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口解放桥——夏日河风凉,赶场人如潮!
期待你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的公众号 更多精彩哟!
“久别黄溪今日回,沿街踏行追往昔。”是的,久别黄溪口的我正在沿街寻找着曾经的回忆。不知从何年何月何时起,我成了一个念旧的人。只要是呆过的地方便会时时怀念,更何况在这里工作生活过十一年之久呢?我知道,从一个地方至别一个地方,不断地变幻着,不断地身在异乡,时间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了。一个个呆过的地方反而成了一个又一个地第二故乡,越是久别越是思念。”前几次匆匆忙忙地来过黄溪口,来去总是匆匆,没能好好地走走,看看。所以,今天专门抽出时间再来看看这位风华正茂,婀娜多姿的美丽少女,梦中的依人。
“忽然又见风雨桥,人声鼎沸笑声依。”不知不觉间,又转到了这座留下很多记忆的风雨桥前。黄溪口风雨桥,又名解放桥,全长近100多米,原主桥长128米,它修建于1950年,已有60多年的历史,是为纪念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修建,是一座具有黄溪口瑶乡民族特色的风雨桥,它完整地保留了黄溪口人民建桥的特色和建筑符号,成为目前黄溪口唯一的民族特色的风雨桥。
这座风雨桥的3座桥墩耸立于黄溪溪口,老桥的桥墩上平铺纯木材构建,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精致美观,整个风雨桥如长龙卧波,与沿河的百年翠柳交相辉映,充分体现了黄溪口瑶族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构成了一幅神奇秀丽的黄溪口瑶家风俗画卷。
自清水塘水电站修建后,解放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修建钢筋混泥土桥墩及桥身,桥身主体上面建木制架构,依旧仿古而建,青瓦叠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青石平铺桥面,两侧引桥构筑台阶。桥上木制多脚拱顶,通道两侧有栏杆,坐板,形如游廊。桥梁结构不用铁钉,全部是柱子凿穿洞眼街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巧妙,令人叹为观止,比往日长龙卧波雄风更甚!
黄溪口风雨桥横跨黄溪溪口之上,连接下街与新街,是下街到新街的主要通道,更是黄溪口人乘风纳凉,交朋结友的好去处。这里一到黄溪口的二七场,桥上是人山人海,来来往往如潮水涌动,老年人在桥上下打三棋,看轻人在桥上谈情说爱,十里八乡来赶集的在此山歌会友,切磋唢呐技艺,交流着龙船的趣事……更有甚者,在此比划着划龙舟的鼓旗,在桥上过着划龙船的干瘾。
你看这位大爷生意不做了,跑这里来过干瘾来了,拿起腰旗,又准备跟吹唢呐的师傅配合一番了。
这几位大爷一边叨着旱烟,一边正聚精会神地下着瑶乡特有的“打三棋”不亦乐乎,“我要摆个打三,你要谋个连三;我要争个先手,你要防着打三。”你来我往,杀得难分难解,环环相扣,局局谋篇,旁边看棋的大爷们各自支招,更是心急如焚,比下棋的大爷还上心。
桥上两边竖柱上挂着好多简易的棋盘,专供打三棋的爱好者们切磋技艺,往往是两人坐着对羿,多人站着看棋,下棋的稳如泰山,心如止水。反而是看棋的入局更深,这可能便是所谓的“当局者谜,旁观者清”。
风雨桥是总是人来人往,黄溪口的中老年人,退休的干群们总喜欢有事没事都要到风雨桥上走走,坐坐,闲凉纳风,交几个新朋老友。坐在桥上看看黄溪溪口处车水马龙的繁华,享受一下夏日桥上难得的欢娱。
风雨还在一遍遍地刷新着黄溪口的容颜,岁月还在一天天地升华着黄溪口文化。永远不变的是这座意义非凡的风雨桥:在风雨桥上留下了黄溪口人的欢乐;储存了黄溪口人的记忆。这里有黄溪口人童年的天真,这里有黄溪口人老年的夕阳,这里更有黄溪口青少年的我心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