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互助成长 共同发展 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 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

  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缓解“择校热”问题,焦作市自2014 年开始,先后制定出台《焦作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焦作市教育局关于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市、县教育部门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名带新”模式,实行一体化、互助式、多元化合作办学,实现了名校减肥瘦身,弱校强身健体,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了城乡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需求。目前,焦作市已组建义务教育集团99个,带动了229所薄弱学校提升发展,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一、领导重视,强力推进

  2013年秋,围绕“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这一工作目标,焦作市教育局经过反复论证,寻找办法和措施,形成了“以强带弱,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施集团化办学”的战略决策。集团化办学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教育改革,涉及学校合并、领导调整、教师调配等方方面面,市教育局把集团化办学确定为全市重大科研课题,由局长亲自抓,各科室通力协作,从问题的调研、文件的制定、步骤的实施、措施的落实,进行系统、科学地研究与实施,全力推进此项工作。

  2014年4月,焦作市教育局制定出台《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并将实施集团化办学写进了当年市教育工作要点。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各学校积极探索,认真落实,迅速制定集团化办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配套制度和年度计划,集团化办学各项工作在全市启动。2015年9月,市教育局又制定出台《关于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推动集团化办学深入开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焦作市教育局先后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长、部分校长到杭州、上海、北京、成都、佛山等先进地区学习集团化办学经验,用典型引领学校发展,用示范带动教育均衡。

  二、因地制宜,组建集团

  焦作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把教育集团类型按内部结构的紧密程度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一体化。一体化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校区间距离较近的一体化。由一个名校和其附近距离较近的“弱校”组成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只有一个校长,一个法人代表,人、财、物统一管理,其他校区可以由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比如解放区的市18中和22中新组建后,7年级和8年级学生都在原来的总校区,9年级学生则搬到东校区,即原来的22中的校区。山阳区焦东路小学和万方学校组建后,万方学校变成了焦东路小学的南校区,1至3年级在南校区,4至6年级在总校区。另一种是校区间距离较远的一体化。一个名校与其距离较远的“弱校”组成教育集团。这种组合虽然也是只有一个校长,一个法人代表,人、财、物统一管理,但由于受校区间距离的限制,总校以安排部分教师到“弱校”任教的方式,实施榜样引领。比如解放区团结街小学和闫河学校的组合、学生路小学和西王褚小学的组合即属此类。

  二是互助式。互助式教育集团又叫联盟校,集团内的学校还是原来的校长、师资和学生。其中一所优质学校作为牵头学校,通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使联盟各校健康快速发展。沁阳市在2012年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其组建的8个教育集团中,有4个互助式教育集团。修武县第一轮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全部采用联盟校的形式,全县的33所学校组建了8个互助式教育集团。

  三、有机融合,内涵发展

  集团化办学不仅仅是校区的简单合并或学校之间形式上的联盟,更多是学校与学校、校区与校区之间内涵上的高度融合。

  沁阳市的互助式教育集团把城市初中和农村初中结为联盟校,以“联研、联教、联培、联评、联谊、联建”的“六联”活动为载体,整体推进全市城乡初中均衡、优质、高位发展。在一体化集团化办学模式中,校区之间实行了教师人事、教育教学、评价考核、校园文化、财务后勤等方面的“五统一”管理制度。这些深度融合引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巨大变化。山阳区光亚学校变成解放东路第一小学的南校区实施统一管理后,不仅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敬业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业成绩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薄弱学校里经常出现的学生打骂、跑闹等现象,集团化办学后积极引进“总校区”的自主管理模式,如今的学生不仅逐渐变得健康、阳光、礼貌、自信,学业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四、提质增效,成效显著

  实施集团化办学以来,随着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校集团本部和分校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高,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受到群众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实现家长、学校、教师的共同满意。

  家长满意。原来的“弱校”加入到教育集团后,家长不用像以前那样煞费苦心地让孩子舍近求远挤进“名校”,而是在家门口就能让孩子进到好学校,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家长到“薄弱学校”给孩子报名入学的积极性高涨,对教育的支持程度大幅提高,“择校热”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学校满意。首先是“薄弱学校”满意,不再像往年一样为招不到学生发愁。招生时期的冷热不均一直是困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难题,集团化办学推行以来,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彻底解决了招生工作瓶颈。解放区属于焦作市中心城区,其原来西王褚小学这所农村学校,通过集团化办学变成了解放区老牌“名校”学生路小学南校区后,招生人数都由往年的60人实现了翻倍,变成了120人;闫河学校成为团结街小学北校区后,招生人数是原来的4倍。武陟县大虹桥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过去每年招80多名学生,变成县实验中学虹桥校区后,7年级招生达到了330人。其次是优质学校满意,不再为大班额烦忧。焦作市第18中学是焦作市中心城区的“名校”,集团化办学前招生班额都在60人以上,甚至达到70—80人,最多时达到90人。组建教育集团后,市第18中学将原市第22中学合并,发展为东校区,不仅彻底消除了大班额,而且还将原第18中学“培优”方面的先进经验与第22中学“扶弱”方面的独特方法,相互融合,互为借鉴,发展提升。

  教师满意。组建后的教育集团由于教师人数增多,各学科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不断汇集,教师之间学习、交流和发展的平台更广阔,集体教研能够高效开展。同时,集团化办学带来的人才汇聚,无形之中给教师也带来了压力和紧迫感,成为教师个人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焦作市教育局 供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