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谁还在乎吃?

记得好几年前,有个村干部在饭桌上讲过这么句经典台词“现在,谁还在乎吃?”,的确,随着人们生活从温饱步入小康,早已不在乎吃了!这位村干部的言外之意,只有看得起重情义之人,才会来参加聚会的。

国人爱“聚会共餐”的习俗由来已久,借吃饭之机,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沟通交流、增进了解、深化情谊。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生活的需求,“聚会”这种传统还将长期存在。

近日,接连受邀参加了两次聚会,先是胡同学以家长身份邀请任课老师表示谢意,并不任课的我,奈不住胡的盛情邀约而参加。

第二天上午,又有庄、朱二人先后邀请,称“小范围聚会”,其时人在外地,可不想悖朋友心意,怕失去难得的“小范围聚会”,终究匆匆赶回,按时抵达酒店。

席间尽兴畅谈,饭局持续两个小时之久。饭毕告别返回,可还有几人盘桓滞留。傍晚时分,又来电话邀约,“把个面子,撑个场子”,告知时间地点,这回不得已给谢绝了。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由此,不禁生出一些感慨,愿与朋友们交流。

1、聚,不宜过频

像前面所说这种接连三次的聚会,于我而言,就显得过频了!虽然没有喝醉,可体内酒精超标,营养过剩,再好的美食,也品不出滋味了。

两年前,曾经与五六个同事的小聚,大家轮流做东,间隔一周或两周一聚,这样进行了一轮回合,后因故告止,回想那阵子兴致高涨,至今仍回味无穷。

2、聚,情理使然

聚会不宜过频,也要事出有因,合情合理。毕竟有人做东破费花钱,其他人也得耗时间,或打乱本来的生活节奏,或改变原定的计划安排。

记得三年前,分别四十年的恩师重游故地,接彭同学电话邀约,欣然前往;两年前,一班学生相约聚会,作为受邀的唯一老师,感受久违的师生情;一年前,某初中同学执意要与四十几年的老同学会面,令人感动;······;皆因特别的缘由,难得的机会,于情于理都得参加。

3、聚,不能酗酒

酗酒的危害自然都清楚,无论从健康角度还是从安全考虑,建议少量饮酒控制饮酒。可有时因彼此不甚了解,有时主人为表示礼节客套,有时自己或失去控制,酒桌上时有因酒多而失态的现象发生。

特别要自身把控分寸,也需主人掌控好调节好,饮酒宁可少点,不可过量。勿让好心办坏事,别让感情遭亵渎,勿去连累朋友们。

4、聚,尤需氛围

志趣相投者一起才感到自在惬意,彼此熟悉更易沟通融合。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作为主人事先应考虑到,参与者最好能有所了解。本是愉快的宴请,千万别弄成尴尬或不悦。

作为参与者,要珍惜短暂的相聚,彼此尊重彰显个人美好的一面。尽量做到求同存异,营造亲切友好氛围,拒绝贬损他人的言行,不要论是非比高下,更多的则表示应和与欣赏。学会倾听,适时表达认可与赞美。

5、聚,少带功利

凡事完全不带功利心也不可能,不过聚会时还是要少带功利,起码无明显的功利,重在精神层面加深情谊。把聚会看成是增进了解维系感情深化友谊的契机,如果出于某种需要,达成某种目的而设局,则会让人心生不爽,甚至不愿赴约。

或因人际间礼尚往来,或因机会难得不容错过,或因庆贺成功分享快乐,或因分担忧伤缓解痛楚,这样充满真情的聚会,才是合适的。

6、聚,别忘感恩

花钱买单者不是钱多,更不是傻子,大都出于珍惜业已形成的情谊,出于维系与巩固之需,积极把握机会表达心意。忽想到“办酒容易,请客难”的古话,每个参与者要充分理解并心存感激!

记住曾经收受过的那份情义,珍藏心中的宝贵情谊,择机表示或回馈,续写感恩篇章,彰显人性光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