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古代老师都有谁?看看这四位名师如何培养学生
九月一日,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数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名师,培养出了众多栋梁之才,一起看看古代名师们如何培养学生。
颜之推
教育子弟树立高尚理想
《颜氏家训》
颜之推(531-约597)是南北朝时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都写在了他的专著《颜氏家训》中,这部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宏大且内容丰富的家训,在家庭教育、道德修养方面给后人提供了借鉴。颜之推一生在南北朝奔波为官,虽然没有具体从事过教育教学,但是他的教育思想却影响了一千多年。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教育子弟立志,树立高尚的生活理想。《颜氏家训·教子》中记载,在齐朝有位士大夫,他介绍自己的育儿经验时说:“吾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这位士大夫对孩子的教育抓得很紧,不仅学习“外语”,还学习弹琵琶,这本来也无可非议,可是这位士大夫教儿子学才艺的目的是为了依附权贵、屈节求官,以博得名利。颜之推对此极为愤慨,一再严戒子孙不要效仿。
颜之推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博学多闻,他除了要求子孙掌握好经学、文史外,也大力提倡对“百家”知识的学习。他在《颜氏家训》中说:“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也就是说,颜之推不仅要求学好一切利于生存的农工商技能,对于包括医学、音乐、算术、书法、棋艺、射箭、绘画等在内的知识也要知晓大概。比如,对于医学,颜之推认为平时学点医学,对于日常生活大有裨益,紧要时刻能救命,“微解药性,小小和合,居家得以救急,亦为胜事”;对于琴艺,他同样不反对,学习琴艺可以愉悦人之性情,“今世曲解,虽变于古,犹足以畅神情也。”
当然,颜之推倡导博学的同时,更强调知识学习上的专与精。他曾在《颜氏家训·省事》篇记载:“近世有两人,朗悟士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书迹未堪以留爱玩,卜筮射六得三,医药治十差五,音乐在数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天文、画绘、棋博,鲜卑语、胡书,煎胡桃油,炼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
这两个“朗悟士”,就像如今的孩子一样,在家长的要求下,什么都学,结果样样都不精通。颜之推对此是极为反对的。对于这两位“朗悟士”,他认为,“以彼神明,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
胡瑗
率学生畅游大好河山
记录胡瑗教育思想的《安定言行录》
胡瑗(993-1059),北宋著名教育家,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胡瑗屡次科举不中,绝意科场,以教书谋生。宋仁宗景祜元年(1034),范仲淹迁知苏州,创建了“苏学”,聘胡瑗任教授。庆历二年(1042),应滕宗谅之邀出掌湖州府学。在湖州任教九年,胡瑗教学有方,其订学规还被朝廷取为太学法。皇祜二年(1052)起,胡瑗在太学讲课,后任学政,负责“管勾太学”,后封为太常博士。
胡瑗在教育学生时,责任心很强,“视诸生如其子弟,其父兄。”欧阳修称赞他“教学之法最备”。
据清代丁宝书《安定言行录》一书记载,胡瑗曾指出:“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则隘吝卑鄙。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为有益于学矣。”
为此,胡瑗带领湖州的学生游览关中,登高远望,北方的雄伟山河跟南方的秀丽风景迥然不同。胡瑗对学生说:“此可以言山川矣。学者其可不见之哉!”
