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中药——沙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入肺、胃经。
【功效】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功效特点】本品甘能生津,寒能清热,功能补肺阴、清肺火,适用于肺热伤阴燥咳,或久咳伤阴咯血等证,又能养胃阴,生津液,所以又治热病伤阴、胃燥咽干之证。
【功效主治】
1.润肺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或久咳失音,可与麦冬、玉竹、天花粉、芦根等同用。
2.养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咽干口渴等证,可与麦冬、玉竹等同用。
【鉴别应用】北沙参与南沙参,均有清养肺胃之功,但北沙参坚实而瘦,富有脂液;南沙参空松而肥,气味轻清,一偏于养胃,一偏于清肺,对于肺虚无余热而发生之咳嗽,宜北沙参;肺虚有余热而发生之咳嗽则宜用南沙参。
【配伍应用】
1.配麦冬: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治疗肺痨日久、阴分受伤、虚火内扰、形体赢瘦、干咳少痰。麦冬养阴润燥,二药相伍,滋润肺燥,清泄肺火,使水不灼金,清肃有权,肺复濡润,干咳必停。
2.配阿胶:治疗肺痨咳血。肺痨日久,阴虚火盛,火迫血脉,发为咳血。阿胶甘平,养血止血,北沙参甘寒,养阴抑阳,为肺家气分中理血之药,血阻于肺,非此不能清也,二药相须乃用,功专养阴清肺、凉血止血,用治肺痨咳血,滋水制火,火小烁脉,咳血自止。
3.配乌梅:清热生津,除烦止渴。温热病后,阴液耗竭、胃阴亏损,食欲不振,舌干口燥,虚火内扰,心胸烦闷。乌梅酸平,酸以生津止渴;北沙参体重质润,善养胃阴,清热除烦。二药相配,养阴生津,安心宁神,阴生火去,烦渴自清。
4.配天花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治疗痈肿疮疡、热毒炽盛、焮赤肿痛。天花粉苦寒,排脓散肿,治痈疮肿毒;北沙参甘寒,养阴清热,治一切恶疮疥癣,排脓消肿毒。二药相配,功效大增,泄火消肿,排脓止痛,用治疮疡实证,乃为要对。
5.配粳米:治妇人白带。七情内伤,气郁不舒,肝乘脾土,聚湿停瘀,积久化热,损伤任带,带下五色,气味腥臭,精神郁闷,少腹疼痛。粳米益气补中,健脾助运,二药相伍,柔肝健脾,清热除湿。
【应用注意事项】风寒作嗽及肺胃虚寒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10~30克,入煎剂,或入丸散,或熬膏。
沙参麦冬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组成】沙参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叶4.5克 麦冬9克 生扁豆4.5克 花粉4.5克
【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日服二次。
【功用】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主治】肺部感染,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者。
【加减】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9克。
【歌诀】沙参麦冬扁甘桑,竹粉甘寒救燥伤,证或热兮定或咳,脉然无汗嗽痰凉
【适用舌苔】秋燥季节的白沙干苔
病案举例——沙参麦冬汤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张某,女,19岁,2006-6-6日初诊。面部粉刺、丘疹、脓疱1月余,伴口干心烦,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体查:面部皮疹以红色或皮色粉刺丘疹为主,脓疱较少。面部“T”字部位皮肤呈油性,面颊部位皮肤偏干有细纹。患者自服“凉茶”数日,皮疹无明显改变。笔者四诊合参,辨证为肺阴亏虚兼肺经风热,宗滋阴润肺,清肺解毒之法。处方:沙参12克 玉竹10克 麦冬10克 冬桑叶10克 天花粉10克 蒲公英15克 枇杷叶15克 知母10克 黄芩12克 生地15克 生甘草3克。每天1剂,水煎,分服。服药7剂,面部粉刺、丘疹颜色转淡、数目减少,脓疱熟后经消毒挤出脓栓已结痂,口干心烦均明显改善,自觉面部“T”字部油脂稍减少。继宗润肺清热之法调理3周,并嘱患者面部混合性皮肤护理,面部皮疹渐消失,面部皮肤得明显改善。
连锁门店需求点:口碑及消费者的重复消费取决于专业力
随着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水平的提升,更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
门店连锁间的会员制、促销手段、价格战已无明显差异化的今天,赢取客户最终取决于销售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