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明末清初画家王鉴的山水画

王鉴(1598-1677年),字圆照,号湘碧,又号染香庵主,江南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王世贞的曾孙。王鉴出身于一个文学世家和官宦门第,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和艺术熏陶。王鉴在清代山水派系中,他是“楼东派”的首领。

王鉴工画,早年由董其昌亲自传授,董其昌向王鉴表示“学画唯多仿古人”,“时从董宗伯、王奉常游,得见宋元诸名公墨迹”,与同族王时敏齐名,王时敏曾题王鉴画云:“廉州画出入宋元,士气作家俱备,一时鲜有敌手”。他亦自述:“自幼习董熟耳。”表明他最早学画是从董源入手的。以后又追踪巨然和元四家,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时的《仿云林山水轴》和天启元年(1621年)拟巨然的《山水图》,可证其最早的画学渊薮。

在晚明的乱世中,既不能“兼济天下”,就只好“独善其身”。即使在数年后多铎率清军攻破常州、无锡、苏州等城之后,他也没有迎降清军,出仕新朝,而是守住清白,继续绘事。他的绘画却因此受益,身为明朝遗老,无处宣泄的亡国之恨令他在故纸堆里寻找寄托,而大量临摹古画,不仅夯实了他的传统功夫,也暗合了明朝遗老的民族情结。所以,他“从董巨入手广泛吸收北宋范宽、江贯道以至五代荆浩、关同等,南宗北宗,无所不学,打下深厚的基础,进而优游于元四家倪云林、黄子久、王叔明、吴仲圭之间?”(蔡星仪《王鉴艺术论》),他的多数“仿”、“摹”、“橅”、“拟”作品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他也因此与王时敏一起并列清“四王吴恽”之首,在美术史上是一位不可忽略的人物。

《山水图》,纸本墨笔,纵50.8厘米,横33.3厘米,四川省博物馆藏。该图以墨笔写群山环抱,丘壑深邃,山居掩映,树木葱蔚。作者时年76岁。

《浮岚暖翠图轴》,娟本设色,纵127.8厘米,横51.7厘米,南京博物馆藏。该图画面场景开阔,笔墨纵横,潇洒苍秀。虽仿黄公望笔意,但不失自家风格,具有娟秀隽永之韵。作者时年77岁。

《仿子久山水图轴》,纸本墨笔,纵95.5厘米,横34.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该图笔法运用柔和的披麻皴、清劲的勾树法和疏密有致的点苔法,墨色浓淡虚实相生相成,达到沉雄、苍浑、明洁、灵修多种审美意趣并举的境界,是作者笔墨技法臻于圆熟无碍的精品。作者时年60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