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拈偈-33 | 禾山打鼓
青原系祖师公案拈偈
禾山无殷禅师
禾山无殷禅师(891-960),俗姓吴,福州人,唐、五代时期青原系禅僧,九峰道虔禅师法嗣。他七岁从雪峰义存禅师出家,年满二十即受具足戒,受具后游方,参九峰道虔,遂为其法嗣。后住吉州禾山大智院,学徒云集。南唐李璟召问之,诏居扬州祥光院。复乞归山,栖止翠岩院。卒谥法性禅师。
【四四】举:禾山垂语云:“习学谓之闻,绝学谓之邻,(天下衲僧跳不出,无孔铁锤一个铁橛子)过此二者,是为真过(顶门上具一只眼,作什么)。”僧出问:“如何是真过(道什么?一笔勾下,有一个铁橛子)?”山云:“解打鼓(铁橛,铁蒺藜,确确)。”又问:“如何是真谛(道什么?两重公案。又有一个铁橛子)?”山云:“解打鼓(铁橛,铁蒺藜,确确)。”又问:“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道什么?这个坵圾堆。三段不同。又一个铁蒺藜子)?”山云:“解打鼓(铁橛,铁蒺藜,确确)。”又问:“向上人来时如何接(道什么?遭他第四杓恶水来也。又有一个铁橛子)?”山云:“解打鼓(铁橛,铁蒺藜,确确。且道落在什么处?朝到西天,暮归东土)。”
禾山垂示云“习学谓之闻,绝学谓之邻。过此二者,是为真过”,此一则语,出《宝藏论》。学至无学,谓之绝学。所以道,浅闻深悟,深闻不悟,谓之绝学。一宿觉道“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习学既尽,谓之绝学无为闲道人。及至绝学,方始与道相近。直得过此二学,是谓真过。
其僧也不妨明敏,便拈此语问禾山。
山云“解打鼓”,所谓言无味、语无味。欲明这个公案,须是向上人方能见。此语不涉理性,亦无议论处,直下便会,如桶底脱相似,方是衲僧安稳处,始契得祖师西来意。
所以云门道雪峯辊球,禾山打鼓,国师水碗,赵州吃茶,尽是向上拈提。
又问:“如何是真谛?”
山云:“解打鼓。”
真谛更不立一法,若是俗谛万物俱备。真俗无二,是圣谛第一义。
又问:“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
山云:“解打鼓。”
即心即佛即易求,若到非心非佛即难,少有人到。
又问:“向上人来时如何接?”
山云:“解打鼓。”
向上人即是透脱洒落底人。此四句语诸方以为宗旨,谓之“禾山四打鼓”。
悟证拈偈
33
禾山打鼓
闻声即打鼓,贼来四面堵,
迷闷意绝时,正是向上路。
编 者 按:
庚子年之初,悟证禅师(俗名赵文竹,笔名补山老人)参访江西青原山净居寺祖庭,应净居寺住持妙安大和尚之请,主导创作一套青原系祖师公案百幅造像,拟勒石上墙,为后世禅门张目。因与当代禅门耆宿体光老和尚不可思议的法缘,悟证禅师认为这也必是老和尚为他留下的考题,因而创作了这些诗偈。
悟证禅师言:为历代祖师公案造像,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不是画技高低的问题,也不是学问深浅的问题,无疑团不成公案,祖师心法,神鬼莫测,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若玩弄聪明,即使骗得了一时一世,难免将来出世之明眼大善知识见笑喝骂。然法缘如是,岂敢怠慢,能否担此重任另说,先通读原始资料,透过祖师公案,领旨印心,是为至要。诚望具眼善知识慈悲指正。
编 辑 | 清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