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为钟南山关于“吃牛羊肉身体好”辟谣外,我们真应该知道这些
1.
很早以前,就有一个假设:如果人不吃饭,这个世界会是怎么样?
如果人不吃饭,那么就不用开垦耕地,这个地球到处都是绿色的森林、清澈的河水,还有蓝天、白云。
因为不用开垦耕地,就没有了因为抢占地盘儿而发生的战争。
于是,这是一个和平的世界。
可惜了,人不但要吃饭,还要吃肉,自己家的肉不够吃,还去抢别人家的,于是就有了战争。
战争与和平就得一直上演,这个世界只有过短暂的安宁。
不但如此,还要一直向大自然进军,逮住什么都想吃什么。
从饥寒交迫到能吃饱肚子,再到吃美其名曰的养生餐,岁数大的还要吃药膳,补中气,补肾气。
于是,吃着吃着就吃出事来了。
现在最烦人的这个病,姑且算是吃野生动物吃出来的吧!
2.
前几天,有一条消息在网上流传了几天就被辟谣了:
辟谣!钟南山院士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原来被辟谣的文章大意为:
今年1月20日,内蒙古赤峰巴林右旗乌兰牧骑演出队在疫情期间赴武汉演出,演出结束回到家乡被全部隔离,14天的隔离期结束后,35名队员无一人感染。钟南山院士在讲话中提到,全国人民应向蒙古族同胞学习,多食天然的奶制品和绿色牛羊肉,并为蒙古族同胞强大的基因和免疫力点赞。
辟谣的文章说,查阅资料发现,截止2月11日,钟南山院士对外公布的讲话从未涉及“吃牛羊肉的内蒙古同胞身体好”这一内容。目前,该微博账号已经将原博文删除。
网友留言说,钟南山院士那么忙,哪有时间接受这样的采访呀?
那么,多吃牛羊肉对身体是不是有好处呢?
这也得从头说起。
食疗!
3.
茹毛饮血的时候,是不讲究营养的,能不饿死就不错了。
在人们的印象里,元朝那么厉害、凶猛,应该是生活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吧,可恰恰相反。
成吉思汗的子孙不但会打仗,也是美食家,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营养学专著,就是产生在元代。
这部书的名字叫《饮膳正要》,作者为元朝延佑年间的饮膳太医忽思惠(也有写作胡思慧)
公元1314年至公元1320年间,他在元宫廷任饮善太医,负责宫廷中的饮膳调配工作,专门从事饮食营养卫生的研究,是当时有名的营养学家。
忽思慧对各种营养性食物和滋补药品以及饮食卫生、食物中毒等,均有深入的研究。
《饮膳正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饮食卫生营养专著。
中国人喜欢吃,历史悠久。
4.
舌尖上的中国历史悠久。
食疗法早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的时候,中医学就有了“食医”的分科。
战国时期的《内经》就有“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完,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这些药物多为药食两用,是后世药膳中的主要原料。
北魏的《食经》、梁代《黄帝杂饮食忌》、《食方》等,是早期饮食专著。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食治》分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四门,是现存最早的食疗专篇。
后世的《食疗本草》、《食性本草》、《日用本草》等专著的出现,说明食疗法已得到相当的发展。元代的《饮膳正要》的问世,则标志着古代药膳的初步形成。
忽思惠把历代宫廷进用的奇珍异馔集中起来,总结前代养生经验,强调“药补不如食补”,重视粗茶淡饭的滋补价值。他在给成吉思汗的子孙提供的食谱中,几乎不列山珍海味,把补中益气的羊列在了首位,药补方面,几乎不列参茸灵芝之类,多列首乌茯苓这些东西,表现出一种务实的营养观。它倡导饮食有节,注意季节协调和食物多样化。
5.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
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
,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
,晾肉,香肠,什锦苏盘,
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
罐儿野鸡,罐儿鹌鹑,
卤什锦,卤子鹅,卤虾
,烩虾,炝虾仁儿,山鸡,兔脯,菜蟒,银鱼,
清蒸哈什蚂,烩鸭腰儿,烩鸭条儿,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
传统相声《报菜名》的第一个就是“蒸羊羔”,“羊”是《饮膳正要》主要的食材。
而《报菜名》里的第二个“蒸熊掌”、还有后面的“蒸鹿尾”、“罐儿野鸡”、“山鸡”、“浇田鸡”、“猩唇”、“熊掌”都已经违规了,野生动物不能吃!传统相声也得改一改了。
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条 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
禁止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第三十一条 禁止为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发布广告。禁止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制品发布广告。
按照这个规定真的较真的话,回头去拘留所一看:
嘿,一帮相声演员在这儿呢。
从《饮膳正要》开始,牛羊鸡鱼就是主要的食材了,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
他这里的几个菜你看:
柳羔羊、炙羊心、炙羊腰、炙黄鸡、马思答吉汤(一只羊腿为主料)、八儿不汤、沙乞某儿汤、木瓜汤、松黄汤、粆汤、阿菜汤、台苗羹、撒速汤、杂羮、荤素羹、珍珠粉、葵菜羹... ...
