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领读 | 聊聊那个好好攒钱的年轻人

10小时前

关注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

编者按:本文整理自《三十几岁,财务自由》,作者:曾琬铃,36氪经授权发布。

01

有段时间,因为常常要在深圳做读书会,经常能遇到各种各样的读者,还是很感慨的。

一个男孩子经常会来,因为来的次数比较多,我就记住他了。

他年龄不大也就是25、26岁的样子。

和其他一边听讲座,一边玩手机的听众不太一样,他会拿个本子做笔记。

其实,做活动做久了,碰到这么认真的读者,很开心。

后来时间久了,跟他聊过几次,觉得真的这个男孩子挺不容易的。

这个男孩子在工地上做钢筋工,做六休一,工资8200元/月,如果加班,还有加班费。

工地包吃住,每个月给自己600零花钱,给爸妈1000,这样一个月最少能剩7000。

周日,不出去玩,就来参加读书原因很简单,书店很漂亮,而且免费,嘉宾分享的也很有意思。

我说:“像你这么喜欢看书的真的少。”

他有点不好意思,他说不是家里不供他读书,只是上学的时候学习不太好。

爷爷和爸妈出去打工了,奶奶也管不了他,高中没毕业,就出来打工了。

出来之后,才发现日子不容易。

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但是精彩是别人的,而自己有的更多是无奈。

他说:“刚出来打工的那年,夏天的时候特别热。工地都通知下午再上班,但中午领导又把我们喊出去搬钢筋。钢筋不光重,还烫,晚上回去肩膀全红了。”

他说那个时候,他就不想干了,但是又不知道能干什么。

似乎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攒钱,40岁以后不要过这样的日子。

他想40岁以后能在屋子里坐着上班,不用再中午出去搬钢筋。

有一次他来参加读书会,穿了双中国李宁的新款鞋,因为真的很好看,我就夸了下。

他当时就有点不好意思了。他跟我说这个鞋他看上好久了,一直不打折,他就攒了5个月,每个月少花300元,花了1499元买下来了。

付钱的时候,不仅心疼,肝都疼。

我说:“你可以先买了,这就可以先穿一段时间,你又不是没有钱。”

他特认真地跟我说:“姐,这样不行,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想买的东西太多,就攒不下来钱了。如果真的想买东西,那就攒够钱再去买,特别是像鞋子、衣服这类东西。其实,现在想想有点后悔。这个鞋太贵了,再过3个月,又到毕业季了,去学校买点二手,其实也就够穿了......”

这个男孩子叫小辉,安徽人,他希望攒到20万元的时候能回家开个小饭馆,希望以后他的孩子,可以不用再出来打工,不用去工地上搬钢筋。

我很喜欢这个男孩子,不仅因为他好学、勤奋、对生活的热爱,更有那份难得的自律与坚持。就比如攒钱这件事,我是很佩服的。

毛姆说,上 帝的磨盘转动的很慢,但是磨得很细。

而命运,它未曾放过谁;也不会辜负谁。

02

谈到攒钱这件事情,就不得不要说另外一个女孩子了,这个女孩子凭着“丧心病狂”的攒钱方式,不仅让她出了本书,也让她在30几岁的时候,实现了财务自由。

这个女孩子叫曾琬铃。

她在她的书《三十几岁,财务自由》里详细地记录了自己是如何省钱的,比如:衣服只穿二手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和公车;从来不下餐馆,都是自己做饭,甚至自己种菜;就连她的婚礼,也是没有花一分钱,蜜月的形式是夫妻两个人一起徒步11天爬了一座山……

这种节俭的生活简直可以用“抠”形容。

她还是非常坚定的“记账主义”者。一瓶饮料、一件衣服,她都会分门别类的记录下来。等到月底总结的时候感慨:“什么!我这个月居然花了这么多钱买饮料!”在记账以前,琬铃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很勤俭持家的人了,不乱花钱,甚至称得上是家庭主妇界的楷模。记账之后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消费都是不必要的支出!