胡瑗不但指导学生学习,还督促他们锻炼、休息和娱乐。他在湖州州学建立了射堂和乐斋,“士虽学书,不废骑射、琴瑟”,学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还要学习射箭和音乐。每次大小考试之后的晚上,他都让学生集中在首善堂,奏乐唱歌,到二更才散。他的教法不但被宋人传为美谈,即使过了六七百年,清朝人还在仿效。
在太学执教时,对误入歧途的学生,胡瑗同样循循善诱。据《安定学案》附录记载,有个广东番禺来开封读书的学生,出身商人家庭,来的时候父亲给了他很多钱。最初,这位学生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很快把钱挥霍一空,还得了重病,躺在旅馆里奄奄一息。胡瑷知道后,就去看望这位学生,首先警其心,使他知养生术,其后,胡瑷向他讲修身的道理。这位学生经胡瑗教导后,幡然醒悟,发愤读书,几年后考中了进士。
由于胡瑗“教法最备”,人们都愿意跟他学习,正所谓“人皆乐从而有成”。
胡瑗的弟子遍布朝野,其中最出名的当推北宋理学大师程颐。程颐曾于皇祜年间在太学从师胡瑗,胡瑗以“颜子所好何学”试题考学生,程颐的“学以至圣人之道”答卷,深得胡瑗赏识,后来程颐成为易学大师,他著作《伊川易传》深受胡瑗的影响。
程颐对胡瑗极为尊重,在《宋元学案·安定学案》中记载,“伊川之敬礼先生亦至,于濂溪虽尝从学,往往之曰茂叔,于先生非安定先生不称也。”这段话的意思是,程颐(世人称“伊川先生”)虽然也在周敦颐(号濂溪)那里求学,但他只称呼胡瑗为先生,而对周敦颐则以叔辈相称呼,由此可见程颐对胡瑗的尊敬。
王通
培养出多位唐代开国功臣
王通《中说》
王通(584-617),隋末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隋仁寿四年(604),王通开始《续六经》的整理和写作。九年后,《续六经》完成,王通名动天下,四方学子远道而来,向他学习辅君为政之道。王通在黄颊山、白牛溪办学,学生之多,当时号称门下千人。他被视为孔子一般的人物,他讲学的白牛溪也被称为“王孔子溪”。他教育出来的学生,有魏征、薛收、温彦博、杜淹、杜如晦、陈叔达等大唐开国功臣,另外房玄龄、李靖、李密等人也都向王通请教过学问,受其影响。王通的教学思想被收录到了《中说》一书中。
王通十分注重教材、教法等方面的改造与发展。他一生著述颇丰,在教授学生之余,还为他们编写大量的经学辅助读物。据《中说》记载,王通在教法上也进行改进,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充实和改善教材的内容。
在教学中他还注意吸收佛、道等其他教派和学派的思想,把一些可借鉴的内容拿来丰富和充实儒学,改变了其单调乏味的状况,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王通注重因材施教与兼收并蓄,对于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他的论述就会有所变化,因人而异地加以解释,效果很好。
据《中说·问易篇》载,魏征问:“圣人有忧乎?”王通回答:“天下皆忧,吾独得不忧乎?”魏征再问:“圣人有疑乎?”王通答:“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乎。”魏征问完走了。王通给董常说:“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
董常说为什么给魏征不这么说?王通说:“征所问者迹也,吾告汝者心也,心迹之判久矣,吾独得不二言乎。”从这段对话也可看出,对于不同人,王通的教育理念也不同。
王通还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并提出了提高道德修养的相关法则。他要求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要有远大的志向,据《天地篇》载:“魏征、杜淹、董常至,子(王通)曰:'各言志乎。’征曰:'愿事明王,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淹曰:'愿执明王之法,使天下无冤人。’常曰:'愿圣人之道行于时,常也无事于出处。’子曰:'大哉,吾与常也。’”
这些主张成为王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中的不少概念和提法是有创造性的,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影响,并为后世学者广泛地借鉴。
颜元
身体力行推动全面发展
颜元《习斋记余》
颜元(1635-1704),清初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主要内涵是“实行、实文、实体、实用”,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记录在《习斋记余》、《习斋事谱》和《习斋言行录》等书中。
颜元特别重视六艺的学习。颜元对自己的学生要求:“凡为吾徒者,先学礼乐射御书数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予虽未能,愿共学焉。”
据《习斋事谱》载,颜元不仅在课堂内教授学生六艺知识,他还经常和学生一起到课外去实训。有一次,颜元带领学生到野外举行射箭比赛。他连发六箭,箭箭射中靶心,学生们在旁边一片喝彩。等参加比赛的学生们都射完以后,颜元发现,学生中成绩最好的也只射中两箭。学生都称赞老师是“神箭手”,颜元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颜元说:“孔圣先师当初也教了好多学生,其中颜回的仁义宽厚超过了孔子,仲由的忠勇果敢也在孔子之上,端木赐的能言善辩更是孔子所不及。我想正是因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孔学才能不断发扬光大,成为后人修身立命之道。而现在我教了你们这么多学生,别说超过我的,就是赶上我的人也没有,如果是这样,我们这一学派还有什么前程可言,我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
学生们恍然大悟,暗下决心,努力奋进。后来,他们学业都有了突飞猛进。其中李塨(gōng)成了著名的学者,他继承并发展了颜元的学说,后被称之为“颜李学派”。
颜元在河北肥乡县主持漳南书院时,进行了书院教育的改革尝试。在讲学堂,他书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聊存孔绪,励习行,脱去乡愿,禅余、训诂、帖括之套;恭体天心,学经济,斡旋人才,政事、道统、气数之机。”他的意思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任其个性张扬。在这个别开生面的书院中,颜元和学生一起,“讨论兵农、辨商今古”,“习礼、歌诗、学书计,举石、超距、击拳”等,对学生可谓进行了德、智、体的全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