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之北朝(2)
中国历史概述
第十七部分 北朝(2)
北魏在太武帝以后,大规模的战争相对减少,但同时社会矛盾长期积累,不断爆发暴动事件,威胁到北魏的统治。北魏统治者由此进行了一些改革,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豪强势力,缓和了社会矛盾,使北魏社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巩固了北魏的封建统治,得以为后来的进一步改革铺平道路。
① 北方大族地主 宗主督护制
十六国以来,北方汉族豪强地主保据一方,修筑坞壁自守,以抵御各族统治者的侵犯。后来封建化的其他各族贵族也纷纷效法。这些豪强势力规模一般在数千家上下,依靠坞壁来进行防御,经济上除食盐等产品外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十六国与北朝各族统治者对部分顽抗统治的豪强予以军事镇压,对较多在某地方已长期割据、具有威望的士族豪强则以官职收买。这些士族牢固控制着土地和农民。农民被称为“苞荫户”、“堡户”等,平时耕作,战时为家兵,此外还要服各种劳役。北魏建立以后,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承认这些豪强在地方所拥有的权力,形成了宗主督护制度。
当时北方还有一些名望极高的士族,在关东以崔、卢、李、郑、王诸姓为大,在关中、并州则以韦、裴、柳、薛、杨、杜诸姓为大。由于士族在政治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地方上势力更大,因此他们对政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PS: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主要为北魏时期所开凿
② 北魏班禄制 三长制 均田制
伴随着豪强势力强大的,还有着与日俱增的社会矛盾。由于北魏建国以来仍然保持原来鲜卑部族的某些制度,朝廷不为官吏发俸禄,官吏衣食无着,只能去盘剥百姓。到文成帝时,北方百姓频繁发动暴动。北魏于延兴三年(473年)下令:能镇压一县乱者,可以兼领两县;若能镇压两县乱者,可以兼领三县,三年升为郡太守;郡太守能够镇压辖境的暴动也可以升任。但是,这样残暴的措施只会增加百姓的怒火,因此反而暴动越来越多。
冯太后、孝文帝决定进行改革,首先于太和八年(484年)实行班禄制,规定俸禄外贪污一匹绢以上者皆处死。《魏书·高祖纪》记载:
戶增調三匹、穀二斛九斗,以爲官司之祿。...祿行之後,贓滿一匹者死。
实行三长制。此制度由李冲(450-498年)提出。根据史料记载,北魏先实行均田制(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再实行三长制(太和十年,公元486年),但按照实际情况来看,如不先实行三长制,均田制是难以实行的。所谓三长制,是指在地方上,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这一措施实际上是建设基层官僚系统,以加强北魏国家对于土地和百姓的控制,有利于农民摆脱大族豪强的控制。由于鲜卑贵族一般依靠奴隶与隶户,因此三长制对鲜卑贵族的影响不大。但三长制威胁到了北方汉族地主的利益,因此遭到汉族地主豪强的强烈反对。尽管如此,北魏冯太后、孝文帝还是坚持推行了这一措施。
均田制使得较多的农民成为国家管理下的自耕农民,而地主也可以凭借其所拥有的奴婢与耕牛数量来受田。
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土地制度改革,它使得豪强地主的势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更多的农民和土地纳入到国家管理,有利于封建国家的集权与其国力的增强。
李冲提出与三长制、均田制相适应的租调制,也被北魏王朝所采纳。
其民調,一夫一婦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婦之調;奴任耕,婢任績者,八口當未娶者四;耕牛二十頭當奴婢八。其麻布之鄕,一夫一婦布一匹,下至牛,以此爲降。大率十匹爲公調,二匹爲調外費,三匹爲內外百官俸,此外雜調。民年八十已上,聽一子不從役。孤獨癃老篤疾貧窮不能自存者,三長內迭養食之。
此外还有吏治方面的改革。冯太后规定以“治绩”来评定官员好坏,孝文帝后来又申饬纲纪,整顿吏治,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经历冯太后、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社会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和,北魏社会相对稳定下来,封建统治得以巩固,为孝文帝亲政后北魏达到全盛局面奠定了基础。
PS:北魏孝文帝像,孝文帝元宏(467-499年,471-499年在位,本姓拓跋),北魏第七位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③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与汉化改革
北魏孝文帝本姓拓跋,名宏。太和十四年(490年),文明太后冯氏去世,孝文帝得以亲政。孝文帝自幼受到儒家教育,崇尚孝道。他试图摆脱代北地区鲜卑贵族的保守思想,也为了进一步证明统治合法性,加强对中原百姓的统治,因此谋划迁都洛阳。
太和十七年(493年)秋,孝文帝以南征南齐为名,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而下,抵达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汉魏故城)。大臣们不愿意南征,于是孝文帝趁此机会实现了迁都洛阳的意图。次年开始,孝文帝陆续推行了汉化改革措施,主要有:
用汉服取代鲜卑旧服;
朝廷上须用汉语交流,不得使用鲜卑语;
迁至洛阳的鲜卑人须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提倡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间通婚;
将各鲜卑姓改为汉姓,孝文帝带头把皇室的拓跋姓改为元姓,因此史称北魏也作元魏;
对于这些改为汉姓的鲜卑贵族,又将其纳入到汉族士族的门阀族姓系统。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许多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太子元恂身体肥胖,难忍洛阳暑热,企图逃回代北,得到部分保守的鲜卑贵族支持,事件平息后被废为庶人。孝文帝允许鲜卑贵族夏季在平城,冬季来洛阳,这些贵族大臣被称作“雁臣”。
PS:北魏孝文帝洛阳城
孝文帝改革针对当时的鲜卑贵族,客观上促进了鲜卑等族与汉族的融合,也是当时社会经济情况与鲜卑族封建化的大势所趋。然而,孝文帝的迁都与改革却造成了北魏统治集团的严重分裂,后来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北方社会再次陷入到动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