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 | 戳中趣话之甘泉

聞鍾記郵(3621)戳中趣话之甘泉

收到了范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只看了一眼,就被邮资明信片上的邮戳所吸引,“甘泉”,一个很吉祥的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水是财富的象征,于是把许多溢美之词赋予了水、泉、湖、河、江、海,水也就成为生命的源泉。如果形容水的甘甜,绝对不会出现甜字,“甘泉”二字足矣。甜美的泉水,是世人心目中的圣水。
甘泉曾经是一座宫殿的名字,让时光回到秦汉时光,距离长安三百里的淳北县西北有甘泉山,山上有一座宫殿名曰甘泉宫,也叫云阳宫,本是秦朝时期的宫殿,后被汉武帝扩建定名为甘泉宫,每年5月汉武帝来这里避暑,直到8月回京。甘泉宫是汉武帝时期仅次于未央宫的场所,不仅仅是皇帝避暑的场所,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也会在这里进行。
甘泉也是一个县的名字,位于陕西延安的西南,因为神林山有泉水而得名,素有“美水之乡”的美誉。秦置雕阴县,北魏初置临真县,唐武德年间置伏陆县,天宝年间改为甘泉县,至今归延安管辖。最初见到“甘泉”邮戳的时候,曾想过这个甘泉是否与甘泉宫有关?不过在查阅了资料后发现,这两处甘泉纯属是名字上的巧合而已。
不过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江苏和广东也有叫“甘泉”的地名,只不过现在都已经改名了。江苏的“甘泉”是清雍正九年设置的,因为一座甘泉山而得名,这个甘泉县是从江都分出来的,甘泉、江都同属于扬州,于是在扬州城就出现了一座府衙,两座县衙并存的情况,1911年甘泉并入了江都。
广东的甘泉是在南宋元嘉年间设置的,就在如今广东阳春市西北,属新宁郡。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属阳春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分甘泉县为西城、流南二县,均属端州。隋大业二年(606年)撤销西城、流南二县,并入铜陵县。
许多的地名很有意思,有很多古老的称谓已经消失,也创新了许多新的词汇,从一个地名的邮戳上,能了解到名址的变迁,也许这就是集邮留给人们的乐趣之一吧。

闻锺集邮

有图有真相

关于闻锺集邮

与闻锺集邮有关的

作 者 简 介

杨文忠:

笔名闻锺,供职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邢台市分公司,从事邮政工作36年。集邮写作20余年,在《集邮》《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集邮报》《上海集邮》《河北邮政》《河北集邮》《文献集邮》《觅邮》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集邮文章。

(0)

相关推荐

  • 聞鍾記郵 | 戳中趣话之状元

    聞鍾記郵(1858)戳中趣话之状元 吴猛老师旅游到贵州,除了领略多彩贵州的景色之外,最主要的时还能收到盖有贵州特色邮戳的明信片,就像这个加盖了"状元邮局"邮戳的明信片. 2014年 ...

  • 聞鍾記郵 | 戳中趣话之福建工程学院

    聞鍾記郵(1859)戳中趣话之福建工程学院 在当前的集邮界有一些集邮者热衷于收集和研究校园邮品,所谓校园邮品,就是与各大中专校园有关的集邮品,邮戳.实寄封等等,收集者的群体以在校大学生为主,通过收集和 ...

  • 聞鍾記郵 | 戳中趣话之霞浦

    聞鍾記郵(1872)戳中趣话之霞浦 收到朋友们寄给我的封片的时候,总会留意一下封片上的邮戳,看一看邮戳的地址,总会有意外的收获. 周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上,邮戳的名字很独特,霞浦,一个令人向往的地名.地 ...

  • 聞鍾記郵 | 戳中趣话之鸿雁

    聞鍾記郵(1876)戳中趣话之鸿雁 <诗经·小雅>中有: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 ...

  • 聞鍾記郵 | 戳中趣话之皇后

    聞鍾記郵(1925)戳中趣话之皇后 东坡兄从南召寄给我一枚明信片,见到邮戳就想起一出传统京剧<遇皇后>了.因为这枚邮戳的地名就是皇后.皇后是皇帝的正室,统领皇家后宫."后&quo ...

  • 聞鍾記郵 | 戳中趣话之朱雀

    聞鍾記郵(1946)戳中趣话之朱雀 收到了范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加盖了一枚"朱雀"邮戳. 朱雀是一种鸟,在中国有18个种类,体型似麻雀,雄鸟体羽主要为红色,雌鸟则为褐或绿色:外侧尾 ...

  • 聞鍾記郵 | 戳中趣话之阳明

    聞鍾記郵(1947)戳中趣话之阳明 见到朋友寄给我的明信片上"阳明"的邮戳,首先想到了王阳明.提及王阳明,就会想到"知行合一". 阳明是王守仁的别号,明宪宗成化 ...

  • 聞鍾記郵 | 戳中趣话之瘦西湖

    聞鍾記郵(1948)戳中趣话之瘦西湖 一座城市都会有一个或数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风景,扬州不只是有大运河,还有瘦西湖.一座2500年的城市,十年一觉扬州梦,二分无赖是扬州.人生只爱扬州住.烟花三月下扬州. ...

  • 聞鍾記郵 | 戳中趣话之迎宾

    聞鍾記郵(1956)戳中趣话之迎宾 这个除夕是全中国人的节日,在辞旧迎新的时刻,时间的指针渐渐指向了丙申年.乙未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走远,又是一个轮回.在中国传统的纪年中,总是以子开始的,但在集邮人心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