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降临时,没有人在乎真相

意大利作家多纳托 · 卡瑞西

大卫 · 芬奇执导的经典影片《七宗罪》,以一起连环杀人案为主线,七桩案件的杀人逻辑对应着天主教中的 ' 七宗罪 '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

这是一场以上帝之名而行的杀戮,一面是对法律尊严和权威的挑战,另一面是对人性堕落和阴暗的揭露。

多纳托 · 卡瑞西的悬疑小说《迷雾中的女孩》,同样是围绕关涉人命的案件展开。

La ragazza nella nebbia

《迷雾中的女孩》

[ 意 ] 多纳托 · 卡瑞西 著

王娟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而比《七宗罪》更为可怕的是,凶手并未以上帝代言人自居,不同身份的人——警察、律师、媒体人、普通民众——全部卷入,将嫉妒、贪婪、虚荣、冷漠、软弱、愚昧等人性的阴暗铺展至我们生存的整个空间。

每个人的手上似乎都有着血腥的味道,如同一场全民狂欢式的 ' 上帝的审判 '。

唯独真相不重要

故事发生在阿尔卑斯山下的一个闭塞的小镇。

圣诞节前夕,16 岁的女孩安娜 · 卢突然失踪。负责该案件的探长沃格尔,成功地使全国公众的目光聚焦到这里,于是在这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小镇,形形色色的人物接连登场,而真相却越来越模糊,如隐入雾中……

法律专业出身的多纳托 · 卡瑞西,创作悬疑犯罪类作品自然有其优势。探案程序、案件的发展逻辑、犯罪心理、社会影响和公众反应以及媒体的作用等等,错综复杂的问题在他的笔下显得举重若轻。

这也使得其作品中线索的埋设和关节的设置更加隐密、自然。而叙事时间的设计、视角的变换、节奏的把控,也展现出卡瑞西成熟的创作技巧。

卡瑞西的处女作《魔鬼在呢喃》甫一问市,即得到全球读者的追捧。其后出版的《消失者》《迷宫中的男人》等一系列作品,使他成为超级畅销推理作家。

他还身兼编剧、导演多重身份,并亲自将自己的小说搬上荧幕。改编自《迷雾中的女孩》的电影《迷雾追凶》演员阵容强大,《迷宫中的男人》同名电影更是请到大师级的达斯汀 · 霍夫曼担当主演。

对于悬疑作品来说,反转、烧脑仍属技巧的层面,而一部优秀的作品需要有强大的内核,需要观其深度及现实意义。

卡瑞西的作品往往并不只是集中于案件本身,他想在作品中探讨更为深刻的主题,并希望作品能够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在《迷雾中的女孩》中,此意图非常明显,如同将受害者与犯罪者藏于圆心,而镜头外转,对准围绕着圆心的、带着不同的目的而来的人们。

《迷雾追凶》(2017)电影海报

宗教的狂热、利益的争夺将人的愚与恶更进一步地放大,并使思维更加极端化。

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无论是探长沃格尔,还是女主播霍纳,在这场失踪案中都做出了相似的选择,以一种极端的模式——造魔与封圣,因为这是利益最大化的最好的手段。

而无知无觉的普通民众被裹挟其中,成为推波助澜的力量。

对准一个嫌疑人,警方与媒体统一口径将其塑造为恶魔,甚至不需要证据;而受害者如同对上帝的献祭,以殉教的姿态被封圣。

对于公众来说,由恶性事件造成的恐惧心理需要安抚,不安的情绪需要发泄,并期望参与其中进行审判,以证明自己的善良,展示自身的道德优越。

至于犯罪者是谁,受害者是什么样的人,' 媒体决定了角色 ',只需要满足公众的想象。媒体急着将受害者完美化、将犯罪者恶魔化,而律师将力量集中在为嫌疑人打造一个良好的形象上,这些手段我们已经非常熟悉。

这不是对现实的讽刺,它就是现实。

' 也许对我们而言,真正重要的是正义,而不是恶魔。'

' 正义不能提高收视率,我的朋友,没有人真正在乎正义。'

当警察利用媒体来破案,并期望成为偶像时;

当女孩的父母因惧怕承担责任,本能地为自己辩护或 ' 用沉默来说谎 ' 时;

当原本闭塞的小镇被抄作成 ' 全国热门的故事发生地 ',大批观众出于病态的好奇如朝圣一般涌来时;

当被打上 ' 恶魔 ' 标签的人,被邻居以谎言重击,连至亲都远离时;

当人们在现实中、在网络上进行粗暴的正义审判时……

《迷雾追凶》丨电影剧照(2017)

法律不再庄严,舆论被媒体操控,公众沉迷于狂欢和发泄,失序被伪装成一种秩序。

喧嚣中,每个人都急着发出自己的声音,唯有受害者沉默;每个人的想法似乎都很重要,唯独真相不重要。

因为真理让我们变成同谋

意大利犯罪学家、精神病学家龙勃罗梭在进行犯罪生物学研究时,并未想到他提出的 ' 天生犯罪人理论 ',与优生学一同掀起一场运动,并被纳粹当作实施种族灭绝的借口。

这个世界上,有天生的恶魔吗?人们愿意相信有,而且相信他们是犯罪者中的绝大多数。这样可以轻易地将自己与犯罪者进行切割。

他们被归于异类,自己就变得 ' 安全了 ',好像自己永远也不会产生那样的行为。

这可以说是出于一种良性的道德意识,期望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更贴近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然而,我们自身真的有那么 ' 理想 ' 吗?犯罪者真的如同另一个物种,有着与我们相异的恶魔的基因吗?

