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初中家长怎么和孩子相处
初2004班曹子涵妈妈
第一次参加女儿的初中家长会,女儿当着全班家长的面肯定了我们家沟通没问题。我家孩子上学起,成绩算不上学霸,但我认为我家孩子,是个相对舒展的人,积极乐观,属于无公害的“青春美少女”。她每天都趴在妈妈耳边叽叽喳喳说着学校的乐事、学习上的困惑及青春的烦恼。
每个孩子都有青春期,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叛逆期。只要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顺畅,孩子每天跟我有说不完的话,那么孩子就不会出大的问题,更不会叛逆。与女儿相处,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孩子跟家长有沟通欲,至少说明我是理解孩子,孩子是信任我的。她愿意跟我交朋友,才会有说不完的话;但有些家长常说:“好啦,好啦,我知道了”,“好了,我理解了”,“我错怪你了,好吧” 。这些话,不是理解,而是敷衍。同住一间屋、同吃一锅饭的孩子,天生敏感的观察家,她完全能从我们的眼神、表情、语气里,洞察我们是真心听他们说话,还是在无视他们。除了口头说出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真心实意的话,还有更重要的——态度。如果我们内心不真诚,口头说得再漂亮,孩子也不会上当,反而觉得我们虚伪:“哼,假惺惺,太讨厌了!”天下父母从来不吝啬对孩子的爱,但往往很难换位去理解孩子。和孩子相处,不应以我们成人的理智,去碰撞孩子看似荒唐的单纯。惟有同频的交流,才有爱的共鸣。
其次,走进孩子内心世界,启发孩子的思考,引领孩子解决问题。很多优秀家长接受不了一个不怎么优秀的孩子,往往沟通过程中,犯了“经验主义”、“教条主义”错误,“想当年”、“举例子”是我们最常用的训导方法;殊不知,时代变迁,斗转星移,好汉也不提当年勇;“举例子”,更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自家孩子,大有长敌人威风,灭自家志气的意思。放下社会身份,忘掉曾经的辉煌,回归家庭中的爸爸、妈妈,这才是良好沟通的前提。尝试着走进这一代孩子的内心世界,现在班上孩子下课讨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孩子们追的是哪些明星?孩子玩得最好的朋友是谁?今天班上发生了什么趣事?......还可以多跟同龄优秀家长交流孩子共性、个性问题,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很多家长想说:“我与孩子沟通没问题啊!就是不能提学习的事”。为什么不能提学习?因为一说学习,我们永远是“发狠啦!”、“上课要认真听课”,“还不去学习”等等。我们总是在要求、指示、责备、啰嗦。如其反复念叨,不如俯下身来与孩子一起探索解决办法,支撑他、帮助他。引导孩子分解学习压力、寻获学习乐趣,引导孩子树立解决问题的决心与创造未来的信心。
我们家长秉承专注、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提出来的问题。我们看见了问题,陪孩子一起解决,找到方法,孩子就会在引领中,得到经验,恢复信心。 孩子的不当行为,正是我们修正养育失误的契机,藏着我们修行的密码。
最后,沟通最高境界是通过沟通与之共情,再达成行为限制。真正的共情,不是虚假的迎合。而是父母真实的自我,遇见孩子真实的自我。人都是不完美的,作为家长,我们也是不完美的,我们岂能要求孩子完美?唯有坦诚相待,引导孩子对真实、对善良、对信念不断追求。
“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了。管多了,鸡犬不宁;不管吧,又怕孩子无法无天。” 这种不知所措的恐慌,是很多家庭的写照。其实我们只要做好关键的一条:孩子所有的感受(包括好的、坏的),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有一次,老二故意摔坏女儿的文具,女儿把弟弟打了一顿。“我看得出来,你非常生气。但你要用示范和行动告诉弟弟,怎么爱护文具,而不是拳头。”前者是情绪接纳,后者是行为限制。我们对孩子的爱,既有肯定、接纳,也必须有限制、警告,甚至适当地惩戒也是有必要的。
在养娃这条路上,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伴随孩子个头慢慢长大,我们的心灵也要跟上孩子的青春脚步,一点点拓宽,一寸寸柔软。孩子是我自身的镜子,让我们不断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倒逼我们不断地解决问题;孩子是费尽一生浇灌培育的小苗苗,让我们用一生来期待他长出参天大树的模样;孩子也是上天派来渡我们人生的,让我们幸福并修行着。与大家共勉!
南雅中学初2004班曹子涵同学自我介绍
我是南雅中学C2004班的曹子涵,我性格开朗,热情对待每一个人,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我的兴趣爱好广泛,小学每学期获得“新概念三好学生”、“溢美童心”金奖、曹灿杯语言大赛省金奖,初一曾获“凤凰杯”一等奖,北外“阅读之星”国二等奖,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测评国二等奖等。
学习上,每次考试后,我与父母一起沟通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凡属我的兴趣爱好,他们都很支持我。
生活上,我的小秘密都是和妈妈说的,有时不开心时,妈妈听着,我说完就没事了;有时妈妈边听也边点头,非常肯定我的做法;有时也会给点意见,朋友式的相处让我感觉很有安全感。我妈给予我更多的润物细无声的爱,通过治愈系的美食,通过肯定和鼓励,通过信任和帮助。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爱我的父母陪伴,有尊敬的老师,喜欢的同学同行,我将继续奋力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