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读三国9】初出茅庐 火攻强敌
颐和园长廊彩绘“诸葛亮大破魏兵”。
卧龙初觉酣梦,诸葛初出茅庐,刘备君臣的命运即将改写。春去秋来,诸葛亮以军师之职入刘氏军营约有半年,期间荆州未起战事,他也不过以防御为主,召集、演练兵马,静候时机,并未显露任何过人之处。似乎除了刘备与几位名士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尊崇之外,天下人皆对他显赫的才名报以怀疑。
质疑诸葛亮才智的首先是敌方大将。彼时,刘备率部投靠荆州刘表,自己屯兵新野。汉相曹操于邺郡加紧操练水军,常怀南征之意。他命夏侯谆为都督,于禁、李典等为副将,领兵十万进驻博望城,图谋新野。谋士荀彧、徐庶相继劝谏,英雄刘备得军师诸葛亮,如虎添翼,不可轻视。傲慢的夏侯谆却奋然夸口,誓要一战生擒二人。
每日见刘备以师礼优待诸葛亮,关羽、张飞二兄弟颇为不满,以其年幼,认为他徒有虚名。尽管刘备笃定说道:“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关、张因敬重兄长而不再进言,心中却不肯敬服初来乍到的军师。此外,营中其他将士亦对诸葛亮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毕竟“自比管、乐”的“绝代奇才”,当世能有几人?
指挥若定
乱世出英雄,曹刘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诸葛亮也将在接下来的战事中第一次真正亮相,展露绝世才学。
智赖孔明,勇须关、张。刘备得知十万曹军虎视新野的消息,立即请诸葛亮与关、张兄弟商议。诸葛亮知关、张必不肯服从军令,预先借来刘备剑印,便聚集众将士,开始行军布阵的调度。果然,张飞私谓关羽:“且听令去,看他如何调度。”诸葛亮早已成竹在胸,镇定下令,布置下几路看似无关紧要却环环相扣的奇兵。
第一路关羽,领一千军埋伏于博望坡左面的豫山,敌军到来则放任其离开,待见南面火起,即刻纵兵出击,焚烧曹军后部的粮草辎重。而张飞复领一千军至右面的安林后山谷中埋伏,见火起便出兵焚烧旧日屯粮之处。再一路五百兵马,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两边等候,待曹军到来便放火出击。第四路赵云为前锋迎敌,只许输,不许赢。主公刘备自引一千人马为后援,屯于博望坡下,待黄昏时敌军杀来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则回军掩杀。最后,诸葛亮自己与五百军士坐守新野城池。
诸葛亮派拨六路兵马,叮嘱众人依计而行。关、张却出面“挑战”军师的威信,埋怨诸葛亮坐守城池,贪图安逸。诸葛亮只得出示剑印,喝令二虎将。刘备亦责备二人:“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接着,诸葛亮催促刘备出发,同时命其他人备下庆功宴与功劳簿,等待大军凯旋。且不说诸将士不知军师韬略,半信半疑,就连一直待诸葛亮礼敬有加的刘备也暗自疑惑不定。
清光绪十四年刊本《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志》中描绘的诸葛亮。
初建奇勋
未战而先备筵席,若非狂放之徒,定是大智大勇之士。战况的发展一如诸葛亮设下的连环局,每一步都在其掌控之中。当日进发的十万曹军,自引一半精兵作为前部,李典、于禁等其余将士在后部护送粮草。夏侯谆逼近博望城时,遥望见前方烟尘骤起,正是赵云率军迎击。夏侯谆不识诸葛妙计,以为刘备军中无人,哂笑诸葛亮“以此等军马为前部”,直如“驱犬羊与虎豹斗耳”。
两支兵马交战不出数回合,赵云便诈败而逃,引诱曹军至刘备埋伏之处,赵、刘合战夏侯谆,亦不断败走。有人提醒主帅,谨防刘军诱敌埋伏之计,但夏侯谆只顾催军赶杀,还道:“敌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他一路追至博望坡,大军也尽数来到道路狭窄之处。这时天色已晚,浓云密布,夜风大作,仿佛是上天向曹军发出警示。
后军的副将李典、于禁见此处地势狭长,山川相逼,树木丛杂,若彼军用火,则万分凶险。两人商议,决议暂缓攻势,并向主帅谏言。夏侯谆闻之,猛然醒悟,慌忙勒马,急令大军停止行进。然而众将士疾行之中,一时间哪里拦得住?恰在此时,曹军后方喊声震响,前方火光冲天。一霎时,火势顺风蔓延,四面八方尽是火海,不单是周遭林木焚烧,粮草亦难幸免。曹家人马慌不择路,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亦回军冲杀,主帅夏侯谆只得冒烟突火而走。
