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长青:结缘艺术 感悟人生

邱长青, 中 国戏剧家协会、散文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篆刻学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刻字研究会理事,龙岩市首届优秀人才,龙岩市人大书画院执行院长。曾获福建省纪委监察厅、省人事厅、龙岩市委、市政府表彰和省文化厅嘉奖。作品散见于《剧本》、《中华散文》、《书法报》、《福建艺术》等报刊。儿童剧《寒号鸟》获1992年全国儿童剧评比一等奖,在北京中南海演出;话剧小品《妻子不在家》获1994年全国百优小品大赛一等奖,《剧本》月刊发表。已出版个人剧作集、散文集、篆刻集、书画集。

防疫时刻 祈福天下

庚子岁首,病毒肆虐。宅家防疫,心闲手痒。遂阅金文石鼓、汉白元朱,择佳言吉语、名石素章,沐春风、浴暖阳,以刀代笔,或精雕细琢,或快意写就。可谓:寿山青田随意转,秦砖汉瓦用心翻。既不负韶华、充实自我,又助力抗疫、祈福天下!

▲ 生命重于泰山

▲ 同舟共济

▲ 众志成城

▲ 大爱无疆

▲ 平安将军章

▲ 去病将军印

▲ 宁静致远

▲ 守护家园

▲ 秉公执法

结缘艺术 感悟人生

我与艺术结缘甚早。幼年时,随父亲生活在连城歌剧团,每天在歌舞弦乐的伴和下咿呀学语、趔趄学步,小小的心田已播下歌曲与戏剧的种子;上小学后,有了外出的自由,便三天两头往外公和舅父的画室窜,虽未拜师学艺、握笔涂鸦,却也耳濡目染,对画画有了特殊的情感。是天分更是缘分,对数学迟钝的我,对艺术却格外的敏感。举凡艺术的各个门类,只要有机会、有用场,我都满怀兴致去学习、去施展。

念初一时,学校搞文艺汇演,音乐老师让我试唱几句之后便执意安排我表演男声独唱。稚气未脱的我经不住老师的怂恿,面对台下一千多名师生,扯开嗓子把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演唱得声情并茂,羸得满场掌声,两次谢幕后掌声不息。音乐老师不容分说推我上台加唱了一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我十分喜爱的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段。一曲终了,又是掌声雷鸣!意外的成功,让我尝到了艺术的甜头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想头。我想:一个人的艺术潜能在于被发现、被发掘。只要勤于学习、勇于尝试,许多看似做不了的事便有可能。正如高尔基所言:照天性讲,人人都是艺术家。

演唱只是嘴上功夫,生活更需要手上本领。自小就听长辈教导: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因此,在当时学工学农的活动中,我总是用心尽力地去了解掌握车工、钳工、焊工、木工、漆工和莳田、耘田、割稻、饲养等活计,享受着学习劳动技能过程中由生而能、由能而熟、由熟而巧的快乐,设想着将来能过上一种凡事不求人、一切靠自给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我希望能掌握尽可能多的生活技能,让自己生存得了、生存得好。

读高一时,老师安排我把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临写在八尺整张图画纸上,营造学雷锋的浓厚氛围。张贴之后,效果很好。这种依样画瓢的书写经历,激发了我对书法的兴趣。但由于自己孤陋寡闻,热衷自成一体,认为书法无非是用笔蘸墨将自己对自然、人生的理解铺陈纸上而已,书写越有个性,价值越高,传世越久。错误的认识直接阻碍我对古代经典的学习,倒是当时几位走红书家的字帖被我走马灯般轮番临习了好几年。这种偏离正道、不得要领的学习使我空耗了许多宝贵时光。时至今日,回头追寻古代名家墨迹,才明白艺术的殿堂竟是如此的迷宫重重,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书画同源。对书法的学习自然引发我对绘画的兴趣。那时家里经过几年艰苦奋斗建成的新房刚刚落成,偌大的客厅四壁空空。买几张年画张贴自然喜气,可那种大红大绿的色调实在不合我的口味,于是自己动手临几幅喜欢的画挂上。一幅是《山谷幽兰》。深幽的山谷清气氤氲,一块奇石兀立右侧,几丛兰草沿着石壁旁逸斜出,娉婷的姿态秀逸空灵,繁茂的枝叶柔韧劲挺;一幅是《乐悠游》,几条悠闲自得的鱼儿在稀疏的水草间游弋,那是一个透明而深邃、快活而静谧的水下世界;一幅是《绣球》,宽大的叶片衬托出一朵肥硕的花球,洁白的花瓣晶莹剔透,散发出雍容贵气;还有一幅是《杜鹃花》,粉红的花朵鲜艳可人,青枝绿叶透露出勃勃生机。将这些画连同几幅书法自行裱糊悬挂于客厅四壁,心底油然而生成就感、幸福感。艺术装点生活,生活更加美好。艺术能够激发人们被单调而忙碌生活掩盖的天然本性,引人进入莫名的情感体验,经由这种体验的延展直至把人推向“得意忘形”的极乐世界。这是艺术的神奇之处,更是创作与审美的乐趣所在。

