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锺記郵 | 云居寺
自从白马寺横空出世以来,佛教的寺院在中土遍地开花,很多的高僧大德以普度众生的心怀将佛家经意传播四海。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在中土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共荣的局面,历代的高僧也以慈悲为怀,弘扬佛法。很多讲经的场所形成了香火鼎盛道场。
从智杰老师寄给我纪念邮资片上,知道了北京房山云居寺,这家寺院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这家建于隋末唐初的寺院,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20世纪40年代毁于日军炮火中。1949年之后经过两次大规模修复。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中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20世纪50年代末,利用三年时间对石经进行发掘整理,并组织专家对房山石经进行研究,出版了《房山石经影印本》和《房山石经题纪汇编》等一批研究著作。
云居寺经藏很珍贵,纸经藏22000多卷,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包括明南藏、明北藏和单刻佛经等。而其中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妙莲寺比丘祖慧刺破舌尖血写成,被誉为“舌血真经”,尤为珍贵。《龙藏》木经始刻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存77000多块,内容极为丰富,是集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来译著之大成。堪称我国木板经书之最。世界上现存两部汉文大藏经,一部为云居寺现存的《龙藏》。
云居寺藏有佛教三绝与千年古塔,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与中国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为千年古刹增添一份祥光瑞气。
云居寺及石经山上的唐代密檐式石塔就属于早期的结构形式,矮小的塔基由两层石板相叠而成,很不显眼。塔身全部是用汉白玉建造,为四角形,并在第一层塔身内设佛龛,佛龛内的雕像具有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是唐代石雕艺术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观赏价值。从第二层塔身开始,每层用叠涩法砌出塔檐,在塔顶处安置葫芦形塔刹。
石经山海拔450公尺,山腰有9个藏经洞,其中雷音洞为开放式,洞内宽广如殿,四壁镶嵌经板大都是静琬早期所刻。洞中有四根石柱,石柱上雕佛像1056尊,故称千佛柱,九洞共藏经4196块。石经山现存唐塔两座,还有石凿古井、隋唐碑刻等大批历史遗存。从一家历史悠久的寺院中,能看到中国佛教历史的传承,见证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与兴盛。明信片的邮资图是是云居寺石经塔、木刻经与寺院建筑,明信片左侧的图案为云居寺山门以及远景的石经山,彰显出古刹历史的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