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让阅读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
“多读书、少做题”,这是统编语文教材编者寄予的美好愿望,从语文园地中的“快乐读书吧”到课后的“阅读链接”,再到“综合性学习”单元中的专题阅读,时时处处都在提点我们“多读书、读好书”。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读起来、读进去,乃至读开去,让阅读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呢?
一、倡导三类“阅读”,读起来
即从学科学习中的“兴趣点”出发,延伸到相关的书刊阅读,拓宽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比如,语文课上读了冯骥才的《刷子李》,还想知道天津卫有哪些像“刷子李”一样的奇人,不妨读一读《俗世奇人》这本小说集,既可以读到一个个技艺超凡、性格各异的世间奇人,又可以读到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诸多奥秘。
比如,数学课上学了《圆周率》,还想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不妨读一读《祖冲之》这本书,就可以知道圆周率的来龙去脉。
即整班师生共读一本书。
每天的晨读课上,可以由老师读一段给大家听,然后议一议人物、事件或观点,猜一猜后面的故事,再各自接着往下读;也可以大家一起静静地阅读某一个章节,将各自的心得写在便利贴上,分享在黑板上;还可以一起绘制这本书的结构地图,或者一起来表演某个片段等。
班级共读,可以相互激励,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阅读经验。
即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性阅读,借助阅读来学习。
比如研究《李白的“白”》,就要从几个方面去阅读:李白的生平、李白的故事、李白诗歌中带“白”字的诗;李白这些带“白”字诗歌中的经历地图等。
这样的阅读涉及人物传记、诗歌赏析、历史地理等书刊,通过阅读收集信息、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在阅读中提升学习力。
二、给予三个“支持”,读进去
只要想读书,时间总是有的。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做一本书的阅读计划,在家里挂一张阅读时光轴,每天记录阅读的页码。
一要“挤”:将书放在书包里,利用碎片化的空余时间随时随地随便翻翻。
二要“恒”:每天临睡前将当天所读的页码数标注在阅读时光轴上,持之以恒,再厚再难的书也会被一点一点地“啃”完。
三要“算”:读完一本书,将书的总页码除以阅读时间,算一算每本书的阅读速度。
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时间,阅读就像吃饭一样自然而然。
读一篇短文很容易,读一篇长文也不难,难的是阅读又厚又长的整本书。
一是考验耐性:纯文字的整本书不是一两天就能读完的,没有耐心就会半途而废;
二是考验记性:整本书往往人物众多、头绪繁杂,读了后面忘了前面是常有的事,常常会张冠李戴;
三是考验悟性: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常常满足于紧张的情节或者止步于好人坏人的评价,读不到作者隐藏在作品中的深刻含义。
要让学生成为优秀的读者,就要指点学生根据整本书的文体特点,选择与之相配的阅读方法与策略。比如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可以用“体验式”阅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猜测,边读边批注,甚至可以边读边参照,参照别人对这本书的评论,参照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影视剧。
比如,阅读《水浒传》:有位同学在阅读原著之前,先看了一遍《水浒传》的连环画,对这本书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再读原著就容易多了;有位同学读完原著,再观看新版电视剧《水浒》,发现了与原著的许多不同之处;还有位同学边读原著边参阅金圣叹的点评,读到了一般人读不到的东西,读得慢,却读得更有滋味。
至于知识性读物,可以用“概括式”阅读,用思维导图或结构图的方式,提取关键信息,归纳事物规律。
总之,不同文体的作品就要用不同的读法,才能真正读进去,才能避免误读。
很多学生阅读整本书,只图阅读的快感不求深层的思考,所得就很有限,看似真的没有用。要让学生读得深入一些,就要组织及时的评价反馈,让学生读有所获。
一是组织读书交流会。就某个话题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深度的思考和对话。
比如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围绕“友谊是什么”这个富有哲理的话题,引用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能推动学生阅读的理解深度。也让阅读变得更有趣味;
二是组织好书推介会。选择一本自己读过的书,设计一张海报或小报来作推介,既有内容梗概,也有人物评述,还有阅读收获以及情节插图、资料链接等。这是一种阅读反刍,“吐”出来的是自己的思想。
三是组织故事会或课本剧表演。选取整本书中的精彩章节,用讲故事或舞台剧的方式进行演绎,在角色扮演中加深理解和体认。至于读书笔记等读后写作,则更能体现学生的阅读成果。
三、拒绝三个“过于”,读下去
对学生来说,阅读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经过了成人之手,却常常变得很糟糕:
一是过高的阅读要求,常常用教师的阅读理解要求学生,提出令学生望而生畏的目标,把阅读变成了“作业”甚至是“考试”。
二是过细的指导,将一本书切分成多个导读点,一个点一个点地指导,生怕学生读不懂,过多的指导就成了一种干扰,让学生无所适从。
三是过于功利,总是将整本书的阅读与学业成绩挂钩,最希望读了就能提高成绩。反对学生读那些看似无用的“闲书”,只读“课课通”之类的教辅用书,让学生疲于奔命。
要让阅读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就要拒绝三个“过于”:将过高的阅读要求降下来,让学生在一种安全而自由的阅读心境中,快乐阅读;将过多的阅读指导减下来,让学生拥有独立面完整的阅读时空,尽情阅读;将过急的阅读功利淡下来,把阅读的本来意义还给学生,享受阅读。
事实上,阅读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每个人沉浸在自己的阅读世界里,那是多么令人心醉的美好时刻!
因此,学校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干扰,摒弃那些看似轰轰烈烈的阅读推广活动、评奖活动,创造一个纯净的阅读时空,让学生可以心无旁骛地享受阅读的美好时光。
编辑:胡波波 初审:余华
复审:方心田 终审: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