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之北朝(2)

中国历史概述

第十七部分 北朝(2)

北魏在太武帝以后,大规模的战争相对减少,但同时社会矛盾长期积累,不断爆发暴动事件,威胁到北魏的统治。北魏统治者由此进行了一些改革,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豪强势力,缓和了社会矛盾,使北魏社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巩固了北魏的封建统治,得以为后来的进一步改革铺平道路。

① 北方大族地主 宗主督护制

十六国以来,北方汉族豪强地主保据一方,修筑坞壁自守,以抵御各族统治者的侵犯。后来封建化的其他各族贵族也纷纷效法。这些豪强势力规模一般在数千家上下,依靠坞壁来进行防御,经济上除食盐等产品外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十六国与北朝各族统治者对部分顽抗统治的豪强予以军事镇压,对较多在某地方已长期割据、具有威望的士族豪强则以官职收买。这些士族牢固控制着土地和农民。农民被称为“苞荫户”、“堡户”等,平时耕作,战时为家兵,此外还要服各种劳役。北魏建立以后,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承认这些豪强在地方所拥有的权力,形成了宗主督护制度。

当时北方还有一些名望极高的士族,在关东以崔、卢、李、郑、王诸姓为大,在关中、并州则以韦、裴、柳、薛、杨、杜诸姓为大。由于士族在政治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地方上势力更大,因此他们对政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PS: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主要为北魏时期所开凿

② 北魏班禄制 三长制 均田制

伴随着豪强势力强大的,还有着与日俱增的社会矛盾。由于北魏建国以来仍然保持原来鲜卑部族的某些制度,朝廷不为官吏发俸禄,官吏衣食无着,只能去盘剥百姓。到文成帝时,北方百姓频繁发动暴动。北魏于延兴三年(473年)下令:能镇压一县乱者,可以兼领两县;若能镇压两县乱者,可以兼领三县,三年升为郡太守;郡太守能够镇压辖境的暴动也可以升任。但是,这样残暴的措施只会增加百姓的怒火,因此反而暴动越来越多。

冯太后、孝文帝决定进行改革,首先于太和八年(484年)实行班禄制,规定俸禄外贪污一匹绢以上者皆处死。《魏书·高祖纪》记载:

戶增調三匹、穀二斛九斗,以爲官司之祿。...祿行之後,贓滿一匹者死。

实行三长制。此制度由李冲(450-498年)提出。根据史料记载,北魏先实行均田制(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再实行三长制(太和十年,公元486年),但按照实际情况来看,如不先实行三长制,均田制是难以实行的。所谓三长制,是指在地方上,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这一措施实际上是建设基层官僚系统,以加强北魏国家对于土地和百姓的控制,有利于农民摆脱大族豪强的控制。由于鲜卑贵族一般依靠奴隶与隶户,因此三长制对鲜卑贵族的影响不大。但三长制威胁到了北方汉族地主的利益,因此遭到汉族地主豪强的强烈反对。尽管如此,北魏冯太后、孝文帝还是坚持推行了这一措施。

均田制使得较多的农民成为国家管理下的自耕农民,而地主也可以凭借其所拥有的奴婢与耕牛数量来受田。

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土地制度改革,它使得豪强地主的势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更多的农民和土地纳入到国家管理,有利于封建国家的集权与其国力的增强。

李冲提出与三长制、均田制相适应的租调制,也被北魏王朝所采纳。

其民調,一夫一婦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婦之調;奴任耕,婢任績者,八口當未娶者四;耕牛二十頭當奴婢八。其麻布之鄕,一夫一婦布一匹,下至牛,以此爲降。大率十匹爲公調,二匹爲調外費,三匹爲內外百官俸,此外雜調。民年八十已上,聽一子不從役。孤獨癃老篤疾貧窮不能自存者,三長內迭養食之。

此外还有吏治方面的改革。冯太后规定以“治绩”来评定官员好坏,孝文帝后来又申饬纲纪,整顿吏治,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经历冯太后、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社会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和,北魏社会相对稳定下来,封建统治得以巩固,为孝文帝亲政后北魏达到全盛局面奠定了基础。

PS:北魏孝文帝像,孝文帝元宏(467-499年,471-499年在位,本姓拓跋),北魏第七位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③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与汉化改革

北魏孝文帝本姓拓跋,名宏。太和十四年(490年),文明太后冯氏去世,孝文帝得以亲政。孝文帝自幼受到儒家教育,崇尚孝道。他试图摆脱代北地区鲜卑贵族的保守思想,也为了进一步证明统治合法性,加强对中原百姓的统治,因此谋划迁都洛阳。

