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为何成了“虫” (63集)
文字的起源:从结绳记事到文墨记事
从三坟到五典,中间发生了一件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就是文字的诞生。
我们来想象一下,想知道现在几点了,抬头看下挂钟,或者手上带的手表就可以一望便知。
假设所有的钟表,都一夜之间消失了。
怎么才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点钟这件事呢?
可以说,非常非常的难。
在三皇时期,哪天是什么日子,对应什么气候,应该进行什么劳作,史官操作中表,向天下播报就行了。
在五帝时期,中表不会造了,也不会用了,怎么才能继续向百姓播报今天的天气变化呢?
黄帝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史官仓颉来解决。
仓颉的解决方案是,用文字建立一套体系,来模拟宇宙信息。
无论是天上的天文现象,还是天下的万物变化,如果都一一对应起来,建立起来一套形象信息库。
这样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描述,来告诉大家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下午的某个时候是几点钟。
我们抬头一看钟表,发现现在是下午三点。
简单吧,一个动作就行了。
如果没有钟表,得去问别人,现在是几点钟。
他和你说,现在是下午三点钟。
两个人之间,要互相理解“现在是下午三点钟”这几个字,首先就得把这八个字造出来,才能进行沟通,和进一步的信息传播。
在三皇时期,史官把中表上显示的气候和日期,画下来传给百姓看。
这是当时的播报方式。但是史官并不会用文字用来建立天文历法系统。
也就是说,在仓颉之前,也存在图画,但是这种图画是给百姓看的,而不是史官用来把握天道的的最高道术,结绳记事才是最高的道术。
因为结绳记事和中表的失传,文墨记事这才成为了建立天文历法体系的主流方案。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文字的起源。
文字和数学一样,都是起源于天文历法,也同样都是起源于圣人和史官之手。
结绳记事是对宇宙全信息全模拟的中表,以整体模拟整体。
而文墨记事则是以信息的碎片,组织成一个整体,再间接的模拟整个宇宙,这样就无法做到全模拟和全信息。
从结绳记事到文墨记事的演变,老子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不无遗憾。
他认为还是应该,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在谈到中的时候,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通过人的描述,来百分百模拟宇宙,是非常难的事,很容易过和不及。
最优的方案,还是应该使用中表来解决,这样才能做到对宇宙全信息的百分百模拟。
古人说仓颉是重瞳,现在人说到仓颉的时候,则认为他长了四只眼。
重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人真的能长四只眼睛吗?
显然不是这样。这就是文墨记事的弊端,非常容易造成信息丢失和信息失真。
仓颉重瞳,古人记录这件事,本意是说他上知天上,下知天下,并根据天上的天文创立了文字。
并不是说他真的长了四只眼睛。
而后来的人不明就里,错误的理解为,仓颉长着四只眼睛。
像孔子这样的人看来,人长四只眼睛太荒诞不经了,我就把这段删掉好了。
还有《山海经》这本书,很多人也认为荒诞。
后羿射日,张衡也认为荒诞。
并不是后羿射日荒诞,而是张衡根本不理解,
后羿射日的本意,是阴阳合历中的改历操作。
所以他才很容易会误解为,后羿真的是拿弓箭射太阳。
如何才能解决教育问题呢?
快点加入学习队伍中来吧。
格物以致知,明道以御世。
做个真正有思想的中国人。
黄帝纪元:四千七百一十七年
庚子年:小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