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虎嗅」转载了一篇文章,配以标题《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文章原标题是《「不讲武德」的互联网巨头正在用资本夺走无数卖菜小商贩的生计,这是不道德的,必须反垄断》。文章有对生活的观察细节,有对卖菜商贩的悲悯,当然还有思想高度的升华,也就是对资本剥削的控诉,所以获得了很多的关注和点赞。但必须直言,感情和感情上的悲悯,无法掩盖文中的逻辑谬误。看似忧心忡忡、悲悯天人,实则是一种因为谬误而衍生出来的「虚假关怀」。甚至可以说,这种对卖菜小商贩的廉价悲悯,正在帮他们的倒忙。原文作者从「社区团购」这个商业模式切入,后知后觉地发现美团、滴滴、拼多多、阿里、京东、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了社区团购。而且这些巨头的加入,是带着巨额的补贴「杀」进来的,以低价换市场,尽量在这个市场变成红海之前攻城略地,站稳脚跟。在作者看来,互联网巨头入局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必然血雨腥风。这个严重的不当类比成了整篇文章的主基调——互联网巨头夺走了卖菜小商贩的生计,进一步推理得出这不道德。因为天冷,作者妻子在亲自购买使用之后,发现社区团购有着「不可思议的低价」,然后担忧「大家都在网上买了,那些靠卖菜为生的小摊贩怎么活?」而这也正是作者所担忧的,担心那些推着小车或者蹲在露天里卖菜的小摊贩,无法抵挡互联网巨头疯狂的补贴攻击,把他们逐出市场。这种担忧看上去颇有几分道理,但却忽略了互联网巨头们的补贴也有受益者。不仅仅是作者夫妻这样因为天气冷才使用社区团购买菜的人,还有那些收入一般所以对价格十分敏感的人群。这样的人群很可能和卖菜的人一样,收入不高,有互联网的补贴,能买到既便宜质量也不错的蔬菜,还是很开心。互联网巨头的入场补贴,是好事还是坏事?对卖菜的商贩来说看上去好像是坏事,但对于能够拿到补贴的人来说却是好事。而且从原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妻子打开某个巨头的 APP,也是「想看看到底有没有羊毛可薅」,她本人也是巨头补贴的受益者。只展示对卖菜商贩的怜悯,然后只说补贴的坏处,避而不谈那些因为补贴而获益的人,这个关怀在逻辑上是不够完整的。这个逻辑链的缺失,直接导致作者得出了很多谬误,以至于整篇文章都失之于偏。我们从原文还可以看到,作者妻子选择尝试巨头的团购APP 买菜时,最初的原因是「因为天冷」。
这么冷的天,还刮着风飘着雨,那些或推着小车或蹲在露天里卖菜的小摊贩,以及那些租了菜市场的摊位或者租了门面房卖菜的小生意人,他们起早贪黑的辛苦守候,在互联网巨头疯狂补贴的攻击下,是不是很快就会成为一场空?
而文章配图上的简陋装置,就是最便宜的尼龙塑料布。这种篷布很常见,而且那些游走的商贩连这样的摊位和篷布都没有。这样的尼龙帐篷,多少有点挡风遮雨的作用,但也仅仅如此。冬冷夏热的感觉,你想想都能想出来。
问题来了,作者和妻子冬天冷了都不想出门了,为什么非要让人家卖菜的叔叔阿姨一定要在寒冷的天气里坚守?在这样的尼龙帐篷里,或者在外面风吹日晒雨淋,等着路上不多的顾客光临。作者有自己工作,正常上下班、有周末有轮班、有休假,而我们观察一下身边的商贩,他们大都起早贪黑,而且全年无休,也就过年那几天稍微轻松一下。作者过着自己的惬意生活,为什么认定人家卖菜商贩也要坚守这样的生活?
低端的民生行业当然有一些赚钱的机会,可这些行业用传统的方式也在养活着数以千万计的劳动者,就像那个卖鸡蛋的老奶奶,她用传统的方式活着,这本应该成为一种美好,但资本的到来,却要毁掉这些美好,这是资本的善,还是资本的恶?
请注意,老奶奶 39 岁就在这个市场卖鸡蛋,卖到 77 岁了,还在这样的大冷天用着古老的摆摊方式,忍受着刺骨的寒风,用时间和岁月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作者却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美好」,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美好」?资本进来要毁掉的「美好」,到底是老奶奶的「美好」,还是作者自以为是的「美好」?归根结底,在作者的观念里,他认为资本的进入是来掠夺有限的资源的。
大企业用他们无可匹敌的狼性和富可敌国的资本把升斗小民赖以为生的小生意都抢走,就叫发展吗?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难道就是钱都被大资本赚走,让无助的个体深陷失业和穷困的泥沼而找不到希望吗?