与书画相比,篆刻是更为综合的艺术。它以其独特的书写性和装饰性,把书法的抽象和绘画的具象融为一体,讲求虚与实、正与斜、疏与密、繁与简、粗与细、巧与拙、向与背、俯与仰的和谐统一,既要有书法线条的流畅自然,又要有绘画构图的主次轻重,还要有以刀代笔的爽利挺拔和以石为纸的缤纷淋漓,须在方寸之间呈现万千气象。篆刻二字,包含了既要篆得好、又要刻得精的双重要求。1981年,校党委书记邀我一同应征地区园丁书画展,作品写好缺少印章,我用课堂上收缴的锯片小刀应急而就。盖章、投稿,作品双双入展。从此一发不可收,30年间篆刻500多方,作品漂洋过海。真可谓:爱好后天激发,悟性与生俱来。两者相时而动,艺术春暖花开。

从教几年后,深感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基于这个认识,我于1984年暑假写出第一个剧本《花园里的小鸟》。剧中几位中学生围绕如何学习、如何成才展开了思考和探索——“我们是花,我们是鸟,有了园丁浇灌,还要自己寻找。寻找你的所需,寻找我的爱好,发挥个人专长,摸索自己的门道,在大千世界中,再塑一个‘我’。”剧本投稿参加地区小戏小品比赛获得优秀剧本奖。这次成功,让我在编剧上“一发不可收”。此后相继完成的课本剧《寒号鸟》、《会摇尾巴的狼》,小品《妻子不在家》等,先后获得了国家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等主办的全国戏剧大赛剧目和创作一等奖。现实生活,纷繁复杂,如“一地鸡毛”,可当我们静心驻足体验时,就会发现这“一地鸡毛”中有很多美好、很多珍宝。美就这样存在于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而艺术家的高明就在于他们善于运用艺术的方式来展示生活美好,表达自己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通过艺术事半功倍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戏剧是多门艺术的综合体,其成功也因此受到了多重阻碍。要想更快更广地表情达意,作文办报是较好的途径。1990年,我创办的连城二中校报《西台山上》应运而生。每期的策划、约稿、改稿、点评、编辑、排版、校对、发行,把我忙得不亦乐乎。一年里,我配合专家、领导的赠言而撰写的《黄金少年》、《领先一步天地宽》、《不幸转好运》、《你能成功》、《拴牢心之锁》、《摆正你的位置》、《走好脚下路》、《幸福不是毛毛雨》、《坏事、好事、没事》等十余篇夹叙夹议的励志散文被多家报刊转载或开辟专栏发表。正当我计划把《西台山上》办成《冠豸山下》面向全县发行,把系列散文汇编成散文集出版时,一纸调令让我进了县教育局。人生就是这样上坡下坡,左弯右拐,得失相伴,柳暗花明。

我青年时代的服装款式简单、色彩单一。 每当看见一块普普通通的布料经母亲的巧手裁缝成合体的衣服时,我总会在脑海里设想出另外一件不同样式的服装。 随着这种设想不断累积,我终于按捺不住心动手痒,开始试着裁缝自己的短裤了。 那是两条洗得发白的红领巾,再将它们系在脖子上已经显得不合适。 旧物利用,正是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征得母亲同意后,我兴致勃勃动剪开裁了。 先是自我量了一下腰宽裆深,再将两条红领巾叠合照着量好的尺寸把多余的三个尖角裁去,然后把裁剪处分别缝合起来,安上裤腰松紧带,一条短裤,别致合身。 接下来的日子,我靠着裁剪书,裁缝了第一条长裤、第一件衬衣、第一件中山装、第一套西服。 如此循序渐进地掌握了裁缝技艺后,我开始对外承领业务了。 出乎意料的是,为妻子设计裁缝的几件服装,竟被她的闺密们误作名牌加以赞赏; 晋江一位服装厂老板有意与我合作办厂; 县教育局则用我所长,要我担任职业中学的服装专业课教师。 我因此萌生了开店办厂,搞卖布、设计、裁缝一条龙的个性化服务,包括制服、校服的设计和批量制作等,做一名个体户或企业家。 在我的概念里,生活处处有艺术、生活处处要艺术,追求艺术个性与掌握为人处世之道是相通的。 我乐意把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通过服装艺术传达给我的顾客,用服装之美愉悦他们的心情、美化他们的生活。

《墨韵天成》摄影

《瓦上风光》摄影

学习裁缝的同时,我对油漆工艺也饶有兴趣。那时,刚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利用开学前的一段空闲,找了一份油漆活,既满足了好奇心,又能挣些学费。平时握惯了剪刀尺子的手,一抓起油漆刷子便得心应手,几乎无师自通地掌握了油漆工艺,还自我摸索出仿大理石纹、仿木纹和各种装饰图案包括山水花鸟画的油漆画法,把我的装饰理念和油漆刷子延伸向与家俱为伴的天花板、门窗、墙壁和地板,想象着有朝一日成立一支包括木艺、布艺、漆艺、灯艺、书画等在内的装璜队伍,让心中的美丽图景多元立体地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

《驻村印象》装帧

《土楼清风》装帧

《馆藏珍品》装帧

艺海无涯,感悟不尽。时光流逝,艺路留痕。我与艺术相识在路上,相知在路上。艺术是我心灵的甘露,精神的花园。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业广惟勤

▲ 长风破浪会有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