太和十七年(493年)秋,孝文帝以南征南齐为名,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而下,抵达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汉魏故城)。大臣们不愿意南征,于是孝文帝趁此机会实现了迁都洛阳的意图。次年开始,孝文帝陆续推行了汉化改革措施,主要有:

用汉服取代鲜卑旧服;

朝廷上须用汉语交流,不得使用鲜卑语;

迁至洛阳的鲜卑人须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间通婚;

将各鲜卑姓改为汉姓,孝文帝带头把皇室的拓跋姓改为元姓,因此史称北魏也作元魏;

对于这些改为汉姓的鲜卑贵族,又将其纳入到汉族士族的门阀族姓系统。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许多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太子元恂身体肥胖,难忍洛阳暑热,企图逃回代北,得到部分保守的鲜卑贵族支持,事件平息后被废为庶人。孝文帝允许鲜卑贵族夏季在平城,冬季来洛阳,这些贵族大臣被称作“雁臣”。

PS:北魏孝文帝洛阳城

孝文帝改革针对当时的鲜卑贵族,客观上促进了鲜卑等族与汉族的融合,也是当时社会经济情况与鲜卑族封建化的大势所趋。然而,孝文帝的迁都与改革却造成了北魏统治集团的严重分裂,后来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北方社会再次陷入到动荡中。

(0)

相关推荐

  • 评新编京剧历史古装戏《文明太后》

    京剧<文明太后>是山西省京剧院近年来推出的一部优秀剧目.这个戏从题材选择,剧本创作,唱腔.音乐和舞台美术设计都有独到之处.单娜.张巍.安晓强三位主演都非常优秀. 历史上的冯太后是一位开明的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大融合 北魏历经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于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100多年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471年,只有4岁的拓跋宏即北魏帝位,是为孝文帝,孝文帝成年后积极推行改革,使衰弱的北魏又逐渐 ...

  • 中国历史之北朝(6)

    中国历史概述 第十七部分 北朝(6) 本次我们介绍北朝的社会经济情况.尽管十六国时期北方因为长期战乱而残破不堪,但在北朝时期,北方经济仍然有一定的恢复与发展,并最终为隋朝统一南北奠定了基础.我们将分几 ...

  • 中国历史之北朝(1)

    中国历史概述 第十八部分 北朝(1)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朝,取代东晋.到439年,北魏结束了北方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历史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南北朝时代.接下来的几期,我们将先从北朝开始介绍,然后转向南 ...

  • 中国历史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艺术与自然科学

    中国历史概述 第二十四部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艺术与自然科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生活相较秦汉更为丰富.尽管这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但艺术和自然科学都有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后来隋唐艺术和科技发展 ...

  • 两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是如何开始的?

    两晋之际,是中国盛衰强弱的分水岭. 虽然说民族之间的战争,最终是文化的战争,文化在则民族在,文化亡则民族亡:然而,两族相竞,首当其冲的却是政治: 晋武帝时,大量的蛮夷戎狄移民到中华大地,晋武帝皆纳之. ...

  • 不愧是最牛历史老师,熬夜将中国历史文化常...

    不愧是最牛历史老师,熬夜将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用思维导图全整理出来了,考试人人拿高分,家里有孩子的,抓紧收藏学习,可以提高孩子成绩. 对于历史常识,很多家长们都感觉知识量太大了,孩子记不住,有没有更简便的 ...

  •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罪人:让国家退后百年,第三个险些让中国灭亡

    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伟大之人,他们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但有好人就同样有恶人,他们恶贯满盈.遗臭万年,有的甚至到了祸国殃民的地步.<后汉书·霍谞传>:&quo ...

  • 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孰强孰弱?好比两个车轮,推动着中国历史前进

    作者|吹雪 字数:2917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如果有人要问,在中国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战斗力到底孰强孰弱?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好回答,因为在不同的历史年代,这个问题的答案都不尽相同,有时两者还 ...

  • 秦朝历史人物——董贤(中国历史上二十大富豪)

    董贤(前23-前1年),字圣卿,西汉哀帝宠臣,左冯翊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人.成帝时,因其父官御史而得任东宫太子舍人,时年20岁.哀帝即位,迁为郎.一次在殿下"传漏"(奏报时刻) ...

  • 中国历史朝代纪念表

    中国历史朝代纪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