《迷雾追凶》(2017)电影剧照

这也是卡瑞西从处女作《魔鬼在呢喃》到《迷雾中的女孩》一直聚焦的主题。

' 没有人想要真相。……因为抓住罪魁祸首可以让我们自欺欺人地以为我们很安全,这对我们来说基本上就足够了。但是有一个更好的答案:因为真理牵涉到了我们,让我们变成了同谋。'

现实中有太多考验人性的事件,结果也往往并不乐观。八十年前那场种族灭绝灾难,仍然在历史的尘埃里,控诉着将施暴者塑造成恶魔的不负责任的切割,以及普通人的 ' 平庸之恶 '。

' 在人心的深处,人不单纯是刽子手,不单纯是受害者,不单纯是旁观者。人是这三者的合一。'(埃利 · 威塞尔)

人们不愿面对的,恰恰是大屠杀幸存者想倾诉和告诫的。人们大声地狡辩和否认,而受害者沉默。

阿尔卑斯山下的小镇中说谎的邻人,与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向同镇另一半人抡起屠刀的邻人,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一旦触发某种条件,我们都可能成为助恶者,甚至施暴者。

龙勃罗梭在后期的著作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虽然不能说犯罪与先天因素无关,但他承认这并不是唯一的主导因素,犯罪原因非常复杂,并由此形成综合的犯罪原因论。而人们对自我观点的修正,似乎遥遥无期。

我们可以轻易地指向他者,而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直到恶魔以我们的面貌出现时才意识到,需要警惕的,正是我们自身,而那些被我们指为非人性的,亦是人性的一部分。

深研犯罪学和行为学的卡瑞西想要告诉我们的,也正是这个真相:犯罪者和我、和你一样。每个人的天性中或多或少都潜伏着这种本能,我们所有人都有阴暗的一面。

'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恶魔。无法预期的恶魔。'

(0)

相关推荐

  • 韩国“素媛”案恶魔即将出狱,老家紧急加装3700个监控!这种禽兽放出来干嘛?!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这不是电影,这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被誉为"整个韩国最不能被原谅的人"."人间恶魔"的强奸犯赵 ...

  • 人血馒头吃出连环杀人案,这电影不多见

    无良媒体有多么的不要脸,这句话的答案几乎是没下限.在媒体盛行的时代,任何意见登上媒体头条的小事就会滚雪球般不断地发酵.当雪球到了一定大小的时候,往往会超出预期,看上去是媒体的良心报道,有时候却会成为与 ...

  • 我们来读紫金陈

    文澜读书岛第69期 嘉宾:劳月 时间:2020年12月5日(周六)下午14:00 地点:浙江图书馆2059室 文澜读书岛钉钉群(群号30165944)视频直播 分享图书简介: 这是网络文学推理大神紫金 ...

  • 这张禽兽的脸,不配打马赛克

    点 击 关 注 电 影 派 从 此 过 上 没 羞 没 臊 的 观 影 生 活 电影派 Vol.1771 有一张脸,值得我们每个人牢牢记在心里. 这张脸的主人,不是名人,而是一名罪人. 他的名字,赵斗 ...

  • 犯罪者的友谊

    犯罪者的友谊 海 谈到友谊的时候,我们都很熟悉,从小到大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朋友.朋友之间的喜爱.帮助等联系就构成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我们知道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亲相爱的关心,但是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 ...

  • 犯罪者的侥幸心理

    犯罪者的侥幸心理 海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在看新闻的时候,时不时会跳出一些"老虎""苍蝇"被打的新闻.这些人的贪腐给国家给社会给人民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是各个 ...

  • 《素媛》案主犯即将出狱,想和受害者见一面,妻子住受害者家附近

    "我做错了什么吗?"这是韩国电影<素媛>中小女孩对大人的反问.这句话刺痛了数万观众的心,也让大家记住了一个在人间的恶魔--赵斗顺. 素媛剧照 赵斗顺实施犯罪 韩国电影& ...

  • 政商高层屡禁不绝的毒瘤:澳洲的化学阉割,能管住恶魔伸向儿童的手吗?

    共3285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阅读导航 前言 "他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从恋童癖到性侵儿童 为什么性侵? 化学阉割能制止再犯吗? 结语 前言 在外人眼中,鲍毓明无疑是一个 ...

  • “素媛案”恶魔刚刚出狱!其妻跟踪受害人,3500个摄像头 电子脚镣难防他再犯?

    12年过去了,赵斗淳不仅给娜英一家留下一辈子难以忘却的伤痛,给韩国民众带来的阴霾也一直没有散去. |作者:二水 |编审:劳灵格 恶魔出笼,韩国电影<素媛>原型罪犯赵斗淳刑满出狱了. 当地时 ...

  • 怎样能让性侵后的二次伤害最小化?

    发布时间:2021-08-03 作者:chenry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最近某明星相关的事件将"强奸"的话题抛在了我们面前,其被 ...

  • 为什么有些受害者不承认性侵犯?

    为什么有些受害者不承认性侵犯?--否认是一种防御机制.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识遭受性侵犯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害者从未报告过这一罪行.我曾经在 职业生涯中起诉举报过的性犯罪者:知道他们只代表一小部分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