不可否认,互联网巨头进来确实会抢走一部分资源,但我们也要看到,他们所做的工作更多是整合资源,而不是简单的掠夺资源。从淘宝到京东,从民营快递、网约车再到外卖平台,争夺自愿的同时也是在整合资源,甚至可以说是创造了更多新的资源和新的就业岗位。李佳琦、薇娅、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这些岗位之前都是不存在的,或者是没有今天这么多人参与进来。作者单方面认为这是对资源的掠夺,完全是一种静态的观察视角,而没有注意到市场是动态的,资源也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很多人从京东购物,可能是因为它的配送速度快,但实际上京东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仓储中心,所以才会有快速的响应和配送。这种仓储模式在那些对时效和保鲜要求不高的产品领域,已经被证明是成功可行的。而如果京东在蔬菜配送领域,也建立起自己的分拣和配送体系,那也未尝不可。互联网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让买卖双方从原来路边摊对接,转移到线上对接。如果是这样,互联网巨头们竞争之后建立起自己的分拣、仓储和配送体系。那些原来在路边卖菜的商贩,看上去好像被市场「淘汰」了,无法继续卖菜了。但是对蔬菜的分拣和配送依然需要人手,分拣是他们擅长的,完全有可能重新在新的市场分工下找到自己的工作。市场的「淘汰」,很多时候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工作。让商贩冒着寒风、全年无休在路边摆摊,和让他们在大型仓储中心工作上班,哪个更有理想?哪个更道德?哪个是作者认为的更大的理想?今天卖菜的年轻人,到老了像那位老奶奶一样还在路边冒着寒风摆摊,难道这才是作者认为的「美好」和「理想」吗?当然我说的仅仅是其中一种可能性。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很多人死在了明天晚上。」互联网巨头带着资本和补贴进来,但他们不可能一直补贴下去,终归还是要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价格水平上。补贴仅仅是今天的开始,但远远不会止步于此。明天后天会有很多创新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只看到明天的残酷,就急于今天把它扼杀。今天急于喊打喊杀,完全是因为谬误导致看不到后天的美好,因为看不到所以不允许,于是真的就无法看到美好的后天,陷入自证预言的怪圈。作者文章用了很多的类比和比喻,这些类比很容易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却也很容易让人丧失了对真实世界的观察。作者对资本的批驳通常采用了非常宏大的视角,他反问:「一个社会,大资本大企业应该干什么?难道是要倾尽它们的力量与小民争利吗?」在作者看来,大资本大企业就是来掠夺的,「他们一俯下身子,就与最底层的民生迎头相撞了。」
社会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养活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们,而不是为了其他什么高远的目标,社会的一切都应该是为人服务的,能让所有的人在当前社会好好活下去的资源配置方式才是好的方式。
作者还担心资本进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会造成大量的人失业,进而造成社会混乱。「能让大部分人安居乐业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即便不是最先进最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那也一定是最适宜的资源配置方式。」作者看到的是剥夺,而别人真正做的是资源的投入和整合。作者看到的是配置,而别人真正做的是买卖,是交易,是自愿的交换。资本、社会、配置,满满都是宏大叙事的「大词」思维,更是满满的「上帝视角」,跳出了交易双方之外来评判交易的好坏。总体上,整篇文章看似透露着文人对底层社会的关怀,但在逻辑谬误之下彰显出来的却只不过是一种「假装我很关心」。别看文章写的动情,天气再冷一点,他们还是很有可能掏出手机使用 APP 下单买菜。这才是真实的人性。资本进入卖菜领域会带来更多可能性, 卖菜商贩会动态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而作者却希望他们一直在路边摆摊。而这种自以为是,加上怪罪资本和互联网大企业的观点,正在伤害这那些商贩,让他们丧失了未来更多的可能性。一边是资本用着真金白银在补贴消费者,一边却是动动键盘就能把资本描绘成一副吃人的嘴脸,哪个是更真实,哪个更虚伪?到底是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是谁在混淆视听、制造矛盾?
题图:Ivan Shishkin,The Field of Wheat
欢迎本号读者,由「一课经济学」带您进入崭新的经济学世界。在这里,我们将颠覆您对传统经济学的认知,感受真正的神秘!“零基础无数学,你也可以学好经济学”带您飞速进步。请把我「设置星标」
或者多点击「在看」
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