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是失败了的田氏代齐,都是在加强中央集权

在进行战略决战时,谁先完成兵力集中,谁就会占据战场主动权。在列国竞争的大争之世,哪个国家先完成内部统一和集权,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既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也是完成内部集权的过程。

春秋末期,各主要大国的世卿家族就已经凌驾于国君之上了,而在各世卿家族内部,又存在着大夫专权的情况。孔子出仕时就是在鲁国的季氏家族供职,而季氏家族又被阳虎等大夫架空了。

齐国和晋国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国君都已经成了傀儡,权力完全掌握在几个大家族,晋国是智氏、赵氏、魏氏、韩氏,齐国则是田氏、国氏、高氏、栾氏、鲍氏等几个大家族控制着。

但这时候的大趋势是区域内的集权和统一,虽然国君的权力被架空了,但各个家族在自己封地上的权力在逐步加强,是在为更大范围的统一做准备。原来各国内部盛行的多层级的分封制正在逐步衰亡。

反映在各国内部,则是各国各大家族内部不再实行分封制,而是赢家通吃,也就是作为家主的人全盘继承整个家族的地盘和势力,其他人不再从其中受封,获得地盘和老百姓,各个家族也更多的利用外姓的士大夫来控制其地盘。

齐国是田氏和鲍氏联合,消灭了另外两个势力比较大的家族,但因为鲍氏本身实力比较弱小,所以很快就被田氏消灭了,这样就形成了田氏一家独大、完全控制齐国的局面,为后来田氏代齐奠定了基础。

晋国其实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但不幸的是这个过程失败了,没有完成。

当时晋国各大家族中实力最强的是智氏,其次是赵氏,魏氏和韩氏的势力相对较小一些。所以,智氏试图联合魏韩两家,消灭赵氏,瓜分其地盘,然后智氏再消灭魏韩两家。但赵氏成功说服了魏韩两家反水,反而是赵魏韩三家一起消灭了智氏,瓜分了其地盘。

之后,赵魏韩三家共同控制了晋国,晋国的土地基本上完全被三家瓜分完了,国君完全被架空了,成了三家的傀儡。到公元前476年,赵魏韩三家向周天子求封,成为与各国平起平坐的诸侯,也是春秋与战国的时间分界线。

相对而言,只有秦国是个例外。因为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已经严重的打击了当时在秦国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的公族宗室势力,加强了国君的中央集权,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在战场上立功来获得土地和爵禄。

赵魏韩三家则是在分晋之后各自进行了内部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基本与商鞅变法一致,也都是鼓励军功,打击宗室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君的地位和权力,为即将到来的列国竞争的局面做准备。

但相比之下,秦国的改革最为彻底,而且保持了秦国的统一,而赵魏韩三家分晋之后,统一的晋国分裂成为三个国家,失去了压制秦国的能力,而秦国进出关东的主要通道又控制在三晋之中实力最弱的韩国手中,才为秦国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这个过程其实和曹氏代汉、司马氏代魏是一样的。一方面是原来旧的皇权衰落,另一方面则是新崛起的家族成为新的权力中心,只要完成这个篡位的过程,就马上可以完成内部集权的过程,重新形成比较强大的中央集权的皇权。

北伐的时候“万物竞发,生机勃勃”?

在新疆和敦煌看海,看云南象群北移,中国人是什么心理?

用进攻压制澳大利亚?李铁这勇气哪儿来的?

0:1输给日本不意外,球迷失望的是看不到机会

宁波的弥勒佛还在,茶卡盐湖的成吉思汗还在,荆州的关公像拆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