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好人

关于老好人

在征集正在编纂的这部书的所插图片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波折,虽诉求清晰,却收获不大。当年受条件制约,确实没留下多少照片,尤其是当时即便是拍照,也以拍摄人物的形象为主,很少有人有事没事去拍个“空镜头”(画面中没有人物),而这次编书,重在记述事物之发展变迁过程,不意为人物张目,所以征集颇有难度。

为了尽多地收罗煤炭行业这一篇章的照片,专程去找了导师。导师在行业内经历丰富,且一向关注人之活动生态,曾经珍藏了许多煤矿工人的生活掠影,还在许多照片边上旁注了所摄人物的简要介绍,时至今日,往往拿起一帧照片,就打开话匣,能说上一两段相关的人物故事,一本相册几近成了风起云涌当年的传奇集锦。其中,有一张穿着窑衣的矿工照片,此乃一位劳动模范,事迹鲜亮,我在煤矿专司宣传工作时,曾多次为他撰写通讯报道。看着照片,不由脱口而出:“老好人哪!”

“老好人”,是人们对某一类人物的基本评价,乍听起来,应当是积极的、正面的。如今为重塑社会道德计,每年都在评选“中国好人”一类的标杆式人物。好人,且老,应当是好上加好。但不知为什么,人们在评说某人为老好人时,有意无意间总会流露出些许毁誉参半的意味。其实,这往往在于人们看待事物、人物的角度和心态,出于不同的认知,会有不同的观感和结论。

细细考察,老好人之“好”,大致有四:

其一,忠厚老实,做事勤勉,好榜样。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群体,几乎都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心底善良,埋头苦干,吃苦耐劳,十分卖力,从来不患得患失,笃信“吃亏是福”,主动承揽了别人、尤其是貌似精明的人不想、不愿、不屑做的一些苦累脏难的活计,而这些事情往往属于细枝末节,无关宏旨大义,不鲜亮在明处,不张扬在台面,做起来费神费力,做了也不一定有人说好。但也正因为有了老好人的无私奉献,整个体系的运作才会更加顺畅。

其二,木讷寡言,不尚斗争,好脾气。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特定的语境里,老好人被贬为一种缺点,甚至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地步,有了“老好人思想”“老好人主义”的说法。其实,除却敌我对垒这种场合,更多的时候,是非对错是很难评判的,动不动就祭起斗争的大旗,非要拼斗个你死我活,挺没劲的。何况,人们所争执的,往往仅仅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天到晚剑拔弩张,绷紧“阶级斗争”的弦,针尖对麦芒,水火不相容,无论大事小情都要论个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最终伤害的很可能是整体氛围的和谐。当然,也不是说不要立场、不顾原则、不分是非地一味和稀泥,问题在于:是就一定是是,非就一定是非么?“风物长宜放眼量”,也许时过境迁,是成了非,非成了是,也未可知矣。

其三,不事张扬,随遇而安,好相处。老人家曾说:“除了沙漠,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万年以后也会是这样。”因此,就一个人群的集合而言,组成人员性格迥异、学识多寡、品位高下、能力大小,很正常;有人在前面吆喝引领,有人在后面紧紧跟随,有人在边上指指点点,也很正常。集体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其多样性的包容,和谐的本意就是共生共容,彼此之间多一点体谅宽容,少一点荆棘相对,不好吗?

其四,过于窝囊,无大志向,好糊弄。其实,所谓成就,所谓作为,各人有各人的视角和看法,攀高比强,逞勇斗胜,自是进取之道。但是,只要人们自己觉得舒服,安于现状,安守本分、安之若素,也是一种活法,谁也不必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同时,有人不想参与针锋相对的剧烈竞争,不想在惊涛骇浪中搏击中流,只希望做风平浪静里悠然摇曳的一叶小舟,也就不必去强勉,更不可因为别人的平和、寡淡、不计较,而恃强凌弱、肆意妄为。

出于的秉性、教养、经历,自己也许成为不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好人。但,愿意与身边的老好人相敬相处。因为,与之为伍同行,不必矫饰,不用设防,充溢在内心的,是静静流淌的温暖。

(图片由“山草”拍摄)

2019年12月25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