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7月初3,奄奄一息的咸丰突然精...

咸丰十一年7月初3,奄奄一息的咸丰突然精神焕发,好像大病初愈一般。于是传谕,下午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湖中泛舟,并着令各位妃嫔陪侍。
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就是后来的慈禧),为了讨咸丰欢心,就主动提出,愿意亲自持篙划桨,为皇上助兴。
 
咸丰本身心情就挺好,就同意了。没想到船至水中央的时候,不知道是慈禧故意,还是一时手重,导致小舟剧烈地晃了几下,虚弱不堪的咸丰,竟然无力自持,顺势就栽入了湖中,众人皆惊!幸亏另一只船上的太监们行动够快,才有惊无险地把咸丰救了上来。
 
咸丰没有打算处理慈禧,觉得她可能也不是故意的。但御前大臣肃顺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慈禧肯定是故意的,即便不是故意的他也要让咸丰认为慈禧就是故意的。
于是肃顺跑到咸丰面前进言,明里暗里提醒咸丰要提防这个女人,说万一慈禧当时是故意的,那么这样一个歹毒的女人,以后做了大清国的皇太后,对社稷的未来将极其不利啊。
 
咸丰本来就是个没主意的人,一向也比较听肃顺的,再加上他本身对慈禧也不太瞧得上,他了解慈禧的为人,当年慈禧就是在圆明园中假装没看到自己,然后兀自唱着江南小曲来吸引自己注意的,而且慈禧这个人好出风头,有比较明显的野心。
 
咸丰想到这些,再听了肃顺的耳边风,一下就警醒起来,立刻给肃顺下了一道手谕:朕去后,以懿妃殉,毋使倾我祖业!
咸丰把这道手谕交给肃顺,命他在自己死后便宜行事。
 
七月十六,咸丰病入膏肓,开始安排后事。他没有处理慈禧,而是做了一个自认为可以平衡各方政治势力的绝妙安排:
 
首先是立皇子载淳为太子,自己死后着其即位。(载淳就是后来的同治帝,是咸丰唯一的儿子,为慈禧所生)
其次,令以大学士肃顺为首,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以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瀚和焦佑瀛等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在同治亲政前,辅理朝政。
 
最后,为了防止八大臣专权,咸丰又给慈安皇后一枚“御赏”章,给慈禧一枚“同道堂”章,所有拟定的谕旨,必须盖上这两枚印章才能生效。
 
咸丰自以为做了最周密的部署,可保他死后,皇权能平安过渡到自己的儿子亲政,可是他忘记了,此时除了慈禧与肃顺外,在京城还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影响这两派的均衡,那就是以恭亲王奕䜣为首的宗室官僚。
 
奕䜣此时正在京城处理洋人事宜,自从去年(咸丰十年)英法攻过来后,咸丰就逃到了承德,留下了自己的六弟恭亲王奕䜣主持和谈。奕䜣在京城的这一年,展现了成熟的政治智慧,笼络了在京的一大批官员。因为当时许多在京人士希望咸丰帝不要逃到承德,而是能在京城抵御洋人,但咸丰害怕,还是跑了,而奕䜣却在这样的时刻留了下来,这一点博得了许多人的认同,而在此之间他所展现的成熟的政治头脑,则又使他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
 
咸丰一直特别防范这个弟弟,所以在做后事安排时,完全没有提到他,以期将他完全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而肃顺也一直想借着奕䜣与洋人达成合约之事,将京城失守的所有罪责都推到他身上。奕䜣对此已有察觉,也在等待时机扳倒肃顺。
 
就这样,看似最不可能走到一起的慈禧、奕䜣叔嫂之间,便有了结盟的政治基础。
 
七月十七,咸丰正式断气。奕䜣借着到承德奔丧之机,面见了两宫皇太后,并密谈了两个多小时。而自大的八大臣们,以为完全掌握了实权,就没有提防奕䜣,肃顺还不以为意地说道,“鬼子六(奕䜣排行第六)能掀起什么风浪!”
殊不知,慈禧、奕䜣叔嫂之间,正是在谋夺他们的实权。
 
面见结束后,奕䜣直接回京城,并迅速安排好亲信官员拟好奏折,奏折大意为请求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并着一宗室亲王辅政。
 
九月初,咸丰灵柩回京,慈禧对肃顺说道,“皇帝还小,不能一路跟随灵柩,请先行回京。”肃顺他们便犯下了致命的错误,竟然同意了慈禧的要求。
 
回到京城后,慈禧和慈安就在奕䜣他们事先拟好的奏折上盖了章,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䜣作为议政王大臣辅政,便即时生效。
 
接着,奕䜣等人又上奏,将京城被洋人攻陷,咸丰皇帝逃往承德,致使国家遭遇奇耻大辱的罪责全部推到肃顺等人头上,这一举动不仅搏得了官民士绅的大力支持,也可以说是直接结束了八大臣的政治生涯。
 
慈禧和慈安接到弹劾肃顺的奏章后,直接盖了印章生效。肃顺等人还在路上,并不知晓发生了什么,而醇郡王奕譞,则已带着大队人马和皇太后懿旨,在半道等着他们了。
 
肃顺、端华他们听说懿旨到来,并不知道死期将至,当奕譞从容读到,“赐载垣、端华自尽,肃顺押解回京,斩首示众”的句子时,八大臣都懵了,他们还想着回京料理完咸丰丧事就扳倒奕䜣和慈禧呢,结果却误了自己性命。
 
就这样,咸丰十一年十月,慈禧正式垂帘听政,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
 
我有时候就在想啊,如果肃顺等人没有被扳倒,或许会成为一代权臣,但即便他们把持朝政,也比让国家落在一个没有文化的女人手上强吧。只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