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越多越是英雄的时代早该过去了——谈谈中国历史上的几位“英雄”
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中有一篇创作于1935年的短文叫《拿破仑与隋那》。文章很短,直接抄录如下:
我认识一个医生,忙的,但也常受病家的攻击,有一回,自解自叹道:要得称赞,最好是杀人,你把拿破仑和隋那(Edward Jenner,1749——1823)去比比看……
我想,这是真的。拿破仑的战绩,和我们什么相干呢,我们却总敬服他的英雄。甚而至于自己的祖宗做了蒙古人的奴隶,我们却还恭维成吉思;从现在的卐字眼睛看来,黄人已经是劣种了,我们却还夸耀希特拉。
因为他们三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大灾星。
但我们看看自己的臂膊,大抵总有几个疤,这就是种过牛痘的痕迹,是使我们脱离了天花的危症的。自从有这种牛痘法以来,在世界上真不知救活了多少孩子,——虽然有些人大起来也还是去给英雄们做炮灰,但我们有谁记得这发明者隋那的名字呢?
杀人者在毁坏世界,救人者在修补它,而炮灰资格的诸公,却总在恭维杀人者。
这看法倘不改变,我想,世界是还要毁坏,人们也还要吃苦的。
法国英雄“拿破仑”
按照“历史进化论”的观点,人类文明是一直向前发展的,人类文明的程度应该越来越高。近90年过去了,鲁迅先生当年看到的问题,今天好转了吗?看到热播的《大秦赋》,我心里只能说,似乎没有。一个人头滚滚、毁灭文明的恐怖帝国,在两千两百多年后依然被美化;一个野心勃勃,杀人如麻的暴君,依然是这个民族歌颂的英雄。真不知道这个民族要死多少人才能让某些人稍微有点记忆;真不知道多少人命才能唤起某些人对生命的起码尊重。
视人命为草芥的借口多的是。什么民族的团结,历史的进步,国家的统一,忠孝节义,集体利益,优胜劣汰,牺牲精神……但以此为借口让别人去死的人,他自己大概率是不会去死的,当然也舍不得他的家人或亲友去死。成全他的“伟业”的,都是与他不相干的别人的生命,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么,我们何必听他们的鼓动,为他们去死呢?我不否定在极端情况下,我们需要反抗侵略和迫害,使用有限的暴力抵御杀戮。但没有绝对的必要,非要以杀人成全自己的“伟业”,这种人大概就是“人间恶魔”吧。
更可悲的是,有些被杀、被侮辱,被迫害的人最终却慑于他的暴力和权威,开始歌颂他的力量和“伟大”。这就是典型的“受虐狂”了,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茹毛饮血的上古,杀戮可以保守自身的性命和族群的延续,有些弑杀的勇士成为大家的偶像尚且可以理解。按说文明越发展,人身上的“暴力崇拜”应该越少才对。但时至今日,对于某些人,“暴力崇拜”却依然都没有减退。
张献忠祠
被供奉的张献忠塑像
2014年左右,我读了点明史的作品,认识了这样一位可怕的“英雄”——张献忠。明末天下大乱,张献忠趁乱造反。他造反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主要任务就是两个字:杀人。官员要杀,百姓也要杀;女的要全杀,男的要选择性的杀;老少没用要杀,青壮年怕反抗也要杀。所到之处,血流成河。所以,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写道:“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凭借凶狠的杀戮,他在四川建立“大西国”。后清军入关,攻击“大西国”,张献忠败退。临走前,他命令官兵将成都“在城人民,尽行屠戮”,一个不留。他在简州等地也进行过屠城。后又将自己官兵中十几万四川籍士兵以及数万明朝投降官兵全部屠杀。剩余士兵将死者人肉进行腌制,充当军粮。大屠杀后,四川尸横遍野,十室九空,犹如鬼域。顺治三年(1646年)一代恶魔张献忠被清军射死。二十年多后的康熙六年(1667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发现,四川依然是“有土无民”,几乎没多少活人。直至十八年后的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川人口才约合九万。但是,张献忠屠杀时,途径四川梓潼县文昌庙,他听说庙宇所供的文昌君也姓张,就放过了庙周围的百姓。为了感激张的不杀之恩,当地百姓为张献忠建庙、塑像,像供奉神灵一样供奉他,求他保佑一方平安。且此庙香火旺盛,朝拜者络绎不绝。乾隆七年,朝廷捣毁“神庙”,但后来当地人重建庙宇,依然供奉如神,直至今日。部分国人的历史观、价值观,真是混乱地让人震惊。
张巡庙
张巡庙中的张巡像
这又让我想起中国历史上另外一位至今被祭奠的“英雄”。唐朝中期有个名将叫张巡。“安史之乱”时,他奉命死守河南的睢阳城。当时,睢阳被叛军所围,城内严重缺粮,士兵士气大落。这怎么办呢?为了保全忠君爱国之志,张巡想出个主意。《旧唐书·张巡传》记载:“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 经年乏食,忠义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坐视危迫。’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强令食之。乃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人心终不离变。”《新唐书·张巡传》补充说:“巡强令食之,远亦杀奴僮以哺卒,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也就是说,城内缺粮,张巡将自己的小妾杀死,强迫大家从她开始吃。吃完小妾后,吃自己的奴仆、童子。吃完后,再吃城内的其他的“妇人老弱”。这样吃来吃去,吃了多少人呢?三万人!吃了这么多人,张巡依然没有投降,在后来的战争中“英勇牺牲”。等到城破后,城内还有四百多个没有被吃掉的活人。这位吃人的“英雄”结果如何呢?《新唐书》记载,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天子下诏,赠巡扬州大都督,远荆州大都督,霁云开府仪同三司、再赠扬州大都督,并宠其子孙。睢阳、雍丘赐徭税三年。巡子亚夫拜金吾大将军,远子玖婺州司马。皆立庙睢阳,岁时致祭。”也就是说,他被皇帝封上为“大都督”,他的儿子拜为“大将军”,并在睢阳为他建庙,让他永远被后人祭祀。据去过河南睢阳的朋友说,时至今天,张巡依然被视为当地的“保护神”,他的庙依然香火旺盛。
为嬴政牺牲的冤魂
官媒热捧
可悲的是,杀人魔王张献忠的祠至今犹在,吃人将军张巡的庙依然香火不绝,杀了更多人的秦帝国和嬴政竟然被拿到电视台公开歌颂,还受到部分官媒的赞赏。呜呼哀哉,中国人怎么这么苦。
不知何时,国人才能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人命是最高的价值,除非必要的反侵略、反迫害、反专制的有限暴力行为,其他一切暴力和杀戮应当被谴责,无论他的借口是多么冠冕堂皇的道德或伟业。别用庸俗的“辩证法”来看这个问题,什么“凡事都有两面性”,“杀人”或“吃人”也有正当性,这是为杀戮开脱的不高明的借口。有些价值是绝对价值,有些价值是相对价值。杀人越多越是英雄的时代早该过去了。只有把那些弑杀的“英雄”都作为人类文明的反例,不美化任何非正当的暴力行为,将拯救人类,造福人类的人作为真正的“英雄”,我们这个民族大概才能走出历史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