这些食材都是以羊肉为主。
忽思惠生活的时代,已经不是成吉思汗打天下的时代,而是元仁宗“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的时代了,不是只有羊肉可以选择。
6.
清代还在制度上规定了皇帝每天都要吃羊肉,按照故宫出版社的《满汉全席》记载:
皇帝每日的膳食原料有: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猪油一斤,羊二只,鸡五只,鸭三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共十九斤,大萝卜、水萝卜、胡萝卜共六十斤、包瓜、冬瓜各一斤,苤蓝、干闭蕹菜各五斤,葱六斤,玉泉酒四两,酱、清酱各三斤、醋二斤,牛乳一百斤,玉泉水十二罐,乳油一斤,茶叶十五斤。
一个皇帝,每天的食材里都有两只羊。
始于康熙、盛于乾隆的千叟宴,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筵者最多的盛大皇家御筵,在清朝共计举办过四次。千叟宴的主次两份菜单里,羊肉均出现了两次,分别是配铜火锅的羊肉片一份、烤羊肉乌叉一盘。
乾隆三十六年(1771)三月十八日,乾隆皇帝巡幸山东路上,逢康熙皇帝诞辰,辰初在路中皇帝进素膳,用折叠膳桌摆:
奶子饭1品,素杂脍1品,口蘑炖白菜1品,烩软面1品,口磨罗汉面觔1品,油炸果油1糜糕品,竹节小馒首1品,蜂糕1品,孙泥额芬白糕1品,小菜5品。随送攒丝素面1品,果子粥1品,豆瓣汤1品。额食3桌:饽饽6品、炉食4品,共10品1桌,盘肉4品1桌,羊肉2方1桌,赏用。
也就是说,乾隆皇帝这顿早餐自己食素,没吃羊肉也要让别人吃点儿羊肉。
康熙、乾隆皇帝寿命比较长,和吃羊肉是不是有关系?!
如果说有关系,杠精像赵丽蓉老师那样又会说:同治皇帝只活了18岁呢。
7.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吃货——袁枚,三十六岁就辞官回家,是清乾嘉时期的诗人、文学家、散文家。但他最有成就感的还是美食家。他的诗和诗论或许还有文人偶尔去读,但肯定不如读他家的菜谱《随园食单》的人多。
袁枚说: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常时有之之物,然制法不可不知,所以专门做了一份杂牲单。
具体菜名菜单有:
羊头
羊头毛要去净;如去不净,用火烧之。洗净切开,煮烂去骨。其口内老皮,俱要去净。将眼睛切成二块,去黑皮,眼珠不用,切成碎丁。取老肥母鸡汤煮之,加香蕈、笋丁,甜酒四两,秋油一杯。如吃辣,用小胡椒十二颗、葱花十二段;如吃酸,用好米醋一杯。
羊蹄
煨羊蹄,照煨猪蹄法,分红、白二色。大抵用清酱者红,用盐者白。山药配之宜。
羊羹
取熟羊肉斩小块,如骰子大。鸡汤煨,加笋丁、香草丁、山药丁同煨。
羊肚羹
将羊肚洗净,煮烂切丝,用本汤煨之。加胡椒、醋俱可。北人炒法,南人不能如其脆。钱均沙方伯家,锅烧羊肉极佳,将求其法。
红煨羊肉
与红煨猪肉同。加刺眼、核桃,放入去膻。亦古法也。
炒羊肉丝
与炒猪肉丝同。可以用纤,愈细愈佳。葱丝拌之。
烧羊肉
羊肉切大块,重五七斤者,铁叉火上烧之。味果甘脆,宜惹宋仁宗夜半之思也。
全羊
全羊法有七十二种,可吃者不过十八九种而已。此屠龙之技,家厨难学。一盘一碗,虽全是羊肉,而味各不同才好。
8.
隔离在家,人们在为湖北武汉的同胞们心急的同时,多数都以在家隔离的方式,以不出去乱跑的形式,支持抗击瘟疫。
在家时间长了,就有很多人在朋友圈秀厨艺,有做拉皮的、炸油条的,还有在家做烧烤的。
其实,家里人在一起体会一下《随园食单》,炖一锅牛羊肉,也不错。
至于那些清蒸果子狸、红烧蝙蝠,还有相声里的蒸熊掌、蒸鹿尾什么的,想都不要再去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