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CBD中,是后现代城市的一种浪漫|代政阳·早茶夜读650

650 |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迷失在CBD中,是后现代城市的一种浪漫

文/ 代政阳

26岁 , 自由撰稿人

本期早茶夜读的主题是“类型城市”,按照以往的方式,人们可以从城市功能,城市风格,城市规模等方面入手。可是在理查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一书中,却将不同时期、地点的城市用人体器官进行划分说明。

比如,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比为“声音和眼睛的力量”,向我们展现了古典时代人们如何以声音和眼睛来参与城市生活、塑造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的形态如何规训着人们的身体行为。

希腊帕特农神庙(Parthenon),建成于公元前432年

再比如,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理念和身体的体验,称作“心脏的运动”,由此探讨在城市中,个人自由与宗教约束的矛盾关系。

而随着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来临,个人主义取代了集体意识,哈维对人类身体血液循环理论的发现,让现代城市的设计更加注重内部交通和人员流动,桑内特将其称为“动脉与静脉”。

1863年,英国开通
世界上第一座的“伦敦大都会铁路”(duMetropolitan Railway)

如果,用一种地标建筑来代表每个时期城市功能,那么毫无疑问古希腊是神庙和戏剧场,中世纪的罗马是教堂,工业时期的伦敦是火车站,而现代的纽约则是时代广场。在《石头和肉体》中,桑内特有一个结论,那就是城市的发展,让人们在城市内部的运动加速,这种加速的结果,则是让人们模糊掉了目的性,或者说,人们的流动是一种没有目的的目的性。

现代大都市的规划建造,绝大多数是以纽约为模板,由此也产生出了一个词语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央商务区)。你很难用一个词语来完整概述CBD的具体功能,商业金融、时尚购物、娱乐消闲、文化交流......同样的,无论在车水马龙的纽约曼哈顿,还是人潮涌动的北京东三环,你也很难去准确捕捉街上行人的目的与情绪,他们的匆忙和缄默,也对应着城市的特点 — 繁华与包容。

时间回到过去,雅典公民在街道上扶阶而坐,开始交流哲学,在开放式的建筑中开始激烈的辩论。罗马的基督徒们涌向教堂,在牧师的指引下,开始祷告与赎罪。这样场景,在现代城市中,几乎是不可能再见到,人们集体性行为,被个人化所分散,呈现出私人化和隐秘性,在后现代文化中则将其解构、提炼为群体性孤独。

按照桑内特的比喻,现代人在CBD中迷失,便是堵住了耳朵,掩盖了双眼,降低了心跳,这并不是一种方向迷失,相反,在行业街区霓虹灯牌的指引下,人们有着更为具体多样的行为目标,他们与环境越是频繁密切的接触,越是对外界的一种自我隔离,因为人们感知的不是周遭的事物,而是由事物在内心构建的丰富的个人化情感。

美国画家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代表作

夜游者(Nighthawks)

在过去的城市电影中,许多电影人更是善于捕捉这种都市情绪。伍迪·艾伦在1979年的爱情电影《曼哈顿》的开篇就用一段独白,反复修饰着他心目中的纽约:

“将其过分地浪漫化。对他而言,这个城市无论何时都像一部格什温旋律下的黑白电影。”
“像对其他事物一样,他对纽约抱有过分的幻想,迷恋街头的车水马龙。对他而言,纽约代表着美丽的女人和诡计多端的街头痞子。”
“他就是纽约的化身,坚强,充满幻想。黑框眼镜后面是他如丛林豹一般散发的性魅力。纽约是他的城市,一座属于他的城市”

可是在浪漫的台词和优美的镜头下,影片却讲述了一个知识分子与中产阶级虚伪的爱情故事。片中的男女主角,可以在繁华的街区约会、谈论文学与艺术、欢笑、相拥、接吻,但一转眼,他们也会因为寂寞和欲望的促使下,开始撒谎,背叛,忽视道德。电影一边在营造纽约城市的暧昧氛围,一边也在残酷揭示着都市人的冷漠、转瞬即逝的情感迷失。

