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 | 孝义永存

闻锺集邮

WENZHOGNJIYOU

聞鍾記郵(2221)孝义永存

中华孝道,孝义永存。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在传承中,形成了以家族、家庭为中心的孝道文化,出现了很多以孝道而闻名的著名人物,也有很多孝道故事流传至今,《百里负米》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故事在2016年10月7日被《中华孝道(二)》邮票收录。

对于“孝”最初的印象是长辈去世之后或戴在左臂,或戴在右臂的一个写有“孝”字的黑纱或小牌子,代表了家中有老人离世。再后来看电视剧,名字忘了,其中有一个情节,主人公做错事情能够被罚写一百个“孝”字,最终写完之后是痛哭流涕、肝肠寸断,可见一个文字的读和写能带给人的那种感受是永世不忘的。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中有句名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情不待。这句话的原话出自皋鱼之口,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待,则是孝子的无奈。子路在楚国致仕为官之后,每每想起自己的父母不能与自己同享富贵,总是感叹。年轻时的子路就是个大孝子,他的故事就是《二十四孝》中的百里送米。
“百里送米”是讲子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如愿以偿呢?”孔子赞扬说:“仲由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地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为时已晚。但愿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孝养要及时,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之不在。

在《中华孝道(二)》邮票发行的时候,山西杨老师从孝义给我寄来两套邮票的首日实寄封。见到孝义两个字,就像是否与孝道有关呢?在网络上一探究竟,原来孝义与中国的孝道文化有关系,这里也出了一个大孝子,唐代的郑兴,因其割股奉母的故事被传扬,又加上这里以前叫永安,与涪陵永安重名,于是唐太宗大笔一挥,这里就以郑兴奉母的事迹改为孝义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