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的生物学
一、黄鳝的性逆转现象
黄鳝雌雄同体,在其前半生是雌性,后半生为雄性,从胚胎到性成熟期都是雌性。雌性性成熟产卵后(5-9月),卵巢逐渐退化,精巢开始发育(8月-翌年2月),第二次性成熟(翌年5月以后)为雄鳝,可产生精子。这一发育过程是单向的,即此后均以雄性个体存在。
一般情况下,体长24cm以下的个体为雌性,24-30cm的个体雌性占90%以上,38-42cm雄性占90%以上,42cm以上的几乎全为雄性。
二、生活习性
黄鳝是营底栖生活的鱼类,喜栖于腐殖质较多的水底淤泥中,适应性极强。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全国各水系都有出产,但以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及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资源最为丰富。
1、温度要求
黄鳝属冷血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黄鳝生存的水温为1-32℃,最生长繁殖的水温为21-28℃,此时摄食活动强,生长较快。水温低于15℃时,黄鳝吃食量明显下降,10℃以下时,则一般会停止摄食,随温度的降低而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超过30℃以上时,黄鳝行动反应迟钝,摄食骤减或停止,长时间高温或低温甚至引发黄鳝死亡。
黄鳝具有自行选择适温区的习性,当所栖息的环境水温不适时,黄鳝会自动寻找适宜的区域,当长时间找不到适宜生存的水温环境,就会致使黄鳝的生理功能紊乱,诱发疾病甚至死亡。在高温状态下,黄鳝频繁伸头出水面呼吸空气,因此,当水面气温过高(高于32℃),同样会对黄鳝的正常呼吸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黄鳝对水温的骤然变化也非常敏感,因而在人工养殖中,若对水温调控不当时常会导致黄鳝患上感冒病。
2、昼伏夜出
昼伏夜出是黄鳝的栖息特性之一。连续光照,黄鳝表现为烦躁不安,聚集池角翻转,发病率很快上升。
3、不互相残杀
黄鳝养殖中不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问题。但因抢食问题,若饵料不足,在养殖池中很空易出现规格相差较大的个体。
4、消化特点
黄鳝对植物蛋白和纤维素几乎完全不能消化,对动物蛋白、淀粉和脂肪能有效消。但适度植物性饲料的添加可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摄食强度。天然状态下,黄鳝消化液分泌量少,新陈代谢缓慢,吸收速率低。因此,在养殖中,可在饲料中添加消化促进剂,以达到促进进食的目的。
5、黄鳝的摄食特点
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黄鳝的食物组成有些不同:仔鳝吃食蛋黄、水丝蚓和蚯蚓;幼鳝吃食水丝蚓、蚯蚓、轮虫、枝角类、孑孓;成鳝主要摄食蚯蚓、小杂鱼、螺肉、蚌肉、小虾、蝌蚪、小蛙和昆虫等。
1)对蚯蚓的特别敏感。水中的蚯蚓能被周围数十米远的黄鳝嗅到。蚯蚓有利于黄鳝的驯化吃食、增进食欲。
2)贪食。在人工养殖状态下,尤其是在单一投喂蚯蚓或蝇蛆,在吃食旺季,黄鳝一次摄入的鲜料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5%以上。过量的摄入食物往往容易导致黄鳝的消化不良而引发肠炎等疾病。而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摄食则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3)对气味敏感。黄鳝的摄食活动依赖于嗅觉和触觉,并用味觉加以选择是否吞咽。对无味、苦味、过咸、刺激性强有异味及过于干硬饵料均拒绝吞咽,尤其是对饲料中添加药品极为敏感。这也是一些养殖者在饲料中添加敌百虫或磺胺类药物等气味明显的药物来治疗鳝病而不见效的根本原因。
4)耐饥饿。即使是在吃食的高峰期,黄鳝饥饿1-3个月也不会饿死。在特别饥饿的状态下,黄鳝体质减弱易诱发疾病和发生大鳝吃小鳝的情况。
三、繁殖特点
1、产卵次数
黄鳝为一次怀卵,分批产卵,可产卵1-3次。据观察,80%左右的黄鳝只产一次卵,有约20%的黄鳝会产两次卵,极个别的黄鳝会产三次卵。产卵次数多,而总的产卵量却没有增加,因而人工养殖实践中,我们采用口服催产药物的方式,尽可能让黄鳝集中在一段时间内产卵,从而使繁育的鳝苗批量增大,方便集中管理培育。
2、筑巢产卵
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鳝常在乱石、洞穴、杂草堆或水生植物等的附近吐出泡沫为巢,然后雌鳝将卵(卵比重大于水)产于其中。与此同时,雄鳝排出精液使之受精,受精卵借助泡沫浮力在水面孵化,水温20-28℃时,约7天左右鳝苗即破膜而出。雌鳝产卵完毕便离巢而去,雄鳝则有护卵习性。
即将产卵的黄鳝若不能找到安全的产卵区,它将会不产卵而随着产卵季节的结束而将卵粒慢慢地吸收掉,这种未能产卵的黄鳝会在第二年像其它产过卵的黄鳝一样,逐渐转化成为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