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岁月】-- 第二篇章 泥土筑新居(5)《 难忘的小事 》——纪念三线建设五十周年! 梁卫东

纪念第45研究所搬迁大三线50周年! 

纪念第45研究所建所60周年!

仅以此书献给为三线建设、45所科研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的人们!并向为三线建设、科研发展献出宝贵生命的 逝者致哀!

第二篇章
泥土筑新居

    直到一九七二年底从全国各地,又有大批热血年青人离开祖籍家乡,离开世代居住的城市,相继来到三线的第45研究所。搬迁来到三线的职工、家属都是居住在干打垒土房。就连生活中离不开的厕所(现在人们都称卫生间、洗手间)也是土得不能再土了。就这样的干厕所,一两千人的生活区才只有四个。为什么?因为当时国家本来没钱又是三年自然灾害刚过去,又要备战,又要搬迁一千多个企业和百万之众到三线。所以,当时要求先生产后生活。生活设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土打墙,青瓦房,纸吊顶,砖铺地,开小窗。有很多职工、家属竟然在这种阴湿、透风的泥土房里居住了几十年。

《难忘的小事》

——纪念三线建设五十周年!

文: 梁卫东

我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份迁往平凉。那一年天气比现在可冷,住的房子是用泥泥平的,从墙上长出了好多的小麦苗。我们感到非常新鲜。后来才知道房子刚刚建成,潮气很大,房子泥的墙还不干。绿绿的麦苗长满墙。屋里总是湿漉漉的,褥子、被子也是潮呼呼的,钻进被窝好难受!

刚来不久,我们由于对当地还不熟悉,不懂对当地男人怎么称呼,听到有人称呼中老年男子“老汉”,我们不管多大都叫老汉。有一天早晨我和于秀香两人往养子寨方向走,碰见一个2O多岁的男子,胳臂上挎一个框。一上来我俩就问那男子:“老汉,你的鸡蛋咋卖的?”小伙子朝我俩看了一会儿,用平凉话回答:“我卖的是鸡,不是蛋!”我俩过来一看,筐里装的果真是两只鸡,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公鸡被于秀香买走吃肉去了,一只母鸡我买回来。没养几天母鸡还真下蛋了。

后来在畜牧厂买来了好多鸡蛋,王振起找到大母鸡孵了三窝小鸡。没过几个月小鸡长大了,母鸡下蛋了,公鸡让司锡治、祁文炎他们拿到平凉城里换成烧鸡,改善他们的生活了。母鸡太多了下的鸡蛋也太多了,这么多鸡蛋怎么办?我把王树茂,于守则,孟继祥,刘宜忠,都找过来让他们帮助吃鸡蛋,每次煮上一大锅放点醬油就吃!大家都吃的特飽,到晚上都不餓。

编者简介

  马云骧1959年参加工作,曾先后担任技术科组长、设计室副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技术职称: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三线岁月》前文推荐

【三线岁月】(序) --王春才
●第一篇章 漫漫西行路     
1、漫漫西行路--马云骧
2、我的回家路--王文侠
3、初到建华厂--吕德宽
4、神秘的军车--马   俊
5、探亲路上--杨树田
6、搭便车--马云骧     
7、我被分配来三线--陶德华    
8、我随先生上三线--王铭声   
9、时代铸就我的人生路--熊  锋   
10、告别亲人--刘淑芳   
11、北京飞来金孔雀--马云骧    
12、神秘的建华厂--马云骧

●第二篇章 泥土筑新居

1、干打垒--周得时
2、泥土筑新居--马云骧

3、 搬入三线新居--刘淑芳

4、 “风水”建华园--马云骧

艰苦创业    团结协作

开拓创新    无私奉献

三线精神,永传于世


◆ 每日掌灯急书 小编不澄不休 ◆

❣ 请帮扩散 请多支持 ❣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