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次吃河豚,突然发现前3次都白吃了
河豚的美味是众所周知的,但到底哪里好吃呢?我的第一次居然是在日本东京的一个玄品河豚料理连锁店里,那时还纠结点野生还是养殖,其实根本无所谓,口感很难区别,但结账出门时钱包厚薄却差很多。
这个是野生的河豚鱼刺身,切的很薄,其实是因为河豚的肉很结实的,一般要放置几小时后才能食用,所以在做刺身的时候要尽量地切到薄如宣纸,晶莹剔透,吃起来才会口感好些。
这是凉拌河豚鱼皮,他们不用最外层那有刺的粗糙皮,选择的这部分很有嚼劲,口感更好。
炸鱼,除了刺身,其它的河豚料理几乎都有鱼骨,可能鱼肉太珍贵了,能吃的部位都要利用上,口感不错,外脆内香。
烤河豚,滋味也不错,就是有点不大适应这柚子醋蘸料,都是酸酸的,据说是为了衬托出鱼肉的鲜美,可我觉得这弱酸是为了安全起见解毒用,反而破坏了鱼的本来的鲜美味道。
火锅里的河豚鱼肉很鲜美,超越了一般鲈鱼和鳜鱼,但也不算很惊艳,要拼死吃一回。
而且吃完河豚鱼火锅的汤也有妙用,加入鸡蛋、盐、葱花和米饭煮成的粥,倒是鲜香美味。
整个料理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烤白子,其实就是洁白的河豚精巢,是一种丰腴鲜美、入口即化的感觉。
今年入住无锡金陵大饭店,自助晚餐也遇上了这道鲃鱼汤,号称江南第一鲜!鲃鱼为暗纹东方鲀的未成熟体,这种河豚从海中洄游到淡水中产卵,本身毒性就较小,经过多年的人工繁殖后食用风险更小。就连野生河豚幼年时也是无毒的,随着性成熟,性腺中才会开始分泌毒素。
这是鱼皮,胶原蛋白含量极高,但表面的小刺是退化的骨质鱼鳞,很难消化,所以现在一般饭店的处理是把鱼皮翻过来,让无刺的一面向外,易于放在嘴里直接吞咽下去,不过这个吃法实在不咋的,而且汤的滋味只能说尚可,没有喝了再想喝的冲动。
这个俗称鲃鱼肺,是整个菜里最鲜美的地方,鲃肺实乃鲃鱼肝,因肝的体大且形似肺,而被称为肺。肝脏是公认的河豚最美味的部位之一,但这里恰恰又是野生河豚毒素最强最集中的地方,所以连日本也规定即便是“无毒河豚”的肝脏也不能食用,国内对河豚的控制也十分严格,野生的绝对禁止,而且养殖鱼可食用部分仅为皮和可带骨的肉,所以大家对于鱼肝的表述都心照不宣。
后来特地去了次苏州木渎石家饭店,因为这家店的名气非常大,1927年中秋,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游览太湖赏桂花的归途中,到木渎石家饭店吃饭,一道“鲃肺汤”下肚当场让右老写诗一首:“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尤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第二天该诗刊于上海《新闻报》头版,自此石家饭店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拔高很多。
这就是石家饭店现在的“鲃肺汤”,以鱼肝为主料,再取鱼身两侧嫩肉佐之,用加了鲜菇、火腿和笋的鸡清汤煮成。袁枚在《随园食单》也有记载,“斑鱼”(即鲃鱼,于右任的笔误)料理:“斑鱼最嫩,剥皮去秽,分肝、肉二种,以鸡汤煨之,下酒三分、水二分、起锅时,加姜汁一大碗,葱数茎,杀去腥气。”
这鱼皮鱼肉鱼肝加上清澈的汤,鱼肉嫩是感受到了,但鲜却远远不足,还比不上无锡的那次,有点失望,石家或许早就不是原来的石家了。
上周末,二十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从二百多公里外带来泰兴家常菜,河蟹,羊肉,河鳗,猪肉和扁豆,最后都被这锅汤打败了!河豚和秧草(草头)本是绝配,看这浓厚的汤头,反转的鱼皮入口非常酥烂,小刺几乎感受不到了。
在泰兴一带,肝又有了新名词-----河豚肋(有人说这个是鱼白,我反复核实后还觉得是肝,各位有异议的可以文后讨论),这黄黄粘稠的鱼汤,是我至今尝过最美味的,远超日本那次,而且汤里有去油解毒功效的草头吸足了鱼汤鲜味,滋味更是妙不可言。
把它姑且称为“肋”吧,比豆腐还嫩,肥美度赶超鹅肝,2000多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属地,吴越盛产河豚,在吴王成就霸业后,更被推崇为极品美食,将它与美女相比,鱼肝被称之为“西施肝”,而上面提到的白子,则被用“西施乳”来形容,都名副其实啊!
最后再来上一碗秧草河豚粥,看来我要决定放弃减肥了。
作者简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携程签约旅行家摄影师 个人摄影、旅游、体验公众号:cao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