王双宽绘《百位英雄榜》之赵云
却说李典早早策马撤回,火光中被突然杀出的关羽拦截。他只得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烧毁,亦抄小路溃逃。其余曹将欲救粮草,却遇张飞突袭。由于夏侯谆大意轻敌,诸葛亮神机妙算,十万曹军竟与几路刘军苦战至天明,收战后折损大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刘军在诸葛亮的调派之下,旗开得胜,诸将士方识孔明丘壑。关羽、张飞叹服不已,相顾而叹:“孔明真英杰也!”又见军士们簇拥着一辆小车前来,车中端坐的,正是羽扇纶巾的诸葛亮。两人更是心悦诚服,拜伏于车前。刘备等人班师回新野时,城中百姓纷纷出迎,望尘遮道而拜,皆道:“吾属生全,皆使君得贤人之力也!”无怪小说家亦题诗赞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新野小城抗拒十万虎师,看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因善用天时、地利,创造了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诸葛亮牛刀小试,凭借博望坡的一把火,燃尽敌军乃至盟友对卧龙才学的所有怀疑,足智多谋的威名自此远播。他之所以能稳操胜券,不仅是智计无双,更在于他对人心的准确把握。《孙子兵法》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料知己方将士不肯服从军令,便请来刘备剑印坐镇;料知曹将轻敌大意,便将计就计,故意示弱,诱其深入腹地而一举击溃。
诸葛亮像,清故宫南薰殿旧藏历代圣贤画像,纸本设色,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料敌先机
回到新野,诸葛亮并未沉浸在初胜的喜悦中,而是审时度势,告诫刘备,曹操即将亲自领大军攻来。刘备踌躇求问拒曹之计,诸葛亮则徐徐而道:“亮有一计,克敌曹军。”这时的荆州风云暗涌,即将发生巨变。刘表去世,次子刘琮在蔡夫人与蔡瑁的合谋下僭越继位,长子刘琦镇守江夏,毫不知情。刘琮等人得知曹操将起五十万大军来攻,为防刘琦、刘备兴师问罪,决议私献荆州于曹,以图庇佑。
消息传至新野,诸葛亮劝刘备下决心夺取荆州,抗拒曹军。然而刘备出于道义,认为此举有负刘表托孤之任,提出迁往樊城。商议间,曹军赶至博望的消息传来,诸葛亮便遵照主公心意,请刘备等人急速发往樊城,又生破敌之计。他先差人张榜,晓谕居民随刘备一起逃往樊城,遣将士护送百姓与家眷,同时聚集诸将士,各方调度。第二次出兵,刘军将士已对诸葛亮心服口服,言听计从了。
诸葛亮仍以奇谋、奇兵为主,先派关羽引千人至白河上游,用布袋装满沙土,阻遏流水;待次日三更后听见下游的嘶喊声,便放水淹之,并冲至下游接应。张飞引前人至博陵渡口埋伏,因此处水势最缓,是敌军溃逃的必经之处。赵云引三千人,分为四队,先于城内民居藏下引火之物,再分守城墙的四个城门,自己在东门埋伏。另有两千人,一半持红旗,一半持青旗,至城外鹊尾坡屯驻,见曹军便分别向左右两边散开,教曹军以为是疑兵;待城中火起复追杀曹军,并接应关羽军队。
分拨完毕,诸葛亮便与刘备登高瞭望,对坐饮酒,静候捷音。这日正午,曹将曹仁、曹洪先率十万前部率先赶至新野。至鹊尾坡时,先锋许褚带领的三千铁甲,见青红两队人马左奔右走,恐有伏兵,不敢前进。曹仁果中诸葛计谋,判定为疑兵,继续催兵进发。黄昏时分,许褚在行进中,忽听附近山顶上鼓吹阵阵,抬头望去,怒见刘备与诸葛亮逍遥对饮。许褚欲寻路上山,奈何天晚,便与大军准备攻取新野。
岂料四下城门大开,新野竟是一座空城。曹洪以为诸葛亮势孤计穷,故携民逃窜,便指挥大军进城安歇。至夜半,狂风大作,城墙西、南、北三门大火骤起,整座县城瞬息间上下通红,尽被火海包围。正是“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城中之火更甚于博望坡,曹军只得向无火的东门逃去,正中赵云伏军。曹军大败,又被两路刘军截杀,四更时早已焦头烂额,人困马乏。
曹军逃至白河边,准备饮马小憩,谁料上游的关羽听到人喊马嘶,急速撤去布袋,滔天水势奔流而下,曹军人马皆沉溺水中,又遭重创。曹仁引幸存将士往水势缓慢的博陵渡口处逃去,却又听张飞大喝一声:“曹贼快来纳命!”可怜曹军才遭火焚,又被水淹,一路溃逃却处处遇伏。可知诸葛亮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只待曹军入瓮,乘胜而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