘画作为视觉艺术有其明确的边界和功能,即使是抽象画,也有其严谨的逻辑性,绘画与哲学、心理学、宗教等既有交叉,又有界限;而中国人是以天人合一的融合思维来看待世界,当然包括绘画艺术,艺术需要融合万物,包袱实在太重。最后,绘画层面的东西只是附庸,”修身大法“反而成为了核心(在文人画中尤为典型),这样一来,不仅搞晕了观众,连从业者自己也迷糊其中。

最终,导致中国绘画艺术的标准“说不清、理还乱”,这样肯定是不行的,至少不利于传播,以前的艺术主要是少数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在消费,而现在有普世性的审美需求。就像生物的多样性特征一样,我觉得服务于人们精神需求的艺术,除了艺术本质性的东西,可以用“品类”来作为划分和衡量标准。可以简单地形容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萝卜与萝卜比,白菜与白菜比;要是拿萝卜与白菜比谁更好吃,那就没意思了。

绘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写实描绘到印象、表现,再到脱离视觉艺术,进入思想创意的现代艺术领域,使得艺术的边界和标准越来越宽泛和多元。

重新给艺术一个定义

回到品类上来谈艺术,就会有一个简单、清晰的脉络:不同时代随着当时的流行风尚和审美趣味的转变,艺术的内容和面貌也在不断变化。任何一个艺术品类流行一段时间后,必然需要新的艺术家创造出新的刺激,来对抗和打破审美疲劳,这也体现出艺术家“创造力”的可贵,必须是有足够的创造力的新作品,才有可能对抗旧有的品类,使其成为经典,进入美术史或者博物馆,但也会有一波后来人去温习和回味它。就像巴黎的时装秀,年年出新款,偶尔也得来一个复古风,调剂一下。

要想看懂艺术,养成独立审美的能力,必须先系统地了解中西方美术史;其次,保持独立的人格和个人趣味,根据自己的口味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品类,并尽情沉醉其中。不必跟风,以他人的审美癖好为标准,即使是再有钱、再有权势的人。

假装懂艺术的王子阳

坚持独立审美,才能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真趣和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艺术家的创作亦然。把艺术当做精神文化消费品,花钱买的就是快乐,而不是装门面,更不应该是投资,有多少作品你买后能变现?假如没有靠谱的变现渠道,艺术品的投资就是一个伪命题,至少不是好的投资标的。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艺术品也是有的,那就是全球流通的、拍卖市场上的尖货,那些已经是财富阶层达成共识的资产标的物,不是普通大众能玩的,作为吃瓜群众,也只能数数有几个零。

【美术史/加油站】

告诉你欣赏艺术的三个门道

带你《穿越西方美术史》,100位艺术家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害惨了中国画

带你《穿越中国美术史》,135位人物

在看  留言  分享  打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