电影《曼哈顿》

在雅典时期,人们喜欢裸体,喜欢用肌肤摩擦的体热来达到一种交流,领导者伯利克里,还曾提倡人们用性爱来表达对城市的爱。回到现代城市中,人与人之前常态的关系是一种疏离,甚至自我、隔阂、偏执、冷漠等特点,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浪漫美学。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家卫电影中对香港的展现。电影《重庆森林》中,主角们行走在名为“重庆大厦”的繁华街区,零散的镜头,片段式的画面,私语化的台词,准确勾勒出都市男女自我封闭的精神现状。当金城武说出“我与她最近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如果非要在这个时间上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喜欢是一万年。”等台词时,你能够感受到,在城市内部高速的循环流动中,人们对于瞬间性和永恒性的偏执追求。

虽然现代城市是钢筋阻隔的环境,可是当阿菲在电梯上窥探警察663的家,然后悄悄地潜进对方的家中“肆意妄为”时,这种打破隐私性的举动,不光象征着打开都市人紧密的心门,从侧面也展现出他们在心中压抑许久的寂寞与孤独。

电影《重庆森林》

2003年,索菲亚·科波拉的《迷失东京》,以青年少妇和过气喜剧明星在东京的一次外遇,将不同的文化置于城市中,展现了人在跨城市文化中的一种迷失。当然,这种情绪有共性,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毕竟在那个互联网还没有大肆介入生活的时期,社交网络并没有为不同城市的人搭建起分享的桥梁,都市人之间的交流碰撞大部分还处于语言和肢体碰撞的阶段,

但随着现代城市的极致趋同,这种个人化情绪开始变得廉价。无论从东方到西方,还是从中国北上广到三四线城市,都在统一以CBD为中心,规划建设扩大一座城,其中唯一的区别无非规模大小的问题,至于城市居民,他们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下,有着相同的生活娱乐模式,有着共同讨论话题,曾经那些个人化的浪漫情感,在不断地模仿、恶搞、戏谑的之中,被解构,被忽略,被遗弃。

电影《迷失东京》

迷失在CBD中,其实是后现代城市的一种浪漫化的意象。曾经,人们在钢筋水泥中,把个人化情感放大到了极致,由此来抵制城市孤独的侵蚀。如今,这种情感却又在无限放大后,被贴上了无聊、矫情的标签。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城市是由不同人所构成,相似的人无法让城市存在。这句话放到当下,可以这么说,不同城市的魅力在于拥有五彩斑斓的个人情感与故事,而单一的情感与语言,只会让城市变成一座牢笼。

很显然,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善于情感交流,但是从未达到共情,善于使用语言修辞,却从未有效讨论,善于看见远处,却从未在意过附近的变迁。比起堵住了耳朵,掩盖了双眼,降低了心跳的迷失,这更是一场失去自我色彩的悲剧。城市的浪漫不再有,我们也早就失去了一个有趣的灵魂。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看见“看不见”| “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当城市已经是你家,你得……| 所有的东西,原地刷成了静物| 给城市分类,他很有想象力| 千城一面:最经济的享乐| 道在屎溺垃圾中| 十八年前,几个中学生采访了一位老北京小吃传人| 如此包装,包装如此| 湮没在城市里的女人| 大卫是肉体,还是石头?| 伊通河畔的芝麻花| 真实一幕及城市幻想曲| 北京,你的北京在哪里?| 罗马:石头筑成的永恒之城| 地上单车,地下轨道| “每个黄昏经过一座广场”| 石头即建筑之肉| 城市:身体功能的富余之物| 或许不朽的石头与终将消亡的肉体| 里斯本:爷当年也阔过| 舒适是一种怎样的姿势| 这么远,那么近|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