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楼梦色彩+植物染,打造文化IP,就这么玩美!
近年来,“文化IP”一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IP”原意为知识产权。随着新媒体不断崛起,文化IP成为一种文化产品之间的连接融合,是一种具备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强变现的文化符号。
对消费者而言,文化IP代表着某一类标签、文化现象。它可以引起兴趣,用户的追捧可能转化为消费行为;对运营商而言,文化IP则代表着某一个品牌、无形资产。它可以通过商业化运营、产业化融合,转化为消费品,实现价值变现。
中国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对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滴当中。
当下,国内原创文化IP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一股新国潮的时尚风也在悄然兴起。事实上,市场上具有中国符号的文化IP数量并不少,但是质量高、市场反响好的并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文化元素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原创文化IP。
但这个局面正在逐步被打破。
齐腰襦裙、琵琶飞袖、点绛红唇……今年中秋,在城市游园、热门景区以及大学校园,越来越多身着汉服出行的年轻人在这些地方闪亮登场,把这个传统节日过得古色古香。
而随着汉服热愈发升温,加之互联网平台的助推,汉服这个小众爱好已经不小,正衍生出了一个大产业。
汉服热,近几年可以用“爆炸式”来形容,不仅学生拥趸众多,在社会上,不少白领也加入进来,出门游玩时装扮起来拍下写真。更有不少年轻夫妇在结婚照或全家福的拍摄上,一改以往西服配白纱的西洋款式,选择中式风格,营造出一份古风古韵。在各大热门景区穿汉服拍照的游客甚至成了一道风景线。
汉服不仅是衣服,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民族文化,是文化复兴的一部分。“汉服热”逐渐升温不仅源于汉服本身的古韵之美,背后更多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是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本是小众的汉服品类有望做成一个大产业,随着古风文化的兴起,类似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而汉服爱好者群体的不断扩大,汉服、汉元素物件受到不少人追捧。线上线下,汉服、汉元素店铺也越来越常见。如今年轻人愿意尝试新颖的东西,像汉服这样兼具美观与复古的事物出现,自然也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因为热爱汉服文化,一些年轻人逐渐由满足个人穿着,到开始通过选择购买汉服配饰,如丝巾、发饰、鞋子、团扇等,进而逐渐了解和喜爱传统服饰和周边物品。遗憾的是,汉服目前仅仅是形式上相似,染色如使用植物染才是符合汉服的本意,才是的发展方向。
作为非遗技艺植物染的传承人,红楼梦色彩的研究者,笔者自然也不会闲着,欲将红楼梦色彩与非遗技艺植物染结合,打造“红楼梦色彩IP”,希望通过“红楼梦色彩”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让更多中国IP可以专注发展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传下来,走出去。
目前大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IP,集中在有形载体上,如电影人物,博物馆藏品及具体的物品上。色彩作为一个载体的符号,虽然看得见,但不是一个最终的物品,附着力强,但单独作为IP,还需要更多的发掘和应用。
《红楼梦》是家喻户晓的巨著,是一本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IP,值得打造。
笔者穷其数年时间,研究红楼梦色彩,通过考证及复原,已经整理出红楼梦中的60个色彩,将这些色彩与非遗技艺植物染结合,衍生出更多红楼梦色彩系列产品。
去年与北京曹雪芹基金会合作,成功推出《红楼梦》日历锦色篇。
今年开始陆续有植物染夏布装饰,桌旗,丝巾、围巾、罗帕、手串、眼罩、笔记本、鼠标垫、签名軸等红楼梦色彩系列产品。后面也即将会有红楼梦色彩汉服推出。
我们有理由相信,红楼梦色彩+植物染将形成一个大的文化IP。
毫无疑问,我们即将进入超级连接的时代。通过中华传统文化衍生出的文创品,挖掘出IP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内涵,帮助观众从凑热闹变成看门道。中华传统文化IP的活力是无穷的。
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从传统中发掘出与时代接轨的内容,寻找到将传统引回现代的新商业语境。红楼梦色彩系列IP值得期待!
作者:黄荣华(非遗传承人,红楼梦色彩研究者,武汉汉方手染非遗技艺研究所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