在消费上,她更是对自己几近苛刻。“冲动是魔鬼”!攒钱最大的敌人就是“冲动消费”。所以,每次一发工资,琬铃就马上将这些钱的大部分放在不能随意取用的地方,用“没钱”来遏制消费,帮更多的钱攒起来。

她还推荐了一种“生命标签计算法”:比如说税后月收入5000元。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24小时,那么一小时价值10元左右。

那么喝一杯星巴克就是花了3个小时生命。

这样在消费前想想,就可以算出是自己买那件东西要用多少时间挣回来。这个用于限制冲动消费还是很有用的。

当然,她也讲了理财和努力工作,但是不可否认之前攒下来的那些钱才是她财务自由的启动资金。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银行卡数字每一点点的增加都能构成生活安定感的来源。

03

花钱的快乐,总在一瞬,攒钱的快乐却在蔓延。

网上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人生中80%的困难都可以用钱来解决,而剩下的20%,也可以靠钱来缓解。”

认认真真地攒钱,给生活多一份底气,多一种选择。

每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能不能抓住它们,是有条件的。

钱算一个。

比如,你想辞职考研,那么你最少要有一笔存款,来让未来的备考和求学不至于饿死。

你想创业,是需要启动资金的。

比如,我的同学大花就是个例子。

她的家境一般,上完大学之后,她衡量了一下自己和家庭的经济状况,就去工作了。

刚上班的时候很辛苦,工作很累,薪资却很少,为了省钱,住的也很远,但是就这样,每天坚持在地铁上背单词,准备考试所需要的一切。

就这样,一边上班,一边备考,上了三年多班,攒了小10万元,也考上研究生就去上学了。

现在的大花,学了自己想学的专业,有了更高的起点,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

而日本有个年轻人也是这样的。

这个日本的年轻人每个月把工资和奖金的三分之一存入银行。

这样坚持了6年。

六年的时光里,这个年轻人攒了大概5万美元。

并通过自己节衣缩食积累财富的经历打动了一名银行家,从银行家那儿获得了100万美元的贷款,开了麦当劳在日本的第一家分店。

他就是藤田田,一个靠从牙缝中挤钱,从而跻身亿万富豪行列的普通电器公司的员工。

所以,我们在攒的那些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改变生活的基础。

这些钱,可以让我们安心去学习,也可以让作为我们新事业的开端,它给了我们一次能够选择的机会。

04

“攒钱”不是像仓鼠一样被动地过冬,是一种更积极地与生活过招的态度。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存钱了。

2020年7月,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余额宝90后攒钱报告》(2020版),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90后人均攒钱金额比2019年增长近4成,平均不到4天要往余额宝存一笔钱。

过去大家总是有这样的刻板印象:90后这样的年轻人都不攒钱,喜欢月光。

的确有这样年轻人,但是数据表示也有3成90后有3-10万元存款,2成90后受访者的存款达到10万元以上。

也就是说,默默存钱的年轻人还是大多数。

豆瓣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也突破了50万人的大关。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存款「10万+的90后」,也有「30岁目标存款该有多少」,还有「我存多少钱,才能财务自由」。

他们积极攒钱,也许是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许是为了可以提前退休,也许为了预防生活中的各种不测,也许是为了给父母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

从工作到结婚再到生子,从赡养父母到养育子女,随着年龄,这些让人生节点接踵而至,甚至有时是应接不暇。

好好攒钱,有时成为让生活能能够正常进行的保障。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这句话随着年岁增长,也从年轻人的自我调侃变成了一种真实的心酸和担当。

每个勤俭节约努力存钱的年轻人,归根结底,他们积蓄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是随时应对不确定未来的底气,和能够改变生活中不满的勇气。

希望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书名:《三十几岁,财务自由》

作者:曾琬铃

内容简介

用10年时间的努力,换一辈子的财务自由,你愿意吗?

“听说墨西哥坎昆有很多鲸鲨啊。”说完这句话,24小时之后的作者琬铃已经在海里,被20几只鲸鲨包围……2012年,琬铃和老公老J背着行囊前往中南美洲,开始没有计划的散漫游。那一年,她33岁,在跟老公老J一起付出了10年的努力之后,终于财务自由,开启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琬铃和老公老J都是普通的上班族,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为了积累财富,他们每个月省吃俭用,存下收入的70%;理财的同时,他们努力奋斗,不断在工作中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即使他们的工资提升到了最初的2~3倍,他们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消费习惯,在“想要”和“需要”中不断取舍。

作者在书中展示了他们在省钱方面的各种新鲜尝试,也提供了具体的理财方法指导。年轻人在稳健投资、合理规划、积累财富的同时,拥有简单而快乐的人生。

作者简介

曾琬铃

三十多岁就退休环游世界,她原是一名互联网公司普通上班族,靠着减少物欲及开支,存下70%以上的收入,并合理投资理财,最终实现了提前退休的梦想。

她成功提前退休、环游世界的故事,获得《福布斯》《人物》、BBC、世界新闻网、《每日邮报》、《商业周刊》等国际知名媒体报道推荐。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系信息发布平台,36氪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