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肥胖会把血管弄漏,帮癌细胞逃跑!科学家发现,肥胖竟会导致血管壁渗透性增加,促进乳腺癌细...
我先说个数字——癌症导致的死亡,约有20%可以归因于肥胖[1]。
这不仅仅是由于肥胖带来的多种癌症发病风险升高,最可怕的癌症转移,也会因为肥胖而发生率增加。
在一项包括近2万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回顾性队列发现,诊断时的肥胖,与10年内发生远处转移风险升高46%、30年内因乳腺癌死亡风险升高38%有关[2]。另一项小型研究还发现,肥胖与转移的倾向性也有关系,肥胖乳腺癌患者会更容易发生肺转移和肝转移,而非脑转移或骨转移[3]。
为什么肥胖会促进癌症的转移呢?
近期,发表在《自然·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给了我们部分答案。研究者们发现,肥胖会导致嗜中性粒细胞重编程,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导致血管壁渗透性增加。也就是说,肥胖会令血管漏成筛子,癌细胞可不就跑走了么![4]
图源 | veer.com
为了搞清楚肥胖对癌症的影响,研究者分别用低脂饮食(LF)和高脂饮食(HF)喂养小鼠,前者中10%的能量由脂肪提供,后者则高达60%。喂养15周后,高脂饮食的小鼠长胖了许多,这个时候再通过尾静脉给小鼠注射携带荧光标记的乳腺癌细胞。
注射48小时后,研究者发现,肥胖小鼠中渗入肺部的乳腺癌细胞是对照组小鼠的足足2.3倍!
研究者还尝试在遗传导致肥胖的小鼠中进行了同样的实验。这种小鼠由于缺少瘦素,无法控制自己的食欲。同样的,与正常小鼠对比,基因缺陷肥胖的小鼠肺部渗入的癌细胞数量是3.4倍。
由此可见,肥胖确实会促进癌细胞的迁移。
肥胖小鼠癌细胞迁移增加
癌细胞渗入肺部,这中间有两个主要角色,一是转移的癌细胞本人,二是作为癌细胞转移屏障的内皮细胞。研究者用肥胖小鼠的血清培养这些细胞,发现处理过的内皮细胞显著更有利于癌细胞迁移了。
那么内皮细胞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研究者对内皮细胞进行了RNA测序,发现在肥胖小鼠和正常小鼠中,转录水平差异最大的是Foxo3。此前有研究显示,FOXO3能够调节血管的完整性[5],因此研究者猜测,肥胖很有可能改变了血管的通透性。
果不其然,肥胖小鼠体内标记分子的扩散更强。而且用肥胖小鼠的血清处理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也导致了屏障完整性降低、通透性增强。
这些都说明,肥胖有可能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来促进癌细胞的扩散。
肥胖小鼠血管通透性升高
实验做到这里,研究者们觉得这个现象有点眼熟了。在机体暴露于病原体的时候,先天免疫细胞就会通过调控粘附蛋白的表达,让细胞间的连接变得松散,以此促进免疫浸润[6],这不是有点像嘛。
果然,研究者分析了10种与细胞粘附相关的蛋白质,发现肥胖小鼠的肺组织中,一种名为JAM1的粘附蛋白表达足足降低了59%。而敲低JAM1,就会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JAM1表达降低的“幕后黑手”,就是此前也有研究预示的嗜中性粒细胞了[7]。
肥胖使JAM1表达大幅度降低
原来,肥胖会导致嗜中性粒细胞重编程,与产生活性氧(ROS)相关的基因表达增加,而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几种基因则表达下调。进一步分析显示,ROS的产生促进了嗜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外陷阱(NET),导致了血管通透性降低和癌细胞的“泄漏”。
利用抗体耗竭嗜中性粒细胞、通过药物“抗氧化”、或者抑制相关过氧化物酶基因,都能够成功逆转肥胖小鼠的“筛子血管”,减少癌细胞的逃逸。
最后,研究者们还分析了来自人类患者的数据。肺转移瘤组织标本来自22名不同原发瘤患者,他们的BMI从19.9到36.3不等。来自高BMI患者的癌细胞表现出更高的增殖潜能,并且观察到了嗜中性粒细胞中氧化水平和细胞外陷阱的增强。
患者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分布
万万没想到,本来应该保护人体的先天免疫细胞,在这里又被癌细胞利用了,不知该说嗜中性粒细胞太傻还是癌细胞太狡猾。总之,攘外必先安内,至于到底咋安,就看后续的研究啦!
参考资料:
[1] Calle, E. E., Rodriguez, C., Walker-Turmond, K. & Tun, M. J. Overweight, obesity, and mortality from cancer in a prospectively studied cohort of U.S. adults. N. Engl. J. Med. 348, 1625–1638 (2003).
[2] Ewertz, M. et al. Efect of obesity on prognosis afer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 29, 25–31 (2011).
[3] Osman, M. A. & Hennessy, B. T. Obesity correlation with metastases development and response to frst-line metastatic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Clin. Med. Insights Oncol. 9, 105–112 (2015).
[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8-021-00194-9
[5] Potente, M. et al. Involvement of Foxo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angiogenesis and postnatal neovascularization. J. Clin. Invest. 115, 2382–2392 (2005).
[6] Weber, C., Fraemohs, L. & Dejana, E. Te role of 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s in vascular infammation. Nat. Rev. Immunol. 7, 467–477 (2007).
[7] Quail, D. F. et al. Obesity alters the lung myeloid cell landscape to enhance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through IL5 and GM-CSF. Nat. Cell Biol. 19, 974–987 (2017).
本文作者 | 代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