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1315弄4号路易。艾黎故居
愚园路1315弄4号路易。艾黎故居,1932年-1937年,路易。艾黎曾在此居住。是一幢三层的西式住房,室外有扶梯可直上二楼居室。底楼前半部分为会客室和餐厅,后半部分是厨房等辅助用房,中有一间小工房,内置一台车床和一些工具,底楼沿弄堂有汽车库,房前有小花园。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
愚园路1315弄 | 瑞兴坊 | 新式里弄 | 1912年 | 砖木三层+1 | 3幢 |
民国11~27年间,愚园路1315弄4号是路易·艾黎在上海的住处,路易·艾黎是新西兰人,在上海时,他任英租界工部局工业科督察长。民国23年,他参加上海第一个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并和中共建立联系。由于他是任职租界工部局的洋人,住处幽静,因此,中共组织借此处开展秘密工作比较安全。
他的愚园路寓所成为中共地下党的碰头地点和避难所。宋庆龄还借他的寓所三楼,架设秘密电台与江西苏区和中共中央取得联系。1935年11月的一天深夜,宋庆龄等在艾黎寓所得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消息,当时共同为红军的胜利举杯祝贺。他还和史沫莱特,刘鼎等多方设法为红军购买医疗器戒和药品。与当时上海文化界左翼人士鲁迅,矛盾,丁玲,胡愈之等也有接触。
1935年春,史沫特莱把刚从东京来沪的国际问题专家陈翰笙带到此处,以躲避租界当局的搜捕,后又由艾黎护送上远洋轮船,脱离危险。民国24年深秋,通过史沫特莱介绍,联系张学良的中共中央代表刘鼎在此住了较长时间,直至民国25年上半年去陕北。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时,鲁迅的老朋友日本人鹿地亘和夫人池田幸子也曾因躲避日本警察的追捕而住进艾黎的寓所。 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了工业合作社运动,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而兴起的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
1992年6月1日,路易·艾黎故居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纪念地。
新中国成立后,路易。艾黎热爱新中国,宣传新中国,为发展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间的友谊,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等的亲切会见。
艾黎在中国和新西兰获得了多种荣誉。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曾授予他文学荣誉博士学位;新西兰政府授予他女王社会服务勋章。近年,介绍艾黎生平的传记和记录片、电视片在中国与新西兰陆续发行和放映。
艾黎终身未婚,但收养了一些贫苦百姓和革命者的后代,晚年享受着四代大家庭的欢乐。
1982年,路易。艾黎85岁寿辰时,北京市政府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1987年12月逝世时,邓小平为他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