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出”的元宵,“包出”的汤圆———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9)
【家教智慧 第379期】
“滚出”的元宵,“包出”的汤圆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是清代诗人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描写的是元宵的可口香甜,令人神往。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汉文帝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太,就是指太一神,我国古代人们认为主宰宇宙一切之神,汉武帝对“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就定在正月十五。
而实际上,人们之所以要过元宵节,是因为,正月十五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一家人过年团圆后,又要分开奔赴各方开始新一年的劳作,点花灯,寄情思,照亮行路,吃元宵,托祝福,再求团圆。因此,正月十五寄托的是新一年里对亲人的祝福,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现在人们元宵也叫做汤圆,而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种食物。
元宵是北方食品,汤圆是南方美食。二者虽然都有用糯米粉做皮,用芝麻、白糖等做馅料,但二者做工却不一样。
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先将馅和好、凝固,然后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滚,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就算大功告成了。
南方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就像包水饺一样,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用手团成。
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更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乡正月十五是不吃元宵的,而是吃水饺和面条,二者同时下锅,水饺象征着“元宝”,面条是串钱的“绳子”,这样,一年会“财源不尽滚滚”。
我五岁的时候,有一次,一个从大城市回来的亲戚,送给了一袋元宵,并告诉说十五晚上,煮了全家尝一尝,又香又甜,好吃得很。
那时我们第一次听说元宵,看见元宵,圆圆的、白白的,看着就想吃。
那几天,天天都要跑到元宵跟前看一看,想象着元宵的香甜,盼望着元宵节的到来。
终于,元宵节到了。晚上,我们兄妹几个抱柴禾、烧火,积极地很,母亲给锅中添上了大半锅水,等水开了,小心翼翼地将那袋元宵破开,一共有十个,轻轻地放进锅里,然后,我们就继续续柴添火,锅开了,我们烧啊、烧啊,元宵漂起来了,但是却仍然是那么小;母亲用勺子搅动几下,盖上锅盖,我们继续添柴,将火烧得旺旺的,锅内水上下翻腾,似乎要将锅盖顶了起来,母亲这再次掀开,呀,元宵还是那么大?小小的元宵怎么这么难煮啊!
在我们的意识里,元宵放在锅里,一煮就会膨胀变大,至少也应该比鸡蛋大,那样,我们一人一个才能够吃啊!
看着小小的元宵,我们继续在锅底续火,等到再次打开锅盖的时候,啊,元宵没有了,成了一锅乳白色的元宵汤……
相前链接:走亲戚为什么要“作假”—春节要告诉孩子的那些事(1)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