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杨桓《毕显神道碑》
《毕显神道碑》是元代学者、书法家杨桓撰并篆额书丹的碑刻。原碑在山东省巨野县陶庙镇苏坑村东,公元1300年(元大德四年)树立。后因黄河屡决,淤湮地下。1973年开挖水利干渠时被发现,2008年出土,现保存于巨野县文管所院内。
毕显神道碑概况
碑刻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碑额为螭首浮雕,篆刻“八万户都镇抚毕显神道碑铭”,左半部分已残缺。
碑身高约3.2米,宽约1.05米,厚36厘米。碑身上半部有裂缝一道。其正面为神道碑碑文,正文22行,行55字,共约1100字,除左上有两字残缺外,其余字口清晰。碑背面为毕显家族宗系图。字小,但字口亦清晰。
碑座为龟趺,长约2.7米,宽约80厘米,形制较为完整。
《毕显神道碑》记载了元代八万户都镇抚毕显及其家族的事迹,为元代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碑的书法处在隶、楷之间,又羼入了大量的篆书笔法,因而整体风格庄重、高古而奇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现将此碑文识读、标点出来,供文史爱好者参读,并就部分文字做了注解。(以下碑文)
都镇抚毕侯既殁余二十年,其子卜华偕门婿前余姚县尹岳1嵩持先世行状即丰县华山书院具礼为言曰:“先人平昔譱迹足以垂戒子孙,今茔中纪录篾然为子孙者,礼无阙乎?故徕谒,儻获数语以贲于石,则毕氏存殁俱受赐矣。”愚义其辞情恳切,乃按状而叙之。
君讳显,小字千奴,以所赐名曰拔都行。其先沧州南皮县鲁庄里人,已上三世俱失其讳。显考讳义,沧州管民长官,至元十一年春二月二十五日终寿,享九十有二,葬于沧州之先茔。显妣大夫人樊氏四子,君其长也。
性聪敏,才貌魁伟,生十岁,金乱,为圣朝蒙古军百户合里所得,养以为子,爱2如所生。合里殁,君即承其役。君年既壮,念父母在沧州故里,得一归者,岁甲辰始遂其志。还乡之日,父母无故,三弟具在。岁戊午,以君弹压本千户事。是年至巨野之韩村,乐其风土,遂家焉。李璮叛据济南,从王师,累战有功。大帅以名马翎甲美段表里赏之,赐名曰拔都——拔都者,国语谓勇敢男子也——升为本万户府镇抚。至元八年从攻襄樊,以功迁八万户都镇抚,仍以元宝楮币赏之。九年,以本职兼蒙古军百户。十年,修东西正阳毕,即告老于家,以长子抹兀代其职。十一年二月,显考沧州府君讣音至,君悲哀成疾,遂不克奔父丧。三月十五日寿终,享五十八,即葬于辛阡。
夫人孟氏,有淑慎之德,处家有法,寿享七十有六。次王氏,先侯二年岁壬申殁。傅氏来氏皆康宁。
子男八人,长曰抹兀,曰拗驴,曰卜华,曰秃忽,曰毅,曰季儿,曰抹兀歹3儿,曰柰满歹4。女五人,长适宣使忽里合察儿,次适管军百户李万奴,次适前余姚县尹岳嵩,次适百户张谌,次适望族安氏。十八年抹兀管领本军从攻倭国,渡海遇风得岸归国,特受进义校尉、蒙古军总把。二十五年征收乃颜,殁于5,敕收葬于辛阡。娶三张氏五子,长曰忽里罕,袭父职。拗驴十三年夏六月十七日殁,葬于辛阡,一子曰教止6。卜华有臤7行,仕路方享,五子。兔忽,蒙古军万户府合必赤百户,二子。毅将仕佐8郎,蒙古军万户府知事,四子。季儿,二子。抹兀歹儿,二子。柰满歹,四子。诸孙名详于宗系图。
于虖!金玉,至宝也,不遇炼磨不能为重用。向使良金美玉不遭炼磨之工,终西9于坚卝9顽璞而已,何所施哉?人才不遭患难,席于宴安,甘于孱懦,亦寻常乡人矣。镇抚君生十岁遭乱离,去父母从它人,其辛苦患难有不待言者,所以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之勇于战,敕奋功为八万户都镇抚,亦可谓奇男子矣。虽然,天之所厚谁能迻之?镇抚君不惟能自树立于人上,又天资孝爱之德,乱离之后能寻逑父母,以之父母具存,诸弟无故,身居美官,八子二十五孙,产业畜牧广大充塞,既富且贵,非天之所厚,能如是乎?是可铭,已铭曰:
皇元立天地,四海静尘沙。承时才与俊,奋起为爪牙。大者成功即开国,小者接翼犹承家。伟哉镇抚君,勇气如猇虎。奋身患难中,镇抚八万户。旌旗耀日月,阒然从部度。战功进无边,拔都名远布。年老力已疲,始得归农土。不期闻亲丧,悲哀忽成故。袭职世世门户光,诸孙才贤鸿雁行。孝让囗10先德囗10弜,荣贵方兴其未央。韩里之土美且良,卜之立茔封如堂。罗植佳木烟云苍,春秋祭礼牲牛羊。丰碑高揭铭文章,行路诵之感且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