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六法在油画中的实践

绘画六法是中国古代绘画术语,大约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美学纲领性文件,是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关键理论。南朝齐(479-502)时画家、理论家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依据人物画的创作实践,归纳整理的绘画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被称之曰"六法", 分别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或经营置位)、传移模写(一作传模移写)。

作为中国画的纲领性文件,“六法”的地位不容动摇,但是否在西式油画中也能运用呢?我们可以逐条分析一下。

所谓"气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中刻画的形象或作品整体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富于生命的活力。原为衡量画中人物形象,后扩至其他题材作品,乃至某一绘画形式因素。对于中国画,其实就是一个“意境”的问题。在油画中同样存在意境,并且可以用一定的技巧来体现,新东方主义油画团体成员乔元庆博士已在《论油画的意境》小册子里详细论述了关于油画意境的产生和实现途径。

"骨法用笔"或"骨法,用笔是也",其中"骨"为一比喻性概念,借指人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所画人物的骨相所体现出的身份气质。谢赫的"骨法"也包涵了用笔所表现的骨力、力量美,它是传统绘画特有材料工具和民族风格所决定的美学原则。这个提法目前看来意境成为了当代中国画,或者叫做水墨画的技术核心了。水墨画讲究笔力,一笔成型,顿挫有据,枯润自如,反正就是看一笔中能有多少变化,变化越多,自然笔力越高。油画却是相反的,从来不讲究一笔到位,可以反复润色,层层叠加,越有厚度,越有肌理越好。这可能是中西绘画中比较大的一个区别了。不过这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在油画吸收了“留白”或“补白”的理论后,由于画面上被油彩覆盖的面积变小了,落下油彩的有意义的笔触就会自发地去向骨法用笔靠拢。当然,西画不可能像中国画那样去讲究“笔法”,那是绘画材质的限制造成的,但不妨碍西画通过自身的技法,将有意义的笔触精炼,以达到类似于“骨法用笔”的效果。

"应物象形"或"应物,象形是也",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这就是中国画理论比较先进的地方,它并不讲究对事物的完全摹写,形似即可,往往越是有“意境”的作品,它的形似度越低。而西画直到近代才开始接受“变形”的理论,远离盛行了千年的古典主义,开始接受抽象主义。在这个方面,油画可以说在1000多年后,终于与中国画站在一条线上了。

"随类赋彩"或"随类,赋彩是也",是指着色,可以解释为色彩与所画之物象相似。中国绘画在中唐以前,都是追求色彩效果的,以初唐的青绿山水为巅峰。但是中唐以后,水墨绘画,尤其是山水画,逐渐放弃了色彩的运用,沉浸在对墨色的痴迷里,所谓墨有五色。加上宣纸“晕染”特效的加持,中国画毅然和色彩分道扬镳。还有一种说法,由于用色的是“画匠”,用墨的是“书法家”,在中国近代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画家”或者“绘画大师”的说法,但书法家却比比皆是,这就造成以用色为耻的一种趋势。油画对于色彩是十分看重的,近代的印象派、点彩派更是登峰造极。在色彩方面,我个人觉得倒不必完全如传统水墨画那样摒弃使用色彩,毕竟,水墨只是中国绘画的一个分支,并不是全部。

纸板丙烯 40*50 《攻玉》

"经营位置"或"经营,位置是也"。经营原意为营造、建筑、位置或指物象的地位或指安排配置的动作,因断句不同而使"位置"或为名词,或为动词,总之指构图和构思。这方面中西方绘画都是十分重视的,不同的是西画一般描绘的景物较多,而中国画相对数量少一些,但对于在画面中的位置摆放和整体画面构图,双方都十分在意。不同点可能在于西画更偏向于“静平衡感”,而中国画更偏向于“动平衡感”。

"传移模写"或"传移,模写是也",指临摹作品。传,移也,或解释为传授、流布、递送,模为摹仿。这方面中西绘画也都比较一致,中国画有画谱,提供一些程式化的画法,西画有石膏像素描,提供写实技法的基础训练。这是绘画的基础,但不是绘画的全部,程式化训练的好坏和创作的成功与否不是一回事儿,而且很多实例表明,两者间可能都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画的绘画纲领性理论,在运用到西画的时候,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样水火不容。新东方主义油画,就是立志于系统性移植中国画元素到油画中,对中国画绘画六法在油画中的实践不遗余力。2019年8月,BICAST团体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新东方主义油画展,参展者为:张天民(特邀)、顾忱、康瑛、乔元庆、胡婷、陆之琪、沈晓华、李奕。这是团体成员对于新东方主义油画的初步实践,相信随着对理论理解的加深和社会的认同,新东方主义油画必定会在绘画史上留下印记。

发布于 2020-02-1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